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815894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第 11 课课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汉朝开国的基本情况。2知道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等基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2通过阅读史记中有关“文景之治”繁荣景象的描写,将设想的当时情景与汉初呈现的残破景象作一番比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宽刑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

2、恢复和发展。2认识到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带来的繁荣局面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设计意图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 10 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学们还记得秦朝是在哪一年被谁领导的农民军推翻的吗?残暴的秦王朝被推翻后,刘邦是不是马上就建立了汉朝呢?不是,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到公元前 202 年,刘邦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开创性的王朝西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汉朝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史料分 析能力和对知识的

3、迁移 能力。二、授课与活动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课件显示标题:第 11 课课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 (一)西汉的建立西汉的建立1引导: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了全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出汉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地点和刘邦的称谓。 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出示“汉并天下”瓦当图片,该瓦当于陕谣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展开了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争。经过大小数十次战役的较量,最后于公元前 202 年,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汉并天下”瓦当就是为了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 2

4、引导:刘邦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帝,心里兴奋之情言溢于表,可是没过多久,汉高祖却眉头紧皱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时全国上下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段的内容,描述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那么,汉进一步培养学生从 史料中寻找有效历史信 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 力。初出现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秦朝的残暴统治以及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破坏。(二)休养生息政策(二)休养生息政策1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书,回答:汉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采取了

5、哪些措施?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戒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树立榜样。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帝在位20 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我们把西汉初年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们这种措施叫作“休养生息”政策。我们来总结这种政策的内容,吸取秦亡的教训;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文帝景帝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

6、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2引导:请同学们看书回答:汉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后取得怎样的结果?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使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出示图片介绍汉代耧车(模型)。这是当时的先进农具,使用这种播种农具,省工省力,播速提高,行距统一,便于锄草、收割。(三)(三)“文景之治文景之治”1提问:那么,这种政策的推行,有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如果有,具体表现在哪里?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寻找 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 史结论的能力。了解历史学习的一 项基本原则:史由证来,

7、论从史出。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经过劳动人民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到景帝末年和武帝初年,社会和国家都已经比较富庶。2出示材料: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说:“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3引导:联系司马迁对“文景之治”成效的描述,对比汉初残破的情景,引导学生知道休养生息政策前后执行了六七十年,不仅巩固了西汉统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补充:除了

8、同学们提到的情况之外,当时百姓的骡马栓满了大街小巷,官吏们的官职比较稳定,有的甚至做了一辈子。一些官吏由于任职时间太长,干脆把官号变成姓氏。如管仓库的姓仓,管庾的姓庾。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是比较安定富足的。三三、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思考: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西汉统治时间长达 220 多年,这与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是分不开的。本课通过刘邦建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等内容,反映了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概况。让学生回顾历史知 识,培养情感,掌握学 习技巧和方法以及遵循 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收集 资料的方法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历 史学习能力。同时,指 导学生利用图表总结历 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教学小结教学小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第 1111 课课 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刘邦建国西汉的发展:“文景之治”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这里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设置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