除尘技术-空气污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845737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尘技术-空气污染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除尘技术-空气污染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除尘技术-空气污染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除尘技术-空气污染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除尘技术-空气污染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尘技术-空气污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尘技术-空气污染(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 气 颗 粒 污 染 物 控 制 (除尘技术-空气污染),1 空气污染1.1 空气污染的特点 气体无自我约束边界,如果没有固体或液体约束会无限扩散;物质密集度低;不能形成重力流。 污染物与运载气体(空气)形成均相或准均相系。 人生活于空气环境中,时刻不能脱离。 输送和处理带来困难,也难以实施局部或个体防护。 1.2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 按污染物相态分: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按污染物生成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1.3 颗粒物污染物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改变地表能量得失,引起其环境问题,影响能见度和景观等。 对健康的影响:影响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等。 降低能见度,影响景观。 1.4

2、 颗粒污染物引起的环境问题 沙尘暴:天气预报中增加了“沙尘天气”,气象学上增加了“灰霾”项目等。 区域性烟雾:如亚洲烟雾。 跨界传输:估计德国的PM2.5只有41来自本国,24来自法国;而丹麦的21、捷克的20来自德国。,1.5 空气污染(颗粒物)控制 1.5.1 颗粒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一次颗粒物可由机械、物理(包括热力)和化学作用(如燃料燃烧、金属冶炼)产生,并以空气流动而散发和传输。二次颗粒物是空气中的气态物质经物理、化学 作用生成。凝集和反应生成的颗粒物通常粒径较小。颗粒污染物分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类。颗粒污染物的产生和散发量较难确定,尤其是无组织排放量。除参考已有资料外,可通过现场

3、监测、物料衡算等方法确定。美国EPA制定的AP-42计算方法可供参考。美国EPA正进行调研,拟制订新的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排放标准。,下列图表是部分阶段性资料(高炉部分)。,20世纪80年代美国报道烧结矿卸料处空气含尘量为9.2g/m3N13g/m3N,粒度分布:da10m占10%。 da 10m15m占40, da100m占50。吨钢产尘量:烧结卸料点为3.5kg(除尘后0.05kg或0.02kg)烧结风箱为2.3kg(除尘后0.15kg或0.04kg)。烧结厂房吨钢无组织发尘量为0.35kg (除尘后降至0.0035kg 或 0.02kg)。焦化生产过程无控制情况下,吨焦炭颗粒物散发量见下表:

4、,焦化生产T.S.P散发量,同期苏联报道转炉烟气平均含尘量为150g/m3350g/m3吹氧高峰时可达1500g/m3。大部分(约75)烟尘粒径3m,当吹氧强度达6m3/(t钢min)时,粗颗粒可占4050.转炉车间无组织产尘量:浇注跨、修理及烘烤跨平均为200g/t钢。 1.5.2 钢铁生产颗粒物排放特点 排放量大; 颗粒粒径小; 烟气温度高; 可能同时伴有多种气态污染物; 生产环节多,有大量散状物料,无组织排放源多、排放量大。,钢铁厂排放细颗粒所占比例很大。高炉车间现场监测结果见下图。,13烧结机机尾环境空气颗粒物粒径分布,13烧结机机尾环境空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出铁厂袋式除尘器出口颗粒物粒

5、径分布,1,连续出铁期间出铁厂车间内环境空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大量出铁期间出铁厂车间内环境空气颗粒物粒径分布,1.6 对颗粒污染物的认识颗粒物是被最先认知的空气污染物。随着对颗粒物环境和健康影响的深入,以及监测技术的提高,细微颗粒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给颗粒物控制带来压力和动力。这一趋势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开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逐步进入实际治理阶段。美国环保局于1997年首次发布环境空气PM2.5的浓度限值。 鉴于在标准中PM10PM2.5有所重叠,一些人提出将PM10改为PM Coarse(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2.5m的颗粒物)。,1.6.1 研

6、究历程1968年美国环保局开始提出颗粒物(微粒)控制规划。1964年欧洲空气污染特别工作组成立,参加国有英、美、法、德等9国,当时确定的9项工作内容:颗粒物定义、对健康的影响、测定技术、散发源、散发与变化、控制技术、法令、经济和研究。1977年召开了第1次讨论会,会上又有苏、南、意等11国参加。1974年美、苏召开了“颗粒物控制技术讨论会”,1977年又召开了第2次讨论会。20世纪90年代加强了颗粒物的流行病学研究。美国建立了国家研究委员会(NRC),1998年2004年NRC多边委员会的专家已进行了13次工作会议,建立了4个工作组。NRC涵盖了大范围的PM研究领域、科研管理和大气污染控制方面

