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精要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23399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精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精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精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精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精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精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精要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概况 病理学、分型 及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治疗,概况:,定义: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又称错构瘤,是一种由成熟或不成熟脂肪、厚壁血管和平滑肌以一定比例组成的良性间叶性肿瘤,由于肾基质缺乏脂肪和平滑肌,故通常认为属错构瘤。 起源:AML起源于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组织学特性,是单克隆增生而形成的真性肿瘤,其发生与X染色体非随机性死活有关。 免疫组化:上皮样细胞表达黑色素细胞标记物(HMB-45)、平滑肌标记物(SMA)、Actin及CD68阳性,上皮标记cytokeratin阴性。 国外报道有40-50%肾错构瘤合并节结性硬化症,并双侧同时发生

2、,病变较小,常并发癫痫、智力低下、面部皮脂腺瘤等。肾错构瘤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但我国肾错构瘤患者绝大多数并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病理学,肾错构瘤属肾实质良性肿瘤,皮质和髓质内均可发生。病理检查见肿瘤大小不一,可向肾外或集合系统生长,无完整被膜,但界限清楚,切面呈灰白、灰黄或混杂黄色,有的可见出血灶。镜下见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血管和平滑肌以不同比例构成,也可混有纤维组织。一般认为,肿瘤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由于肿瘤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而这些血管管壁厚薄不一且缺乏弹性,血管行径迂曲并可成动脉瘤样改变,受轻微外力打击即可破裂。,临床表现,AML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当肿瘤较小时

3、,无任何症状,临床见到的患者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症状不明显。 大的错构瘤可压迫十二直肠、胃等引起消化道症状。 如发生局部疼痛可能为肿瘤内出血所致。 大的错构瘤可以突然破裂,出现腹内大出血、休克、急性腹痛、腹部有肿物,必须立即急诊手术切除或介入性肾动脉栓塞。,AML临床分型,AML临床上分为两型: 1、一型伴结节硬化,常见于青少年,多为双侧、较小、多发,临床常无症状。40%80%结节硬化患者伴有AML,50%AML发生于结节硬化患者。 2、另一型不伴有结节硬化,多发生中年女性,肿瘤体积较大,多位单侧,也可多发,在我国此型较多见,分型:,2004年版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将ANL分

4、为:,经典型AML是一种良性间叶性肿瘤,由脂肪组织、梭形和上皮样平滑肌细胞和厚壁血管构成。 上皮样AML是在经典AML基础上以上皮样细胞增生为主,呈浸润性、破坏性生长,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性肿瘤。主要位于肾实质内,病灶易多发,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等,较大肿瘤可突出肾脏轮廓之外。 有文献将经典型AML根据其内脂肪成分的多少将AML分为富脂肪型和乏脂肪型(少脂肪AML和无脂肪AML)。乏脂肪型根据其在CT的密度值又分为高密度、等密度和上皮样囊肿型。有文献将经典型AML分为典型AML和不典型AML。,(典型的AML),(不典型的AML),影像学表现,X 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

5、us pyelography, IVP):平片、IVP不能发现较小的AML, 当肿瘤较大时可有软组织肿块影及邻近器官受压征象。如AML 较大( 4 cm) , 含脂肪组织较多( 50%) , 可显示肾内或突出肾外较低密度病变影。IVP 还可见肾盂、肾盏受压、变形, 移位、但边缘整齐锐利, 通过IVP 还可了解双肾功能, 对手术选择有重要作用。,CT 表现: 1、典型AML 表现: 单侧、双侧肾脏增大或局部突出, 其内见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不均匀肿块影, 其中可见斑片状或多房状低密度脂肪影, CT 值约为-20 110 HU , 境界一般较清楚。特征性脂肪密度一般可明确诊断。增强扫描由脂肪组织构

6、成的病灶无明显强化, 但脂肪间隔可有强化。肌肉、血管构成的病灶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强化的程度要低于正常肾实质, CT 值约升高20 30 HU , 与正常肾脏分界清楚。 2、不典型AML 表现: 当肿瘤内脂肪组织极少时, CT 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皮质期肿瘤强化低于肾皮质高于肾髓质, 形成小网格状, 无结节强化, 实质期仍为高密度, 病理上为多条血管影。当肿瘤合并出血、破裂时, 呈大片状不均匀高密度影。,图1 多脂肪双侧AML, 可见双侧病灶内丰富脂肪成分, CT值为负值 图2 多脂肪AML, 病灶内较多脂肪成分,图3 肿瘤内斑点状低密度脂肪灶图4 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

