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纯word+精校+精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841367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纯word+精校+精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纯word+精校+精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纯word+精校+精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纯word+精校+精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纯word+精校+精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纯word+精校+精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纯word+精校+精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芜湖市第一中学 李伟康 粒子 重金属原子核MNPQA2RV3V2V1A1cdabR02015 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14图示是 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 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 BN CP DQ【答案】C【解析】同种电荷相排斥,库仑力沿两者连线指向受力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也沿两者连线指向受力物体。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 q1和 q2,其间距离为 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式中 k 为

2、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221 rqqkF =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kgA2m2 BkgA-2m3s-4 Ckgm2C-2 DNm2A-2【答案】B【解析】根据单位制,k 的单位为 Nm2C-2,而 1N= 1kgms-2,1C=1 As,代入得 k 的单位为 kgA-2m3s-4,故答案为 B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变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 0.2 A,电流表 A2的示数增大了 0.8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 V1示数增大B电压表 V2、V

3、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 cd 的方向滑动【答案】D【解析】根据变压器原理,输出电压 U2保持不变,而 A2示数变大说明回路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电阻 R 减小了,即变阻器滑片是沿 cd 的方向滑动,故答案为 D芜湖市第一中学 李伟康17一根长为 L、横截面积为 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 ,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 n,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 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B C D22mv eLeSnmv2nevSLev【答案】C【解析】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及

4、电势差与电InesvUIRLRS场强度的关系可得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故答案为 CUELEnev18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 AB 面上,经 AB 和 AC 两个面折射后从 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和入射角 i 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 。已i知棱镜顶角为 ,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 B 2sin2sin+2sin2sin+C D )2sin(sin)2sin(sin【答案】A【解析】根据对称性知,又12 34 ,根据几何关系,12 5 ,所以,345 122 ,即入射角,则计算342 132i 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答案为 Asinsin

5、2 sin3sin2in19如图所示,abcd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 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 MN 倾斜放置,与导轨成 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 v 沿平行于 cd 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 iiABCL v +S iiABC12 345芜湖市第一中学 李伟康 v cdabMNl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 。则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sinBlv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rsinBv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rsinlvB2D金属杆的发热功率为sinrlvB22【答案】B【解析】金属棒的有效切割长度

6、为 l,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选项 A 错误;金EBlv属棒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选项 B 正确;sinrlRsinEBvIRr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选项 C 错误;根据焦耳定律,金属杆的发热2sinlB lvFBIr功率为,选项 D 错误答案为 B22 2sinB lvPI Rr20.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 为平面上单位02 面积所带的电荷量,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 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 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 B和 SQ

7、0SQ0202Q SSQ02C和 D和02Q S202Q SSQ0202Q S【答案】D【解析】由题意,单块极板产生的电场强度为,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极板间的0 02QES电场强度大小,选项 B、C 错误;由于一块极板在另一块极板处产生的电场强0 02QEES+-S芜湖市第一中学 李伟康度处处相同,借用微元和累加的思想,所以另一块极板所受电场力为,故选20 02QFQES项 A 错误答案为 D21 (18 分)I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

8、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 O;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和 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 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F3, ;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 F1、F2、F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F1和 F2的合力 F;比较 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答案】沿此时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这些点连成直线;F 和 F3某同学为了测量

9、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 100 A,内阻为 2500 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 )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 50 mA 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 (填“串联”或“并联” ) ,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 。(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 1 所示,通过改变电阻 R 测相应的电流 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下表。123456mARE r芜湖市第一中学 李伟康I/AIR/V1.61.51.41.31.21.1 010203040506070根据表中数据,图 2

10、 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 5、6 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 2 中,并画 IRI 图线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 E 是 V,内阻 r 是 。【答案】 (1)并联 5.0; (2)倾斜直线(略) ;1.53 2.0【解析】 (1),量程,根据并联分流原理,改装成大量100AgI 2500gR 50 mAI 程电流表需并联的电阻;(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5.0gggI RRIIEIRIr,所以图像的纵轴截距即等于电池的电动势 E 的大小,斜率的绝对值即等IREIrIRI于电池内阻 r 的大小,由图像可求出 E=1.53 V,2.0r 22 (14 分)一质量为 0.5 kg 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

11、上的 A 点,距离 A 点 5 m 的位置 B 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 v0=9 m/s 的初速度从 A 点沿 AB 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 m/s,碰后以 6 m/s 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 取 10 m/s2。R()95.075.055.045.035.025.0I(mA)15.018.724.829.536.048.0IR(V)1.421.401.361.331.261.20图 1图 2Av0B芜湖市第一中学 李伟康(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碰撞时间为 0.05 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

12、擦力所做的功 W。【答案】 (1)0.32; (2)130 N; (3)9 J【解析】 (1)由 A 到 B 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联立22 02BABvvaxmgma得(或根据动能定理,得)0.3222 011 22BABmvmvmgx 0.32(2)根据动量定理,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有,代入数据,得BBFtmvmv A130 NF (3)根据动能定理,所以2102BWmv9 JW 23 (16 分)在 xOy 平面内,有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E(图中未画出) ,由 A 点斜射出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粒子,B 和 C 是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如图所示,其中

13、l0为常数。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从 A 到 C 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2)粒子从 A 到 C 过程所经历的时间;(3)粒子经过 C 点时的速率。【答案】 (1); (2); (3)03WqEl023ACmltqE017 2CqElvm【解析】 (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A、C 间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所以电场力做03yl 功;03WqE yqEl (2)由对称性知,轨迹最高点在 y 轴上,设为 P 点,带电粒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又 A、P、B、C 的水平间距相等,均为 l0,所以三段轨迹经历时间也相等,设为 t0,由 P 到C 竖直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14、,由 P 到 B,有:1:3PBBCyy0PBylAB -l0l0OC(2l0 ,-3l0)yx芜湖市第一中学 李伟康,解得,所以粒子从 A 到 C 过程所经历的时间;2 001 2qEltmA0 02mltqE0 0233ACmlttqE(3)由 P 到 C,水平速度,所以,竖直方向,所以0022xvtlA0002xlqElvtm00242yvtlA,即粒子经过 C 点时的速率0044yxlvvt22017172CxyxqElvvvvm24(20 分)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 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B、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情况) 。若 A星体质量为 2m,B、C 两星体的质量均为 m,三角形的边长为 a,求:(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 FA;(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 FB;(3)C 星体的轨道半径 RC;(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T。【答案】 (1); (2); (3); (4)222 3AGmFa227BGmFa7 4BRa3aTGm【解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