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58292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患者误吸指标建立与护理实践 内容 误吸概念及相关因素 误吸指标的建立 误吸护理实践 反思 一、误吸概念 误吸: 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液体或固体食物进入到声门以下。 误吸可以是毫无自觉地发生(无症状) 50或有先兆的发生(有症状) 吞咽生理过程 阶段 阶段 E:食管阶段 张口受限:舌的感觉消失、舌肌萎缩无力、软腭下垂、喉部的感觉缺失、机械运动障碍; 环咽肌功能障碍、不能及时松弛或发生肌肉痉挛; 第 对颅神经受损。 文献显示 : 714例住院病人发生误吸者有 104例 , 误吸发生率为 隐匿性误吸的发生率高于显性误吸 4 0 70 高龄急诊病房患者误吸发生率 反流 吸入性肺炎

2、杜杰 ,郑松 . 柏误吸的诊断进展 J2011, 1O( 6 ) 563文兰 , 白姣姣 , 夏露等 j 2009,23 (11) 上旬版 ,2848厚梅 j5) 误吸判断 ( 1) 误吸 : 口腔中的食物或分泌物以及反流的胃内容物不能及时咽下或吐出而误入气管内或吸入肺内。 诊断标准用葡萄糖检测法,用葡萄糖氧化酶反应试纸条由标准化的痰计量仪检测,痰中糖含量 5 mg 1 即为误吸。 ( 2) 反流 : 指消化液包括胃酸、胆汁和部分已经消化的食物逆流返回到食管、咽及口腔内的现象。 误吸判断 ( 3) 窒息 : 由于吸入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反流物入呼吸道而致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3、烦躁不安、鼻翼煽动、口唇青紫、血压升高等,常由一次大量吸入引起。 ( 4) 吸入性肺炎 : 是指吸入食物、口咽分泌物、胃内容物及其他液体或固体物质引起的肺化学性或合并细菌性炎症。 有明显的误吸史; 胸片提示肺炎 : 发热痰多湿啰音 白细胞增高,中性比增加 误吸常见的症状 流口水、食物从口腔溢出或被自己口水引起咳嗽 声音混浊 吞咽迟缓,进食时反复清喉咙或哽喉 口腔有食物残余 反复性肺炎或吸入性肺炎 不明原因持续发烧 食量减少 误吸高危因素 食道括约肌松弛 咽喉部感、知觉减退 咽反射降低 咳嗽反射减弱 各脏器功能退化 长期卧床 活动减少 胃肠蠕动减慢 胃排空时间延长 误吸高危因素 多系统疾病 服用

4、多种药(镇静剂、茶碱类等) 脑血管病、老年痴呆、意识障碍、鼻咽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 胃酸多,口腔卫生差 肺部感染 自身免疫力下降,营养差、气插、气切及留置胃管等 二、误吸指标建立 1. 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或 例次 2. 输血 /输液反应 例次 3. 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或 例次 4.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生率( ) 5. 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 生率( 6. 手术相关肺部感染发生率( %) 7. 患者入院前已有压疮( ) 8. 压疮高风险患者评估率( %) 9. 高风险患者压疮发生率( ) ) 11. 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 ) 12. 患者跌倒 /坠床高风险患者评估率(

5、%) 13. 患者跌倒发生率( %) 14. 高风险患者跌倒 /坠床伤害程度 15. 患者 误吸高风险评估率( %) 16. 高风险患者误吸发生率( ) 吸并发窒息发生率( %) 吸并发肺炎发生率( %) 17. 患者走失高风险患者评估率( %) 18. 患者走失发生率( ) 19. 患者足下垂的发生率( ) (一)依据: 广东省 2014 年基础指标 ) ) 吸并发窒息发生率: 首次( ) 两次或以上( %) 吸并发肺炎发生率 首次( ) 两次或以上( %) 二级指标 患者误吸高风险评估率( %) 选择对象 判断及依据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所有误吸高风险住院患者 误吸高风险患者是指 : 高龄

6、 脑血管疾病 老年智障 咳嗽、多痰、喘息 鼻咽癌放疗后 鼻饲患者 既往病史,存在意识、饮食、吞咽、口腔粘膜等潜在风险因素的患者 (参照护理管理工作规范临床护理文书规范 第二版); 洼田饮水试验和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作为床边简易吞咽功能筛查工具判断吞咽疑有障碍的患者 指 标 上 升 住院患者误吸高风险评估率( %) = 误吸高风险患者评估阳性例数 入院时误吸高风险患者总人数 高风险患者误吸发生率( ) 选择对象 判断及依据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1、 所有住院患者 2、误吸高风险患者 非进食)时,有 食物、口腔唾液或胃食道反流物,逆流进入咽喉腔及气管内 进食后即刻出现刺激性呛咳、气急甚至发绀等表现

