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这样的员工 培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82872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三多这样的员工 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许三多这样的员工 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许三多这样的员工 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许三多这样的员工 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许三多这样的员工 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许三多这样的员工 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三多这样的员工 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许三多这样的员工,培不培养?如果许三多来应聘你们公司,你要不要?我这样问一些企业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要!如果许三多成了老 A,你要不要?我这样问一些企业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要!为什么对同样一个人,前后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因为没有人愿意为许三多这么笨的员工,付出那么巨大的培养代价,硬是把一头骡子训练成了一匹马,除非像部队这样的地方,有五班那样的“士兵天堂”让他缓冲,还有像史今那样的保姆班长“陪他玩命” 。换成企业,你试试,站队听不清口令,转身自己都蹩自己的脚,两天就被淘汰了,因为这样的员工,企业陪不起,是因为“赔不起” 。但是,当别人把“龟儿子”培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了,我就愿意要

2、了,这是许多人的想法。大家都愿意当袁朗,不愿意当老马、史班长、伍六一、高连长 ,因为他们是从下榕树那里招兵,而袁朗是 “兵中选兵” ,就是把他们当南瓜一样地“削” ,他们都愿意来,因为档次绝对不一样,就像我们的企业,都愿意从别人那里挖人一样,只要档次存在,差异存在,就会挖人不止。再者说了,你不挖,他也会跑,像许三多、伍六一、成才,他们都想往老 A那里跑。伍六一不是对他们连长和指导员说嘛:“连长,当兵的选择不多,如果一个兵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多一点,请尊重他的选择!”你不同意好使吗?员工跟你说家里有事我离职了,你不同意,瞎扯,话外音就是我另谋高就了,就是不像伍六一那么直说而已。成才更说明问题,都被

3、袁朗干掉一回了,不还是要忍气呑生地要回到老 A,你说当兵王,上档次,谋高就给人多大动力?!这叫什么,这叫人才流动,内在规律就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俗点儿就是“跳槽”是为了更好地“跳槽” 。现在问题出来了,费了多少牛劲,把许三多培养好了,老 A 一挖,他就跟着跑了,在部队可以,这在企业,你说谁还敢培养许三多这样的人呢?但是,严酷的现实是,你不培养,他就永远是“三呆子” , “三呆子”肯定打不好仗;你会说,我不招这么笨的“三呆子” ,但是,严酷的现实是,我们招来2的人又比“三呆子”多点儿什么呢?许三多顶多是“缺心眼” ,我们的员工却缺少的更多,独立人格,结果导向、客户价值、开放分享、专业能力

4、、商人思维、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团队意识,还有责任心,许三多有的,我们并不一定有,所以,答案是,我们比许三多强不了多少,不培养肯定不行。既然不培养肯定不行,那么就有三个问题要回答:一是怎么培养?二是培养好了如何留住?三是留不住了,如何不再怕人才流走?首先,怎么培养?部队的人才培养,值得我们借鉴,就是“班长带兵” ,思想教育,加技能训练。我们要像史班长学习,告诉许三多,你一定行,手被大锤砸一次了,还是让许三多再砸一次。史今是个好班长,他有耐心,有爱心,有技能,而且信守承诺,因为他曾承诺许老爹,要把许三多带成堂堂正正的兵。人是你招的,你就要负责,要么培养他成为人才,要么你就别招他,这就是史今班长的

5、哲学。我们的经理们,员工不也都是你招来的吗?招来了就走了,走了再招,企业的人像走马灯似的,你有承诺,有耐心,有付出吗?如果没有,我们不是失职吗?企业之痛在于人才的培养成本很高,人才的大量流失成本更高。所以,我们要修正公司对干部的考核指标,业绩考核不仅仅是钱的指标,还要有人的指标,就是你要招多少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你留下了多少人,你的人业绩怎么样,多少人成长晋升了?你手下有多少出色的兵?一句话,培养人才是硬指标。我建议公司中要设奖,奖励对像史今那样培养员工的经理,这个奖就叫“史班长奖” 。公司还要立下一个规定,晋级的经理必须有合格的接班人,否则别给我走,做点机制总比嘴上说要强。其次,培养好了如何

6、留住人?钱肯定很重要,没有公平的报酬,只谈理想,一时可以,时间长了,谁跟你玩?万科公司是很理想主义的,在人治与权谋占多的公司文化中,他们理想的有些另类,在阳光透明的体制下,成长出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在万科工作,是因为这家公司有理想,能成长。郁亮总经理说:“没有理想的公司是做不大的” ,但是,别忘了他还说:“万科不能光靠理想吸引大家” 。这是理想与回报并重的时代,是物质与精神同样重要的时期。只不过今天3的中国企业重理想的少,重钞票的多,最惨的是理想与钞票都不多。客观地说,看了士兵突击我们还是得到一次心灵震憾和重新的思考,在这个崇高的理想快要殆尽的年代,还有我们的军人在为理想而

7、执着地奋斗着,让我们这些做企业的人,再一次发现我们的团队早已经没有了灵魂。为什么许三多离开五班去钢七连长时,像被杀的猪一样大叫不愿意去?为什么放了一个月的长假不先回家,却梦游似地回到了 702 团?为什么考老 A 渡河的时候,快要沉入河里的刹那间,一提到班长就本能地打起了精神?因为那些人是他最亲的人,最信赖的人,最尊敬的人,那些地方,是他精神的归宿,梦想的乐园。什么精神?什么乐园?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战友和七连,还有那首没有谱子的连歌。我们的企业中,有那些员工最亲的人,最信赖的人,最尊敬的人吗?有精神的归宿,梦想的乐园吗?有那写入人心的六个字吗?有那首没有谱子的连歌吗?如果没有,还淡什么留

