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31200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觉生理和噪声聋病理生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 山,耳生理学,听觉生理学,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1,空气传导 air conduction2,骨传导 bone conduction,空气传导,声波,锤骨 砧骨,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前庭窗 外、内淋巴螺旋器 听神经 听觉中枢,空气振动感音(外耳),传声变压 神经冲动 综合分析(中耳),液体波动(内耳),( 迷路后) (大脑皮层),空气传导,骨传导,螺旋器,声波 听神经,外、内淋巴听觉中枢,声波从颅骨传到耳蜗时其主要作用是使 耳蜗壁振动,使内耳感受器兴奋,然后 产生听觉。耳蜗壁振动引起内耳感受器,骨传导,骨传导传音效能与正常的空气传 导相比则

2、微不足道。临床工作中用骨传导途径测量可 鉴别传音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外耳的生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其对声,波的传导有两方面的影响:1,对声波有增压作用2,有助于声源定位。,外耳的生理,噪声性耳聋损害的频率在4000Hz 上下,是与外耳道的共鸣作用有 关。此外,外耳能保护耳的深部结构 免受外伤。,中耳的生理,1,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镫骨足板之比的水力学机制作用声波作用于鼓膜,通过听骨链之镫骨足板作用于前庭窗,鼓膜的有效振动面积约为55mm2,镫骨足板的面积为3.2 mm2,声压从鼓膜传至前庭窗膜时,单位面积增加了17倍,故通过水力学原理可使声压提高17倍。,中耳的生理,2,听骨链的杠杆作用三

3、个听小骨以特殊方式连接形成一 弯曲的杠杆系统,锤骨柄与砧骨长 突视为杠杆的两臂,两者之比为1.3: 1,故借助听骨链杠杆作用声压可增 加1.3倍。,耳蜗的听觉生理,传音即将前庭窗接受的声能送到毛细胞。感音即将螺旋器感受到的声能转换成蜗神经的动作电位。,耳蜗的听觉生理,传音及感音功能声波由前庭窗传入内耳,引起外 淋巴液波动,从而引起基底膜振动, 基底膜上的外毛细胞的静纤毛弯曲, 毛细胞兴奋将声能由机械能转换为 电能,电信号向听觉系统各级中枢 传递。,耳蜗的听觉生理,声波的感受器官:Corti器, 位于耳蜗的基底膜上,由内 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盖膜构 成。(听觉感受器),噪音性耳聋,噪声污染已被认为

4、是世界七大公害之首,噪 声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危害之一, 它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对听 觉系统具有特异性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人口的12% 以上受 到NHL 的威胁。听力保护是当今面临的重要 问题。,噪声的含义,噪声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从物理学角度上看, 它是一种在频率和强度上毫无规律的、随机组 合的声音;另一方面,从心理和心理声学的角 度上看, 它是一种人们不喜欢的、不和谐的、 不需要的或有害于身心健康的声音。 它可以 是无规律随机组合的声音,也可以是有规律组 合的声音。,噪声性聋的致病机理,机械损伤学说:认为是声波机械冲击引起的听觉 器官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点:

5、 1, 高强度的噪声经听骨链或蜗窗传导后,可引 起强烈的内、外淋巴液流动、形成涡流, 强大的 液体涡流冲击蜗管,可使前庭膜破裂,导致内外 淋巴液混合和离子成分的改变及螺旋器细胞的损 伤,继发血管纹萎缩和神经纤维变性。,耳蜗,耳蜗,耳蜗结构,噪声性聋的致病机理,2,强烈的基底膜震动可使前庭膜破 裂, 导致内外淋巴液混合和离子成 分的改变及螺旋器细胞的损伤,继 发血管纹萎缩和神经纤维变性。,噪声性聋的致病机理,3,强烈的基底膜震动使网状层产 生微孔致使内淋巴渗入到毛细胞 周围,引起内环境中钾离子过高, 毛细胞的细胞膜暴露于异常的高 钾环境中, 从而受损害。,噪声性聋的致病机理,血管学说:噪声暴露后

6、可损害耳蜗内的微循环, 导致耳蜗缺血、缺氧, 造成毛细胞和螺旋器的 退行性变。大量动物实验表明,强噪声刺激作用 下耳蜗血管可发生一系列改变, 引起血管痉挛 收缩或扩张、 血流速度变慢、局部血液灌注量 减少;血管内皮肿胀、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导 致粘滞度显著增高;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血栓 形成;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耳蜗血流下降、 内耳供血不足, 内外淋巴液氧张力下降。,噪声性聋的致病机理,上述血管改变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使得 耳蜗内环境的代谢紊乱, 毛细胞代谢降 低、能量储备与供应障碍、酶系统的功 能障碍,从而导致毛细胞包括螺旋器形 态结构的损伤和声一电转换的功能障碍 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噪声

7、性聋的致病机理,代谢学说:噪声可引起毛细胞、支持细 胞酶系统严重紊乱,导致氧和能量代谢 障碍、细胞变性、死亡;持续的噪声刺 激影响耳蜗毛细胞使其三磷酸腺苷需要 量增加,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的耗氧量、 耗葡萄糖量增加,出现局部相对缺血、 自由基含量增加及细胞内Ca 的超载引起 细胞结构、静纤毛、DNA 及蛋白质的异 常,最终导致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噪声性聋的致病机理,此外, 由于噪声引起的耳蜗淋巴液氧分压 降低、供氧减少,又加剧影响了三磷酸腺苷 酶的活性。噪声还可以通过直接损伤血管致 局部微循环障碍、 组织水肿、血氧降低及 血管纹K+ - Na+ - ATPase活性降低,使得 内淋巴中的阳离子浓度

8、梯度及蜗内电位不能 维持,从而导致螺旋器和毛细胞的功能障碍。,噪声性聋的致病机理,其他:最近有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 )在噪声损伤的耳蜗中表达呈 阳性,尤以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为 甚;有研究证明在噪声暴露耳蜗中存在着细 胞凋亡,并且得出在声损伤的早期细胞 凋亡是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噪声性聋的致病机理,易感基因:噪声性聋易感基因已成为学术 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 主要有以下易感基因:线粒体基因7.4kb缺 失; 老年性聋基因; 质膜Ca- ATP酶2突变; 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钙 黏蛋白23 基因 ; 核转录因子- KB 缺失; 过氧化氢酶基因以及钾离子通道基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