7、 入胃内物)等。 指 标 下 降 住院患者或高风险患者误吸发生率( ) = 住院患者发生误吸例数 高风险 患者总人数 住院患者或高风险患者误吸发生率( ) = 住院 患者总人数 住院患者发生误吸例数 1000 1000 患者误吸并发窒息发生率 ( ) 选择对象 判断及依据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所有发生误吸住院患 首次( ) 两次或以上( %)者 进食后即刻出现刺激性呛咳、气急甚至发绀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吸并发窒息)。 指 标 下 降 住院患者误吸总人数 住院患者误吸总人数 住院患者两次或以上并发窒息例数 住院患者首次并发窒息例数 误吸并发窒息 首次发生率( )

8、: = = 误吸并发窒息 两次或以上 发生率( %) : 1000 患者误吸并发肺炎发生率 ( ) 选择对象 判断及依据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所有发生误吸住院患者 首次( ) 两次或以上( %) 进食后即刻出现刺激性呛咳、气急甚至发绀等表现,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出现炎症;实验室检查、纤维支气管镜; 指 标 下 降 老年住院患者首次并发肺炎例数 老年住院患者误吸例数 老年住院患者两次或以上并发肺炎例数 老年住院患者误吸例数 误吸并发肺炎首次发生率( ) 误吸并发肺炎两次或以上发生率( %) = = 1000 (二)依据: 例数 % 其他 例数 % 吸入性肺炎 61 性 19 性 42 0岁以上 2

9、7 支镜吸痰 16 插、气切 13 吸机 9 亡 6 院病人 20193 资料来源病案室 院层 面调研 19 五、温馨提示 以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慢阻肺及呼吸及多器官衰竭为主 发生误吸高危病区 三)依据: 病区层 面调研 约 30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存在吞咽困难 43一 54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误吸, 37出现 误吸的患者会进一步发展为肺炎 铙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4 (三)依据: 跌倒 /坠床风险评估率( %) 风险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 管床护士对跌倒风险因子知晓率 % 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 误吸风险评估率( %) 误吸风险患者预防措

10、施落实率 风险患者误吸发生率(%) %) 风险患者%) 目标值 95 80 85 85 85 80 80 2014第 4季 5 0 77 015第 1季 96 础调研 防误吸集束化护理 1 2 三、误吸护理实践 基础调研 集束化护理 (一)吞咽评估 1、入院病人 24小时内评估 2、 口唇舌咽评估 3、床边饮水试验 3、洼田饮水试验 (二)经口进食护理 1、餐前准备 2、体位 3、食物餐具、种类、温度、速度的选择 4、个性化进食技巧 5、餐后体位及口腔护理 上升门吞咽法: 将咀嚼好的食物放在口中,深呼吸并屏住呼吸,然后用力吞,吞咽后马上咳嗽。 用力吞咽法: 吞咽时,使用口腔及咽喉肌肉用力向后吞

11、。 低头吞咽法: 将食物放入口腔,咀嚼食物后,低头用力吞咽。 孟德生吞咽法: 吞咽时深呼吸,将喉部上抬到最高位置的时间拉长,以争取到吞咽时呼吸道的安全时间。 (三)鼻饲护理 1、餐前评估 2、体位 3、判断胃管在胃内 4、食物量、温度、速度的选择 5、鼻饲后体位及间隔时间 6、口腔护理 结合实验室、影像学、病人体征、吞咽评估结果综合考虑是否拔除胃管 吞咽造影 (四)误吸应急预案 1、评估 2、体位 3、配合抢救 误咽的观察 1、吞咽前咳嗽 : 舌腭控制差或吞咽反射始发延迟,食物过早 留在咽喉部。 2、吞咽中咳嗽 :声带不能闭合或喉没有上抬。 3、吞咽后咳嗽: 口腔留有残渣,睡觉时食物落入气道。

12、 食物卡在咽部,再次吞咽感觉食物落入喉。 喉上抬减退,食物残留在喉上端。 (五)吞咽功能训练 1、口腔卫生 2、排痰训练 3、咳嗽训练 4、空吞咽训练 5、口腔操 屏气吞咽训练: 1、从鼻腔深吸一口气,然后完全屏住呼吸。 2、空吞咽( 2可在确认口腔内卫生后用少量水来进行。 3、吞咽后立即咳嗽。 原理 : 屏住呼吸使声门闭锁,声门气压加大,食块难以进入气道,然后通过呼吸把食块从气道排出。 指标监测 医护一体化 1 3 四、反思 询证护理 2 如何建立质量指标 查文献资料: 查医院 /专科资料: 查护理现状: 建立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实施管理制度 护士岗位培训 执行工作标准 核查执行情况 调整及补充标准 . 数据结果 (一)指标监测 数据采集信息化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直接获取: 医院统计数据 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