8、住人?想想把,人是需要精神归宿的,我们是否培养了员工的执行精神,是否给团队注入创造客户价值,实现职业梦想的灵魂?最后,如何不怕人才流走?人总是要走的,这是人才流动的规律,但是不怕人才流走,又是优秀的团队,优秀公司的成功秘笈。钢七连怕人才流走吗?既怕,也不怕,怕是因为怕丢面子,就像成才走的时候,高连长面子挂不住,拿酒泼人家。但实际上他不怕,钢七连有的是人,而且都是高人,到那哪个连队都是骨干,成才在这里什么也不是,到别的连队就是骨干,就可以升级。老 A 就更牛,你爱来不来,我只要三个,你来了我就“削”你这些南瓜,不然经费从哪来?凭什么,他们人才济济?凭什么,他们不怕人走?就凭他们有一套打造人才的训

9、练体系。一是要有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严格管理的高成,爱兵的史今,坚守原则的伍六一,训练精英的袁朗,正是这些优秀的教练员把那些许三多,从“龟儿子”训练成了“堂堂正正的兵” 。我们的公司,是否有一支这样的教练团队?从总裁开始,你是否把员工的成长放在了首位?二是他们一整套有效的训练与培养方法。什么最难?人的价值观的树立与改变最难,部队却有自己的好方法。比如,新兵入连仪式,就是光荣传统、价值观和使命的教育形式,一代传一代,那样简朴而隆重,足以让人铭记一生:4许班长:钢七连有多少人? 马小帅:钢七连有五十七年的历史,在五十七年的历史中有五千人成为钢七连的一员! 伍班副:马小帅! 马小帅:到! 伍班副:

10、你是钢七连第多少名士兵? 马小帅:我是钢七连的第五千名士兵,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为我之前的四千九百九十九人骄傲! 许班长:马小帅! 马小帅:到! 许班长:还记得钢七连为国捐躯的前辈吗? 马小帅:我记得钢七连为国捐躯的一千一百零四名前辈! 许班长:马小帅! 马小帅:到! 许班长:当战斗到最后一人,你是否有勇气扛起这面连旗? 马小帅:我是钢七连的第五千名士兵,我有勇气扛起这面连旗,更有勇气第一个战死! 伍班副:马小帅! 马小帅:到! 伍班副:你是否有勇气为你的战友而牺牲? 马小帅:他们是我的兄弟,我愿意为我的兄弟而死! 。大家还记得马小帅面对高成让他躲起来,继续比赛而违规时,马小帅断然拒绝,并对高成

11、大声地吼:“别以为我来七连没几天,就长不出七连的骨头!”,正是这样的训练方法,让许三多从一名“傻兵”成为了代理班长,让新兵马小帅一入连队,就成了真正的钢七连的人。你的企业,新员工来了,有什么训练方法?你的企业员工入职不久,是不是也有了“七连的骨头”?三是他们有一个适者生存的规则。从老白成绩不佳当“老么”,只配蹲坑报靶,到许三多成绩不好被“发配”到五班;从 27 号不满意袁朗的“灭绝尊严”而走,到成才因为自私和放弃,被老 A 无情地淘汰,都是有一个规则在发挥着作用-适者生存。5团队精神,不意味着和气,而是互相竞争中的团队进化,进化的团队才会有战斗力,进化的公司才会有竞争力,所以,最好的环境就是竞

12、争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也要制造这个环境,“反恐演习”就是制造这种环境,一下子就检验出了谁才是我们想要的人,公司就要像公司的样,公司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没有适者生存的文化,就不是公司。还是许三多总结的好“人不能过的太舒服了,太舒服会出问题”,我建议企业把这句话写到墙上,比那些空洞无味的标语有用多了。回到企业中,优秀的公司无一例外的都是不怕走的公司,被称为人才工厂的 GE,为全球 500 强培养了 170 多位 CEO,GE 不但没有垮下去,反而更加强大,韦尔奇说的好,我的任务就是帮助员工实现梦想,他自己每个月都要去克罗顿维尔中心给员工上课,传达他的变革思想,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这是企业得以持续的做

13、法。麦当劳 80%的员工是钟点工,文化水平也不高,工资水平也不高,但是他们从来不打招聘广告,用工也没有像我们的企业那么短缺,原因是他们有专门的训练体系,经过训练,七天后员工就可以上岗,而且企业文化做的好,员工血液里都充满着“番茄酱”,这些做公司的道理与方法是应当值得我们好好体会的。没有人会在一个企业呆一辈子,每家企业都是员工成就自己的跳板,只不过有的企业员工呆的时间长,有的企业员工呆的时间短,长与短,实际上还是取决于他觉得在你那里活着是否有意义。既然如此,如果你是老板,你别无选择,无论是面对成才,还是许三多,你都要培养,既使明知有一天他会走,你也必须培养,让员工觉得活的有意义,因为你的培养是投资,他的结果才是回报。这就是商业,有投资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没有投资就一定没有回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向军队学习,做有效的投资,做有效的培养,许三多这样的员工要培养,而且越多越好,这样你才会成为老 A,你成了老 A,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投奔你。2008 年 5 月 4 日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