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CT检查与肾肿瘤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841920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249 大小:2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CT检查与肾肿瘤_第1页
第1页 / 共249页
肾CT检查与肾肿瘤_第2页
第2页 / 共249页
肾CT检查与肾肿瘤_第3页
第3页 / 共249页
肾CT检查与肾肿瘤_第4页
第4页 / 共249页
肾CT检查与肾肿瘤_第5页
第5页 / 共2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CT检查与肾肿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CT检查与肾肿瘤(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脏CT诊断检查方法注意的是扫描前三天内不能有服用钡剂、钙或含金属的药物检查前半小时口服2造影液500800ml,扫 描前再服200300 ml,以充盈胃十二指肠。,扫描方法:四时成像法第一时相:平扫,第二时相:为注射后30秒,肾皮、髓质交界期扫描;,第三时相:为注射后100秒,肾皮、髓质增强期;,第四时相:为注射后5分钟肾收集系统充盈扫描。,正常解剖 CT横断面肾脏呈卵圆形,横断面外形光滑,左肾上极外前有块状驼峰形隆起,不可误为肿瘤,肾内部分为肾实质和收集腔两部分,肾实质又分为肾皮质和髓质:,收集腔由肾小盏、大盏、肾盂组成。,肾脏前内中央有肾门(是肾盂、肾动脉、静脉、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内

2、为水密度肾盂周围为脂肪组织。 肾动、静脉亦位于其中,左肾静脉长在胰头勾突平面跨腹主动脉入下腔静脉,右肾静脉 直接入下腔静脉。肾动脉80%可显示。,肾周筋膜和间隙肾周有脂肪包围,其外是肾筋膜,肾筋膜前、后层在降结肠后融合,形成侧锥筋膜。腹膜后腔分为肾前、肾周和肾后间隙 。,Du.,colon,colon,colon,肾前间隙:肾前筋膜壁层与后腹膜之间,侧缘为侧锥筋膜,此间隙两侧相通。内有胰腺、十二指肠及血管。,肾周间隙:肾前、后筋膜之间;上与膈肌筋膜,侧方与侧筋膜,下与髂筋膜融合,下方通髂窝。内有肾上腺、 肾及血管、脂肪、输尿管等。,肾后间隙:肾后筋膜及横筋膜之间,其中并无器官,仅有脂肪组织。下

3、方达髂脊,内方横筋膜与腰肌筋膜融合使两侧肾后间隙不通。,间隙之间的联系。上述三个间隙各有界限,但肾前间隙下部病变常累及肾筋膜下缘,每个间隙的病变均可相互传播蔓延。,一、恶性肾肿瘤 肾细胞癌 临床:50岁以后多见,无痛性血尿、腰痛、包块, IVP一侧 不显影或显影不好;B超可为首选。,病理:多发生于一侧,肾上极或下极皮质内多见,肿块数厘米至数十厘米,肿块边界一般清楚,有假包膜,常呈分叶状,中心常液化坏死。在肾静脉、下腔静脉内形成癌栓;向腹膜后淋巴转移,经血运到肺、肝、骨及脑等。,CT表现:平扫病灶密度多低于或等于肾实质,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较大肿瘤可致肾轮廓外形扩大或局部隆起; 肿块密度不均,

4、病灶中心常液化呈低密度,可显示钙化影及高密度出血灶。 周围侵犯 肾周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增强后早期有明显不均匀强化,(第三时像)实质明显增强使对比明显 增强后同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可显低密度癌栓。腹膜后,血管旁淋巴结转移,肿大。 小肾癌:直径小于厘米;强化特点:快进快出,肾盂癌:是指发生于肾盂和肾盏上皮的癌肿,约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病理分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以前者为多见。肾盂癌可呈乳头状生长,也可呈浸润性生长。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年龄40岁以后多见。 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血尿。尿路造影常为首选,显示肾盂肾盏内充盈缺损。,【CT表现】肾盂内显示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3040Hu

5、,增强后可有轻度强化; 增强后当造影剂聚积于肾盂肾盏后显示充盈缺损影; 肾窦的脂肪常变薄或消失以及相邻肾实质受浸润; CT扫描除了解肿瘤的局部情况外,要了解肿瘤继发种植的范围,尤其是膀胱内的多发小癌灶。,肾盂、输尿管充盈缺损,肿块影,测CT值帮助鉴别是软组织、血块、结石。,NO C,C,肾盂占位病灶,肾盂内血肿误为肿瘤,继发的肾肿瘤 肾淋巴瘤(淋巴瘤肾浸润): 两侧肾影增大而未见肿块。 肾实质内多发、局灶、结节样、大小不等肿块,病灶不增强 肾周病变延伸至肾盂 肾弥漫间质浸润产生肾盂扩张 无功能肾 注意常有腹膜后间隙淋巴结肿大。,二、良性肾肿瘤 肾血管肌肉脂肪瘤(angiomyolipcma)

6、由不同比例的平滑肌、血管、脂肪构成。单侧单发,女性多见,两侧多发者常合并结节硬化。 结节硬化 临床:皮脂腺瘤发作性抽搐计算力低下;头部CT扫描显示侧室旁多个钙化结节。 肾血管肌脂瘤一般无包膜,生长慢,膨胀样生长,可有血尿、腰痛甚至肾肿块。,CT: 单侧或双侧肾实质内混杂密度肿块灶 多房有分隔 病灶内有CT值为40 120HU的脂肪组织。,肾血管肌肉脂肪瘤,病灶内含低密度 脂肪组织为特点,三、肾囊样病变肾囊肿 老年人多见分先天和获得性,不包括血肿、癌灶、炎症坏死等形成的囊肿。 多囊肾,有小儿型和成人型两类,后者多见。一般双侧受累,有一定遗传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囊肿从小就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7、。显示布满双肾,大小不等几乎不可计数的囊肿。 多数同时合并有肝多发囊肿,CT: 发生于肾实质,可引起肾轮廓改变 病灶外缘光滑,类圆形,与肾实质分界锐 利可紧靠肾窦 囊肿包膜薄,囊内密度均匀,平扫类似水的密度 增强后囊肿不增强,与增强的肾实质形成明显对比,肾囊肿,囊肿内密度可不同,视成分而别,但密度均匀是一致的。,多 囊 肾,以下情况可使囊肿CT值增高: 囊肿内出血 囊肿与肾盂肾盏相通,增强剂漏入囊内 囊肿壁有钙化环 囊内有感染,肾盂旁囊肿 性质与肾囊肿同,但位于肾盂旁。 CT表现与肾囊肿相同 与肾盂积水鉴别 增强后肾盂内增强,囊肿不增强,肾及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阳性结石、阴性结石 目前肾结石首选的检查方法任然是KUB和超声。,CT表现: 多不需行增强扫描; 比平片敏感,可以发现阳性及阴性结石; 结石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常出现积水扩张; 螺旋CT常可以发现直径小于3MM结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