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 第1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832768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 第1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 第1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 第1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 第1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 第1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 第1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 第1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掌握了吗? 1、你知道地震波包括那两类吗?能否比较二者的区别? 2、地球内部圈层包括那几层?是如何划分的?岩石圈是如何划分的?在脑中勾绘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图。(参考必修一1.4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课本掌握) 3、地球外部圈层包括那几层?是如何分布的?绘制简图。 4、内力作用有哪几种形式?内力作用下会形成怎样的地表形态?试着举例说明。 5、外力作用有哪些形式?能够利用景观图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6、你知道岩石的分类吗?它们有哪些特点?试着举例说明。 7、各种岩石是如何进行相互转化的?在脑中勾绘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并能够灵活认识其变式示意图。,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

2、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纲展示,1能说出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区分三大类岩石 2重点探究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3能比较说明山地、高原、平原等不同地形对聚落形态、密度和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密度的影响,能力要求,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等,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判读及实践意义 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以区域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等的影响,命题预测,1,2,3,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

3、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 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考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图说考点,岩石圈地壳(1)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2)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误区警示,1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1)(3)题。,针对训练,(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A和BC是_,D是_,CDE是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是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解析 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

4、、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答案 (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2)莫霍界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跟踪练习:波浪岩一直被埋没在西澳洲中部的沙漠里. 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被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波浪岩令无数的旅客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年都会有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拜访波浪岩。 波浪岩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外力作用有关?A、海浪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不同外力作用

5、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图说考点,(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风力作用

6、: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外力地貌的应用(1)风向的判定,迎风坡缓,背风坡陡,(2)河流流向判定,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区警示,(2011山东文综,3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针对训练,2,(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 甲处平整土地

7、,提高土地质量 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拦 A B C D (2)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B、 C、 D、,解析 (1)甲地位于山前缓坡处,在该处平整土地,可提高土地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故正确;乙处位于北半球河流左岸并且是凸岸,为河流的沉积岸,护坡堤应该建在河流的侵蚀岸,故错误;丙地位于山脊处,坡度大,不宜修建水平梯田,故错误;丁地位于沟谷口处,在此修建挡土坝,会起到拦截沟谷中河流带来的泥沙、淤泥的作用,故正确。(2)图中显示,、处分布着深厚的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处是断层,处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可见和处都是

8、内力作用形成的,故D项正确。 答案 (1)A (2)D,2012高考真题山东卷)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 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上面的模式图:,考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说考点,(2)变式图,【思维拓展】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和用途,【指点迷津】 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

9、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这个环节,直接过渡到了沉积岩。,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技巧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通过变形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式。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

10、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方法技巧,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针对训练,3,(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 A B C D (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A B C D (3)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 (1)A (2)B (3)A,3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

11、是( )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 B固结成岩作用 C地壳下沉 D高温熔化,常考热点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命题规律:从考查内容看,“地质作用与形成地貌”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从考查形式上看,多数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是描述地貌特征和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考查能力上看,直接考查名词、概念的试题不多,对理论和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2010山东文综,56)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典例1】,(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 B C D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

12、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解析 第(1)题,首先判断每个数字代表的地理要素,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发育形成的,最早,其次流水侵蚀形成溶洞,最后流水沉积形成石笋、石柱;由于流水自高向低流判定形成早于。第(2)题,由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理环境分析如下:,答案 (1)D (2)C,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

13、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1)(2)题。,【典例2】,(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

14、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2)火成岩就是岩浆岩,如果图中有花岗岩存在,则可能是 ( )。 A沉积岩1 B沉积岩2 C火成岩1 D火成岩2 解析 (1)沉积岩地层由下至上分布,年龄由老到新,故沉积先后顺序为沉积岩3、沉积岩2、沉积岩1;火成岩1侵入到沉积岩3和沉积岩2中,说明其形成比沉积岩3、沉积岩2晚;火成岩2切穿了火成岩1并在沉积岩2之上形成了火山,然后沉积岩1覆盖在火山周围,说明火成岩2出现在沉积岩1之前。(2)火成岩1为侵入岩,火成岩2为喷出岩(形成了火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岩。 答案 (1)D (2)C,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判读这类示意图,关键是要读出各要素间的相互联

15、系、因果关系。 (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因此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 (2)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形成的。 (3)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其作用即为高温重熔再生,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2009江苏地理)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典例3】,(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 A B C D,(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 B C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中箭头表示固结成岩,属于沉积作用,箭头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表示熔岩上升、冷却、凝固、箭头表示高温高压的条件,箭头表示变质作用,箭头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据题干提示“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可确定答案。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固结成岩作用完成。 答案 (1)D (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