7、的专业人员。NRC分别于1990年、2000年、2002年、2004年公布了研究报告,提出了10个前瞻性研究课题的建议。管理和治理留给了政府和企业界。,1.6.2 环境影响 影响地表能量的得失减少太阳到达地表的能量,对温室效应起负用;近年来Jacoson研究认为,气溶胶的存在改变了大气的辐射性质,其中的元素碳(EC)的温室效应比预计的更强,抵消了其他气溶胶组分对温室效应的负作用。碳黑本身的温室效应已超过甲烷,可能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第2大污染物。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最新研究表明,PM可能是最具健康威胁的污染物。标准未限制的超细颗粒可能是最危险的。PM对肺的影响有细小支气管炎症,哮喘

8、加重和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阻塞和气体交换下降;还会干扰肺组织对细菌的清除和去活化。最近更加认识到PM是一项心血管的危险因子,与心脏病发作、中风和猝死有关。估计全世界因颗粒物污染造成的死亡达50万人以上。,PM对肺的影响引起炎症和细胞活素、趋化因子释放,白血球增高,生成自由基;由内毒素引发的细胞和组织反应,激发刺激物和重要细胞酶的共价改性。PM暴露通过反应性氧和氧化压力与发炎相关。有机化合物 (如多环芳烃、醌)及过渡金属(如铜、钒、铬、镍、钴和铁)等都起作用。细微颗粒物(PM2.5)可沉积在肺泡中,停留数周至数年。其表面吸附大量硫酸盐、硝酸盐、元素碳、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对呼吸系统、

9、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危害,还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 Knzli研究小组报道,细微颗粒物不仅会引起肺部损伤,还会影响动脉内壁,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细颗粒物颗粒污染物是人们认识最早的空气污染物,因为大颗粒能被肉眼觉察;对颗粒污染物的认识不断深化,近年来细小颗粒物成为关注热点和研究前沿。颗粒污染物与燃料(特别是化石燃料)燃烧有关,机动车是主要细颗粒排放移动源,冶金企业是细颗粒固定源排放大户。燃烧产生的颗粒常有一个碳核,外层是碳氢化合物、金属、硝酸盐、硫酸盐等,还附着微生物。颗粒物是以其形态区分的污染物。颗粒物的行为和效应与其大小密切相关(见下表)

10、。,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滞留时间,粒径10m以下为可吸入颗粒物;5m以下,尤其是1m以下,可进入呼吸道深部;超细颗粒可以透过血管壁,进入血液;纳米颗粒可穿透血脑屏障,甚至可以通过神经传导。,颗粒物的环境效应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除颗粒大小外,还与颗粒比表面积、表面特征和化学成分等有关。,颗粒物分类,1.6.3 超细颗粒物(UFPs)对健康的影响 是当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在自然环境中已存在几千年,人类近几个世纪的活动(主要是燃料燃烧)导致大量增加,工业迅猛发展使纳米颗粒物有泛滥的可能。人体古老的防御体系会陷入新的危险中吗? 瑞士、德国、加拿大组成的研究组发现,动物可能大部分对UFPs在体细胞间的快

11、速传播毫无防范能力。还发现UFPs通常最终停留在细胞内某一位置,导致许多细胞功能损害(后图)。有证据表明,颗粒可能在整个身体内扩散。漂浮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物可进入许多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增加潜在毒性。实验还发现,人体红细胞中只存在最小的和中等大小的颗粒物,没有大颗粒物。,1.7 相关标准及规范,*, 2000年1月6日修改,取消 NOx,改变 NO2 和 O3 的浓度限值。*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13种(类)化学性污染物 、1种放射性污染物(氡222)和生物性污染物(菌落总数)允许值。,美国空气环境颗粒物浓度标准情况,PM10的标准发布前后存在许多争论,主要是工业界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分歧。

12、已成立PM10 的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开展相关研究。 目前美国EPA正处于是否提高标准要求的决策考量中 将 PM10 的浓度限值由15g /m3 提高到12 g/m314g/m3(年平均值),由65g/m3 提高到25g/m3 (日平均值)。 2005年1月1日生效的欧盟标准,24小时PM10最大浓度限值为50g/m3,1 年内不得超过35天;年均限值为40g/m3(指令1999/30IEC)。目前欧洲许多城市超标。,1.8 气体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 1.8.1 浓度表示方法 质量浓度:以单位(通常用单位体积)气体中的颗粒物质量表示,mg/m3或g/m3 数浓度:以单位体积气体中的颗粒物质个数表示,主要用于很低(低到难以用质量数值表示,如超净空气)的浓度,m3 1.8.2 浓度测定方法 浓度测定方法见下表。 颗粒物的采样和测定有等动力(等速采样)要求尤其对于较大颗粒、较高运动速度(如管道内的采样和测定)。,颗粒物浓度测定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