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820555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学目的: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学生基本价值观,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5、关爱天然,感激大天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护卫生态环境的意识。二、能力1、能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伎俩,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可以与他人对等地交流合作,学的参与集体生活。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定和选择。三、知识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2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初步了解临盆、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全册的重点、难点: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可以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摸索和说明问题。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3、知道在中国长时间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辑睦相处的重要意义。34四年级上 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单元概要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

4、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单元目标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5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 8 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重点、难点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 4 个正方向和 4 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

5、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单元结构 走进美丽的家乡1、站在高高 用眼观察家乡 的山岗上 用手描绘家乡2.从地图上 用心体会家乡看家乡 走进不同的家乡请到我的家乡来6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题 1 用眼观察家乡一、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2、了解 4 个正方向和 4 个副方向的关系。二、重点、难点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了解 4 个正方向和 4 个副方向的关系。三、教学准备:学生:

6、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四、教学时间:一课时7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汇报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

7、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二)阅读和讨论。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2.阅读妞妞的日记。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全班交流。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 4 个副方向。(三) 体验活动。81.师

8、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 4 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4 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做方向练习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 4 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 4 个副方向。让学生明白:课桌的 4 个角正好代表了 4 个副方向: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2.方向游戏。教师随意喊出 4 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四)方向练习和延伸1.出示地图。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比如:什

9、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板书: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9用眼观察家乡北西 东南课题 2 用手描绘家乡一、教学目标:1.在学生居高临下、观察家乡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绘画家乡,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二、重点、难点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绘画家乡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8 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四、教学时间:1 课时五、教学过程:10(

10、一)导入。1.复习 4 个副方向。教师随意喊出 4 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2.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1)记载是否完整。(2)方向是否正确。3.揭题:这节课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家乡描绘下来。(二)学习范例并讨论。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89 页。2.议一议书上的同学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三)小组合作画自己的家乡。1.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的景色。2.把全班学生分成 8 个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3.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都画哪些内容。4.小组分工。 (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想画的画下来。 )5.各小组绘画,教师巡

11、视指导。(注意方向的正确性)(四)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五)小结,布置家庭作业。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11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课题 1 用心体会家乡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二、重点、难点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三、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

12、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二)阅第 10 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三)全班讨论12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1.什么是丘陵、盆地?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四川名人介绍。 (

13、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4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称四川为“天府之国”了吗?(四)感受家乡的地貌风情1导入:刚才我们真正用心体会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乡的情况,现在我想大多数的我们广东小朋友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了,是不是?2你们知道咱们的家乡广东被人称为什么吗?(花城、富庶之乡)3接下去我们还是分四人小组按刚才四川小朋友那样,从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轮流介绍。4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5各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了四川与咱们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吗?(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13(五)课外作业课外向自己的家人或邻家弟

14、弟妹妹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的知识。板书: 用心体会家地形地貌 风俗习惯 名人 走进不同的家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2拓展学生的眼界,认识不同的家乡,感受祖国的博大。重点、难点: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教学准备: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和全国的地形图。收集有关全国各地的地形风貌和情况的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欣赏课本第 1415 页的内容。142探究活动。教师提问学生:“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书上告诉我们,它叫“地形图” 。 )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进行思考和探

15、究,自己找出答案。什么是地形?(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对于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3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位小组一张本地的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多少?那里有什么景色?全班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清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课本

16、第 1415 页的地形图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 )主要是围绕各地的地形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各地的景色不同,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15总结:你一定会惊叹,我们祖国各地家乡的自然环境是多么的不同吧!板书 走进不同的家乡地形地表的形态 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地形图告诉我们地势 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走进不同的家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3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二、教学准备:1、教师找温度统计的有关资料。2、学生课前在16、17页中找一幅感兴趣的图片搜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