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比较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833747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方式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思维方式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思维方式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思维方式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思维方式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方式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方式比较(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主讲人:马静 Vanessa 点评人:岳磊磊,有这样一个例子:德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一同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3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里端着的鱼缸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的类别及有哪些特征?它们在科学上的意义又是什么?”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后接着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根据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这种鱼能不能生长?”轮到中国人来问了:“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更好吃一点?”这表明了3种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特点。,添加标题,思维方式,中国思维方式,西方思维方式,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研究现

2、状,研究意义,差异原因,研究意义,一、从理论上讲,研究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表现异,可以给科学提供另一条思路。 二、从实践上讲,研究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促进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与世界文化发展的“东化”趋势相匹配,也将是思维方式发展的“东化”。,一、从理论上讲,例如,所谓“尼得汉姆难题”。它说的是,英国科学史家约瑟夫尼得汉姆在研究中发现,中国人在早于西方人1500年前就认识到了“场”、“远程作用力”这些概念,但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首先由西方人而不是由中国人提出。对这个人们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被称为“尼得汉姆难题”。对于这个

3、问题,如果我们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从其思维方式的不同特性来看,是否可以获得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呢?,应该说,是可以的。我们知道,电磁学和量子力学,作为现代物理学中一个重要部门和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对微观世界的电、磁现象和微粒子运动“波粒二象性”的深入研究分析基础之上的。而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总的特征看:东方强调综合、整体;西方强调个别、分析。因此,在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科学研究中,西方学者较东方学者更善于运用逻辑分析思维特性,把事物从整体中分离出去,对它不断地进行分解、分析、研究。这种长于分解、分析的思维方式、思维特性,可能就是他们先于我们提出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原理的原因之一。,二、从

4、实践上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随着中国这位东方巨人以改革开放的雄健步伐快步前进,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乃至全球的相互交往与发展。但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原因,使得这种交往在许多方面并不能令人满意。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着很不相同的看法与作法,由此引起摩擦、甚至对抗。例如,人权问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当然,中西人权观的不同,特别是中美人权观的对立,绝不是仅仅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但思维方式的差异,确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通过东西方思想文化、思维方式等的学术研究、交流、沟通,双方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并以此为指导,互谅互让、求同存异,对促进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5、方面更有效的交往和共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上世纪末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关系实践也业已证明,东西方只有在承认包括思维方式在内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差异,以真正民主、平等的方式,互相交流、协商、合作,才能有效地解决像反恐这样的世界难题。那种不承认差异、主观独断的形而上学思维和强权霸道的单边行动,它虽然可以得势一时,但不可能得势一世。它不利于甚至严重阻碍、破坏世界各国政府为世界和平、人民福祉而友好相处、平等协商、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伟业。,三、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季先生在东学西渐与“东化”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和一个重要论断。一个新概念“东化”概念。季先生指出,研究东西文化交流,只讲西学东

6、渐与“西化”,不讲东学西渐与“东化”,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事实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既有西学东渐与“西化”,也有东学西渐与“东化”。在汉唐时期,就是“东化”的,因为那时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在明末清初以前,“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西方传教士、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中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我们向来主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对我们有利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我们都把它吸收过来。可以说,几乎从蒙昧的远古起,从有文化开始,中国文化中就有外来的成分,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中

7、国文化既能够拿来,又能够送去。在历史上,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像“四大发明”这样伟大的发明创造送到外国去,送给世界人民。从全世界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中国人与有力焉。所以,讲中西文化交流,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研究现状(2000今),哲学,宗教,伦理,美学,差异原因,一、历史文化因素 二、传统文化取向和文化精神 三、文字符号,历史文化因素差异,从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看,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时期,社会组织不甚严密,在社会生活实践和人们的脑海中,显凸的是人的个性特征与自由。这一传统,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在长期反封建神权专制统治的斗争中,不但得

8、到了复兴、继承,而且有了极大的发扬光大,使西方社会成为一种以强调个人(个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而古代东方社会,特别是作为儒道传统文化发源地的古代中国社会,在整体与局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社会,是以集体(整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久远的社会生活实践、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强调重点,构建了人们相应的不同哲学信仰、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产生于古希腊海岛的城邦民主制度和平民商业经济之中,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导致了古希腊民族的追求真理、勇于冒险,酷爱独立、自由精神,以后希伯来人的超越精神、罗马人的征服精神融入,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理性至上,重科学的文

9、化价值取向和求斗争、求个性的文化精神。这种倾向把人们的精力引向探索真理、研究自然,不断与自然斗争,征服自然,在思维上必然重视定量、理性、实证、逻辑,形成精确的、理性的、机械的、自然的思维方式。,差异,1.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2.思维整体与思维个体 3.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 4.曲线的思维方式与直线的思维方式 5.一元的思维方式与多元的思维方式,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气的宇宙观 老子的“道” 孔子的“仁” 悟”和“直感”,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西方宇宙观:泰勒斯的“水本源” 亚里士多德

10、创立形式逻辑 欧几里德建立了平面几何体系 逻辑思维,思维整体与思维个体,中:,中国传统文化从不离开整体来谈部分,也不离开功能来谈结构比如:对造成某一事件原因的分析,中国人往往着力于事件起因的周围社会环境; 治疗疾病,中西医都主张对症治疗,西:,西方强调个体,尤其是美国人特别强调某一局部、个体的作用。美国人则侧重造成事件当事人的个人特征。西医则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中:,中国是一个伦理的国度,伦理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到了民族骨髓 中国人的理想是来自天的秩序,靠的是道德力量的维系,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注重人事、习惯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方式,西:,古希腊文化一开始就有很明显的科学倾向西方人更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人面对世界,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曲线的思维方式与直线的思维方式,中:,中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不同的,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圆形的、曲线的,中国文化是圆形文化、曲线文化 周易的太极图是圆形的 儒道互补的文化特色是圆形的,西:,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思维方式。 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是直线的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直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