7、CT 扫描。女,33 岁, 少脂肪AML。左肾下极巨大外生性肿物,CT 增强扫描动脉期(图3a)呈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皮质,实质期(图3b)呈均匀低密度。肿瘤内见多支粗大的血管穿行,CT 重建图像(图3c)示其中一支起自肾脏实质。,CT 图像少脂肪AML。CT 平扫(图2a)病灶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图2b)及实质期(图2c)均呈筛网状不均匀强化。,MRI表现: 1、含脂肪多的肿块: 在T 1WI 像上显示高信号, T 2WI 像上出现较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像上, 信号明显减低。增强压脂扫描, 肿瘤实质部分可不均匀强化。2、含脂肪少的肿块: T 1WI 及T2W1 上显示较低或中等

8、信号。文献报道较为有特征的征象是MR 检查FSE T 2WI 病灶内可见与肌肉信号相似的稍低信号, 据推测其病理基础可能是病灶内富含多核细胞或细胞分布密集所致。 B 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 有三种回声构型: 1、 典型强回声型: 肿块内脂肪含量高, 脂肪与周围组织间声阻差大,其界面可产生强回声反射。2、 低或无回声型: 肿瘤主要由平滑肌构成, 或肿瘤有液化囊变, 故回声弱甚至表现为无回声暗区。3、 混合型: 此型血管、平滑肌、脂肪含量相当, 表现为既有强回声, 又有低回声或无回声者。,图2 典型AML A.病灶在T1WI上见大部分脂肪组织;B.在ADC图上呈低信号;C.T2WI压制后脂肪组织

9、信号减低;D.病灶横断面上呈高信号,图1不典型AML(箭),A.T1WI呈稍低信号,未见脂肪组织;B.病灶在ADC图上高信号;C.T2WI呈低信号;D.DWI呈低信号。,图1 MRI 和超声图像。男,36 岁,少脂肪AML。右肾肿物形态不饱满,呈“蘑菇”状,与正常肾实质交界面平直。T1WI(图1a)呈中等信号,T2WI/FS(图1b)信号略低于肾实质。增强扫描实质期(图1c)呈均匀低信号。超声图像(图1d)显示为稍高回声,MRI 图像。左肾肿物.少脂肪AML。T1WI 正相位(图4a)呈稍高信号,反相位(图4b)见大片状信号减低,提示有脂肪成分存在。增强扫描动脉期呈筛网状不均匀强化(图4c),

10、强化程度与肾皮质相仿,实质期(图4d)信号减低,仍呈不均匀细网状,右肾中极的高回声结节,边界清,后方无回声,病理结果显示是AML,血管造影: AML 肾动脉造影特征为肾小动脉末端及叶间动脉有不同程度扩张, 呈草莓形动脉瘤样改变, 并重叠镶嵌呈结节状、葡萄状。肿瘤血管粗细不均、扭曲成螺旋状与正常肾组织血管分界明显, 较大血管可扩张成较大的动脉瘤, 一般无静脉受累及早期显影, 无动静脉瘘形成。对比剂亦可潴留于瘤体内肌组织中形成葱皮剥脱状影像。当血管造影出现动脉象杂乱, 有动静脉瘘和”血池” 时, 考虑肿瘤已恶变。,上皮样AML(EAML),EAML 主要位于肾实质内,病灶易多发,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

11、,大小不等,较大肿瘤可突出肾脏轮廓之外。EAML 是在经典型肾AML 基础上以上皮样细胞增生为主,同时具有经典AML 的3 种成分,即脂肪、血管和平滑肌。因此病灶内通常可见低密度脂肪灶,且EAML 常见出血坏死,并认为脂肪和出血是其特征性表现。 CT 平扫肿瘤呈稍高密度,大多数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其内密度混杂不均,较大病灶可合并出血、囊变,部分肿瘤可并发出血、破溃引起肾周积液。有学者认为EAML 平扫呈稍高密度与其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血管相对较多以及脂肪含量相对较少有关。EAML 增强扫描后其强化特点不一,实质期均有不同程度强化,髓质期强化形式报道不一,可表现为持续强化或强化程度下降。,鉴别诊断

