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81553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积极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的新路子,构建促进和带动“3+5”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新平台,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以下简称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现制定如下方案:一、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目的和意义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和重大责任。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好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对于落实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探索“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扩大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功能、促进中部地区

2、快速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探索“两型社会”改革路径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许多深层次的体制障碍需要突破。国家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同时布点“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中部快速崛起和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新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制约,以此释放新的动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任务非常繁重。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内陆地区,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发展的水平和层次相对较低,在长株潭城

3、市群整体推进改革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转型等方面,由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较大范围内全面推开。与此同时,“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如果推进的力度太小就达不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只有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才能较好地获得改革成功经验,但也面临更大风险。点上突破、面上推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亟需选择一个特定的区域,作为载体和抓手,先行探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统筹等方面的改革路径,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积累经验,从而把改革的成本降到最低、把改革的风险控

4、制到最小,进而推动改革达到最佳效果。(二)建设大河西先导区是创新内陆地区发展模式的客观需要。我国的综合改革试验已取得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外向型”经验,而“内生型”改革与发展经验有待全面探索。同时,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的条件下,现有的发展模式已难以解决城市建设中所遇到的资金、土地、产业发展等瓶颈制约。内陆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长沙的科技人才实力雄厚,拥有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信息服务基地,工程机械、文化创意均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和产业基础;长沙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特色鲜明,现

5、代传媒产业享誉全国,文化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卡通动漫原创总量全国第一。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通过整合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现有的良好基础,有利于探索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内生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长沙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将对长株潭城市群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三)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发挥试验区示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就是要把它作为改革试验的“孵化器”,通过在一些重点领域大胆突破,率先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与实现形式,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制度保障体系,在长株潭城市群起

6、到先导、示范和引领作用,并将经验加以提炼推广,为全国的改革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长沙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其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在长株潭城市群乃至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并在国有企业改革、节约集约用地、加强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改革经验,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较快地规划建设好先导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两个省级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有利于率先建立国家级循环经济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覆盖了广阔的农村腹地,有利于率先建设城乡最充分就业区和社会保障全覆盖区,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拥有众多科研机构、一大批科

7、技人才队伍和高素质劳动者,有利于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成为全国创新型试验区的示范。(四)建设大河西先导区是形成区域经济带动效应的战略选择。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有增长极来带动,只有持续增强增长极的集聚和扩散功能,才能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等这些新区的建设,都是通过设立一个特定的区域,形成强大的聚辐效应,进而带动整个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从长沙发展层面看,就是要通过改革促进发展,不断提升长沙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从长株潭城市群来看,先导区沿湘江西岸对接湘潭九华工业园和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可以推动三市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产业等优质资源的有机链接,形成湘江西岸创新创意产业带。从全省来看,通过规划建设好金洲配套产业带,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可以与常德、益阳等周边城市对接发展;通过进一步提质改造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可以对接韶山、衡山乃至张家界的旅游资源,构建极具魅力的人文生态旅游带,将更好地促进和带动“35”城市群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从中部崛起层面来看,通过放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综合政策效应,促进中部快速崛起,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二、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按

9、照“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扩大范围、扩大功能、扩大权限,放宽政策、放松管制、放开市场,选择一个特定的区域,推行特殊的体制,实施特别的政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以世界眼光、国际水准、现代理念,坚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边干边试,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突破,率先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率先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努力把先导区建设成为长沙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平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域。(二)主要原则。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最大限度激发先导区发展的活力;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实施基础

10、先行,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先导区建设;必须坚持科技驱动、注重产业支撑,大幅提升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环境优先、促进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示范先导、发挥辐射功能,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区域范围。按照量力而行、重点突破的思路,先导区划分为规划区、核心区、起步区三个层级。规划区: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乌山镇、黄金乡、白箬铺镇、雷锋镇、高塘岭镇、星城镇,以及宁乡县的夏铎铺镇、金洲乡、历经铺乡、玉潭镇、城郊乡,用地总面积约 1200 平方公里。核心区:包括岳麓区、高新区和望城县的雷锋镇、黄金乡、星城镇、高塘岭镇,用地总面积约 570 平方公里

11、。起步区:包括岳麓区的滨江新城、岳麓山景区、含浦镇、坪塘老工业区、高新区、雷锋镇等,用地总面积约150 平方公里。(四)功能布局。立足现有基础,整合优质资源,实施组团式高强度开发,着力规划建设好产业、生态、文化、城镇功能区。产业功能区。着力建设“三区”:一是现代服务区,以滨江新城为主体,以建设中心商务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商务、商贸、金融、总部经济,布局国际会议中心、国际连锁商业街、中央公园、高尚商务楼宇等。二是高新产业区,以高新区为基础,以金洲开发区为补充,重点发展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建设出口加工基地(保税区)、服务外包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和产业

12、转移承接基地等。三是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以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食品工业基地为基础,沿西三环线以外区域,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功能区。着力构建“一轴一带一廊”:“一轴”即湘江生态轴。“一带”即岳麓山莲花山生态带。“一廊”即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靳江河有机联系的生态走廊。文化功能区。着力构建“一城一园一基地”:“一城”即岳麓山大学城。“一园”即文化创意产业园。“一基地”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城镇功能区。着力构建“一核四组团”:“一核”即主城区。“四组团”即高星组团(包括高塘岭镇、星城镇)、金玉组团(包括金洲乡、玉潭镇)、含浦组

13、团(包括含浦镇、坪塘镇)、雷锋组团(包括雷锋镇、高新区)。(五)战略目标。着眼于带动全省、辐射全国、对接全球,到 2020 年力争把先导区建成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实现核心区基本建成、再造一个新长沙的宏伟目标。“两型社会”的示范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全面控制,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到 2020 年,先导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先进水平。高新产业的集聚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构建

14、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两型产业”体系。到 2020 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 4000 亿元以上。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率先建成共享型的社会事业体系、普惠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创业型的社会就业体系、服务型的社会管理体系。到 2020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0000 元和 40000 元以上。生态宜居的新城区。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为目标,坚持环境优先,基础先行,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服务设施,成为生态良好、功能完善、品质优雅、生活舒适的宜居新城。到 2020 年,建成区面积达

15、 20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50 万人以上。支撑发展的增长极。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和人口迅速集聚,成为支撑长沙、带动全省、辐射全国的重要发展引擎。到2020 年,先导区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 3000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 300 亿元。(六)实施步骤。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导区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起步阶段(20082012 年),核心区骨架基本拉开,起步区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第二步,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0 年),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核心区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第三步,成熟发展阶段(2021203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带动辐射能

16、力显著增强,先导区基本建成。三、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先导区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是:以探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加快形成六大体系,即产业发展体系、科技创新体系、规划建设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城乡统筹体系、管理制度体系。(一)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体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注重产业结构的高端化,紧跟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前沿,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造就区域优势,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加快发展“两型产业”的新机制。着力发展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促进先导区的产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以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着力建设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承接产业转移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一批优势产业集群。鼓励支持发展以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