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答案 操作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841222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答案 操作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答案 操作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答案 操作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答案 操作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答案 操作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答案 操作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 试卷答案 操作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注注 意意 事事 项项1、考试时间:60 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一二三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分人一、单项选择一、单项选择(第第 1 题第题第 50 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每题 1 分,满分分,满分 50 分。分。) 1. 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

2、 )种主要类型。A、5 B、3 C、4 D、6 2.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 )类。A、3 B、7 C、2 D、5 3.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A、不一定 B、愈好 C、无所谓 D、愈差 4. 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A、不同的 B、同样的 C、5 个以上 D、10 个以上 5.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A、4 B、6C、3 D、8 6. 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 )为主。A、土种 B、气候 C、母质 D、土类 7.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A、300m B、3km

3、C、30m D、100m 8.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 )样品。A、底层土 B、视情况 C、心土 D、表层土 9.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进行。A、自上而下 B、从中间位置 C、随机 D、自下而上 10.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A、不锈钢刀 B、竹刀 C、手 D、水 11.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左右。A、0.5kg B、1kg C、1.5kg D、2kg 12.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八级 13.

4、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 土样。A、表土层 B、耕作层 C、心土层 D、任意土层 14.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A、风干 B、晒干 C、烘干 D、焐干 15. 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采取。A、分三层 B、分两层 C、分四层 D、全层 16. 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 )的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A、100m B、500m C、2000 m D、5000m 17. 污染事故不可预料,接到举报后( )组织采样。 A、首先调查真相,然后决定是否 B、立即向上级汇报,等待指示,研究如何C、根据事件影响决定是否 D、立即 18. 污

5、染监测项目确定应( )。A、根据污染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B、根据受影响人的要求C、根据监测单位具体条件D、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 19. 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 )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 3 个。 A、表层 12cm B、表层 5 cm C、10cm D、020cm 20. 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的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 每个点分层采样,事故发生点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品点 较疏,采样深度较浅。采样点不少于。( )。A、5 个 B、10 个C、10 个 D、20 个 21.爆炸污染型,爆炸中心采分层样,样点不少于( ) ,周围采表层

6、土( ) 。A、5 个;02cm B、10 个;010cm C、10 个;025cm D、5 个;020 cm 22. 事故土壤监测,( )。A、可以与公布的背景值资料比较,确定其影响 B、要设定 23 个背景对照点C、根据现场状况,当场确定其影响 D、根据分析手段确定监测项目 23. 采样的同时,由专人填写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标签一式( ) 。A、三份 B、两份 C、四份 D、一份 24. 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 )。 A、宜现场采样、分析 B、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C、应立即用电风扇吹干,防止有机物分解 D、与普通土壤样品采集、处理方法相同。 25. 样品

7、干燥与处理过程( )。A、应分室进行 B、应避免光照 C、应同时进行 D、应避免污染环境 26. 样品交接时, ( )。A、送样者应向样品管理员打招呼,确保样品交接顺利完成 B、送样者应电话通知样品管理员核实清点,方式样品丢失 C、送样者应要求样品管理员核实清点,方式样品丢失 D、送样者与样品管理员同时核实清点,交接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双方签字确认 27. 样品过多时,可采用四分法取舍,四分法的正确做法是( )。A、用分析天平,随机称取样品总重的四分之一B、将土壤掰碎、混匀,摊成厚薄一致正方形,划对角线,任意留取两份 C、将土壤掰碎、混匀,摊成厚薄一致正方形,划对角线,留取对角的两份 D、将土

8、壤掰碎、混匀,摊成厚薄一致正方形,划对角线,留取相邻的两份 28. 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的样品,应全部过孔径( )筛。A、0.25mm B、0.15mm C、1.0mm D、0.10mm 29. 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 )避 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A、40 B、10 C、410 D、4以下 30. 土壤环境分析中的“第一方法”是指( )。A、权威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方法 B、常规分析方法 C、根据各地实情,自选等效方法 D、标准方法 31. ICPAES 法为( ) 。A、荧光光谱分析 B、火焰原子吸收 C、等离子发射光谱 D、石

9、墨炉原子吸收 32. 记录测量数据,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只保留( )可疑数字。A、四位 B、两位 C、小数点后四位 D、一位 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 ( )。A、评价因子、评价标准 B、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C、评价标准、评价模式 D、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模式、测定结果 34. 当平行双样测定合格率低于( )时,除对当批样品重新测定外再增加样品数 10%20%的平行样,直至平行双样测定合格率符合要求为止。A、99% B、100% C、90% D、95% 35. 质控样测定值必须落在质控样保证值( )范围之内,否则,结果无效。A、99%的置信水平 B、100%的置信水平C、95%

10、的置信水平 D、85%的置信水平 36. 例行分析中,要带测质控平行双样。A、每批 B、每天 C、两天 D、一个星期 37. 在一批试样中, ( )试样进行加标回收测定。A、应选择 50% B、随机抽取 1020 C、应随机抽取 1% D、根据实验情况确定是否取 38. 土壤环境样品检测正常的结果应该是( ) 。A、每批所带质控样的测定值落在上下警告线和上下控制线之间 B、每批所带质控样的测定值与保证值完全一样 C、每批所带质控样的测定值落在上下控制线之外 D、每批所带质控样的测定值落在中心附近、上下警告线之内 39. 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 )等部分组成。A、采样误差、制样误差B、采样误差、

11、分析误差C、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和分析误差D、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分析误差、经验误差 40. 样品采集的三个阶段分别为( )A、采样准备、样品采样、样品制备 B、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C、 样区划分、边界确定、样品采集 D、调查分析、野外定点、样品采集 41. 剖面样品,每层样品采集数量一般( )左右。A、1kg B、5kg C、0.5kg D、2.5kg 42. 农田土壤采样,土壤环境监测单元按土壤主要接纳污染物途径可划分为( ) 。A、6 种 B、8 种 C、4 种 D、10 种 4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单个采样区可以是自然分割的一个田块,也可以由多个田块 所构成,其范围以( )

12、左右为宜。A、20m20m B、1000m1000m C、200m200m D、500m500m 44. 农田土壤混合样的采集,主要有( )方法。A、两种 B、八种 C、六种 D、四种 45. 除特殊说明,一般区域背景值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测定的是土壤中 的重金属( ) 。A、有效含量 B、全量C、交换、吸附形态的数量 D、有毒有害形态的数量 4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是指( ) 。A、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B、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C、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D、联合国规定的土壤限制值 47.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镉的检出限为 ( )mg/kg。A、0.025 B、0.025 C、1.0 D、0.5 48. 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分为( )。A、五类 B、二类 C、六类 D、三类 49. 索氏提取法适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