12、:,典型的(富脂肪)AML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脂肪瘤和脂肪肉瘤:两者均为含脂肪成份的肾脏肿瘤, 脂肪瘤为密度低而均匀的肿块, 境界清楚, 几乎没有软组织成分, 很少合并出血; CT增强扫描病灶内无强化。肾脏脂肪肉瘤是一种特别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肾实质少见,一般为腹膜后脂肪肉瘤, 好发于肾周围脂肪组织, 沿筋膜和组织器官间隙生长,包绕、推挤或侵犯邻近器官。瘤体一般较大, 包膜菲薄, 境界不清或呈浸润性改变。其内常有粗细不等条状、片状软组织间隔或软组织块影。肾脏局限性脂肪密度为主的较小占位病变, 如果增强后未见明确的强化, 难以与肾脂肪瘤及分化程度良好的脂肪肉瘤鉴别。 畸胎瘤: 罕见, 除有脂

13、肪及软组织成分外, 另一特征是有钙化或骨化影像组织。,AML典型者诊断不难; 但不典型病例, 容易误、漏诊。而AML 的治疗与预后和肾癌不同, 因此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特别是肾癌的鉴别。应从以下方面鉴别: 1、肿瘤的位置:不典型AML多数生长在肾外围, 即肿瘤主体大部分位于轮廓线外; 而肾癌一般大部分位于肾轮廓线之内; 2、肿瘤的外形:不典型AML的形态欠规整,轮廓光整。和肾实质交界面显示清晰, 见杯口状隆起, 即“杯口征”; 部分病例与肾实质交界平直,略呈尖端指向肾门的楔形改变, 形似劈开的裂缝, 即“劈裂征”。而肾癌则常呈较完整的圆形或类圆形,与肾实质交界面不清 。AML 可出现”杯口征

14、“、”劈裂征“ , 肾癌少有此征 。 3、肿瘤的密度:AML一般无液化坏死及钙化灶, CT 平扫时大部分呈均匀略高密度; 而肾癌呈等、低密度, 且不均匀, 可有囊变坏死; 一般病灶出血多见于AML;,4、增强扫描:AML 在肾皮质期增强图象上呈明显均匀强化, 在肾实质期与相邻的肾实质相比则呈均匀低密度, 并见延迟强化。而肾癌少见均匀强化及延迟强化; , AML MRI T1W I、T2W I上病灶内有脂肪性中、高信号灶, T2W I脂肪抑制时呈低信号或信号明显下降, 这是AML区别于肾癌最具特征性的征象; 常规B超结合CDFI示肿瘤内血流信号少、PW 测及其动脉血流为低速高阻型改变亦有助于两者

15、的鉴别。,EAML 具有恶变潜能,其影像学诊断困难,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 1)经典型AML: AML 含有血管、平滑肌及脂肪成分,有特征性影像表现。EAML 常为多发,多合并坏死出血,且伴有结节性硬化的比例高于肾经典型AML,因此若出现双侧发生的AML,同时伴有结节性硬化,则更支持EAML 的诊断。含脂肪型EAML 与经典型AML 影像学表现相似,难以鉴别,确诊有赖于病理。 ( 2 ) 肾细胞癌:EAML 中脂肪成分和血管缺乏或不明显时,并有大片出血和坏死,影像学上易误诊为肾细胞癌。肾细胞癌多为单发,有假包膜,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少数肿瘤内可见钙

16、化,而乏脂肪的EAML 罕见钙化。因此,病灶内若出现钙化,提示肾细胞癌。,( 3)肾盂癌: 位于肾盂内,CT 平扫多为结节状的等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后,肾盂和肾盏可发生显影。与肾盂关系密切的EAML 应与肾盂癌相鉴别。 (4)富含脂肪的EAML 还需与脂肪肉瘤相鉴别,脂肪肉瘤增强扫描常呈片状或网格状强化。乏脂肪的EAML 还应与肾脏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如平滑肌瘤,薄层扫描或MRI 能发现病灶内微小的脂肪灶,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其影像鉴别困难,确诊仍有赖于病理检查。总之,,诊断要点,诊断AML 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中心特点: AML有多中心起源的特点, 肿瘤可在单侧、双侧肾脏呈多发病灶。 2、向外生长特点: AML 是良性肿瘤, 呈膨胀性生长, 一般位于肾实质, 多向肾轮廓外突出, 向肾盂方向生长较少。肿瘤与正常肾组织界限清楚, 以膨胀生长方式取代正常肾组织。 3、易出血特点: AML 为无包膜的实性肿物, 瘤体位于肾表面者, 易发生破裂出血引起急腹症。肿瘤内血管多发育畸形, 明显扩张、增厚, 常见纤维化和透明样变, 血管壁厚薄不均, 缺乏弹力内膜层, 易造成瘤内和肾周出血形成动脉瘤。AML自发出血的机会远较肾癌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