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16组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30696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16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16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16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16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16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16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16组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颌面外科病例讨论,N0.16,病人信息,现病史:患者朱燕,女,45岁,江苏南通市人,因“右后牙拔除术后七月伴右面颊肿痛六月”入院,患者八月前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自行口服消炎药后症状好转(具体不详),七个月前拔除右上下智齿,术后一个月出现右颊肿胀疼痛,症状一直反复未见明显消退,期间未予以特殊处理,病程中偶发低烧,现在我院求治。入院查体:体温 37.3,脉搏 84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27/84mmHg,心肺无明显异常。,专科检查:口外: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颊部明显肿胀,范围约6cm*5cm*4cm,上界至眶下2cm,下界至下颌骨上缘,前至咬肌前缘,后至右耳前,局部压痛,质地中等

2、偏硬,表面皮温稍高,色正常,无明显波动感。双侧颞下颌关节区无红肿、无压痛、无弹响,张口度约2cm,双侧颌下及颈部未及淋巴结肿大。口内:牙列式:11-17, 21-28,31-37,41-47。48术创愈合良好,表面牙龈色稍红,未及明显肿胀溢脓。舌体运动可,无麻木,伸舌无震颤,舌下肉阜无红肿,导管口未见异常分泌物。双侧咽侧壁无明显红肿,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侧腮腺导管口无明显红肿,挤压患侧腮腺部未见异常分泌物,唾液分泌量少,溢出物为清亮液体。,OMG! what are u 弄啥勒?肿瘤 or 骨髓炎 or 毗邻结构炎症?中央性 or 边缘性骨髓炎?增生性 or 溶解性?如何治疗?还有CT上那些奇

3、奇怪怪的东西是什么。,初步诊断:,慢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增生型),诊断依据,此时的我内心戏很足的吖,1.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颊部明显肿胀,范围约6cm*5cm*4cm 腮腺咬肌区呈弥漫型肿胀2.张口度约2cm炎症侵犯咬肌,多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3.右后牙拔除术后七月伴右面颊肿痛六月感染来源:右下颌智牙冠周炎;途径:智牙冠周炎累及咬肌间隙或翼下颌间隙,然后侵犯下颌骨 骨膜,形成骨膜下脓肿,损害骨质。4.CBCT示右侧下颌升支骨膜下肿胀,少量新骨形成,三维重组图像示右侧下颌升支骨质增生5.局部压痛,质地中等偏硬,表面皮温稍高,症状一直反复未见明显消退,病程中偶发低烧,入院查体全身状况良好症状反复

4、,全身症状一般不严重,鉴别诊断,1、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诊断,2、增生型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与溶解型的鉴别:增生型:本型多发生于青年人。由于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强,致病的病原菌毒力相对较弱,骨质破坏不明显。主要呈增生型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有骨密质增生,骨松质硬化;骨膜反应活跃,有少量新骨形成。临床特点: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的病变发展缓慢。患侧下颌支及腮腺咬肌区肿胀,皮肤无急性炎症,局部压迫有不适感或轻微疼痛。下颌骨X线后前位摄片见有明显的骨密质增生,骨质呈致密影像。溶解破坏型:本型多发生在急性化脓性颌周间隙蜂窝织炎之后。骨膜、骨密质已被溶解破坏,因此,常在骨膜或粘膜下形成脓

5、肿,一旦自溃或切开引流,则遗留瘘孔,常常久治不愈,长期从瘘孔溢脓。溶解破坏型在X线片上可见病变区骨密质破坏,骨质疏松脱钙,形成不均匀的骨粗糙面。由于病程长,局部骨质逐渐软化,肉眼观察很像是蜡样骨质,伴有脓性肉芽组织及小块薄片状死骨形成。死骨与周围正常骨质有时不能完全分离,而表现边界不明,很少有大块死骨形成。如果病情未能得到彻底控制,虽为慢性炎症,但可反复急性发作,病变逐渐向颌骨内扩展而波及骨髓腔,形成广泛骨坏死。,3、下颌边缘性骨髓炎的增生型应与骨肉瘤及纤维骨瘤相鉴别骨肉瘤: (1)X线基本特征为:软组织阴影伴骨破坏,呈不规则透射阴影;有时有骨质反应性增生及钙化斑、块出现;牙在肿瘤中多呈漂浮状

6、。(2)骨髓炎通常有炎症病史,有时还有病灶存在。X线除骨质破坏有死骨外常有骨膜反应性增生。纤维骨瘤: (1)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肿块表面灼热,生长迅速,但亦有部分早期生长较缓慢,侵蚀骨组织时,X片可见虫蚀状溶骨表现。(2)临床大多表现为膨大肿块,常伴疼痛和局部皮肤麻木,增大肿块在面部皮肤时,可清晰见到怒张血管和表面充血,发生于口腔及颌骨表面者,呈球形或分叶状,表现紫红色,常有溃烂,出血,侵入邻近组织可引起骨质破坏及牙松动脱落。,治疗原则,颌骨骨髓炎进入慢性期有死骨形成时,必须用手术去除已形成的死骨和病灶后方能痊愈。慢性边缘性骨髓炎,受累区骨密质变软,仅有散在的浅表性死骨形成,故常用刮

7、除方式清除。,死骨摘除及病灶清除术,术前准备(1)术前应配合抗菌药物治疗。(2)下颌骨死骨范围大有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或因健康骨质较少,由于摘除死骨手术可能造成骨折者,均应在术前制备斜面导板或固定颌骨的夹板,做好颌骨固定准备,以防颌骨错位而造成功能及咬合障碍。(3)病变较大的弥漫型颌骨骨髓炎,需行大块或全下颌骨死骨摘除术时,应防止术后出现舌后坠而发生窒息。术前或术后应作预防性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道畅通。(4)手术范围大,估计出血较多,且时间较长者,术前备血待用。,手术步骤,1、麻醉 2、手术切口:下颌下切口 3、结扎面动脉和面静脉 4、显露死骨与病灶 5、咬除死骨,清除病灶 6、刮除死骨和炎性

8、肉芽组织 7、缝合肌组织及骨膜,放置引流条,术中取病变组织送检确诊,术后处理1)术后应配合抗菌药物,根据病情行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2)引流条可术后2天抽出,也可根据病情需要定期交换引流条;3)口腔和皮肤缝线,可术后7天拆除4)大块死骨摘除后,为防止发生颌骨骨折或畸形,可利用口腔内剩余的牙,视情况做单颌结扎或颌间夹板固定;如已发生骨折,更应立即固定,以维持正常的咬合关系;5)若颌骨体缺失而引起舌后坠,出现呼吸困难,并有可能发生窒息的危险时,应行气管切开术;6)为了加速创口的愈合,改善局部血运及张口度,术后可配合理疗;7)死骨摘除后造成颌骨缺失过多,影响功能时,应于后期酌情行骨移植术及义颌修复。,一些题外话。,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_,11370106 蔡明璇 11370108 程 燚 11370121 刘亚文 11370128 王雨晨 11370133 喻璐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