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李燕虹) (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812405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李燕虹) (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李燕虹) (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李燕虹)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李燕虹)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胜古迹多名胜古迹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石狮锦尚镇东店小学 李燕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名胜古迹多是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都有一个家第二个主题的学习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江、黄河流域名胜古迹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调查与了解,初步了解一些名胜古迹,知道家乡的名胜和资源,初步养成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意识,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获得对家乡的自豪感。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感知,以家

2、乡名胜古迹的相关问题引导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使其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通过爱家乡从而爱祖国,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构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长江、黄河流域的的一些名胜古迹,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2、掌握收集方法,逐渐养成整理材料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初步养成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意识,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获得对家乡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联系实际,讨论中国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班学生 55 人,以外来生居多,除本地生外主要来自于江西、安

3、徽、四川等,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年纪较小以及家庭经济的限制,旅游经历较少或者没有。而二年级学生注意力还不够集中,具有好奇、好动等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培养对名胜古迹多的认识能力时,仍需要具体形象、感性材料的支持。基于学生这些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感知引导、提问促进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动眼观察,动手实践,让儿童直接参与主体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收集相关材料,掌握收集方法,逐渐养成整理材料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祖国各地名胜古迹的照片、图片、门票等旅游纪念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旅游情境导入一、旅游情境导入创设导游情境,动画显示卡通喜羊羊问:你都去过哪

4、些比较好玩的地方呢?【设计意图】:创设旅游情景,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使新学内容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二、祖国山河美二、祖国山河美播放名胜古迹多媒体课件,师加以讲解。【设计意图】:运用课件的播放加以讲解,让学生在视听中产生对名胜古迹的认识,初步认识长江、黄河流域的一些名胜古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问:各位亲爱的小游客们,这趟中国游还满意吗?哪个小朋友能跟导游姐姐聊聊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呢?【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家乡风光好三、家乡风光好问:在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么美的地方呢?开展小组间“夸夸家乡美”活动,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对家乡名胜古迹的赞美师生齐读“赞美家乡的小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解读别人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爱,从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表达能力,并从活动中培养爱乡情怀,爱国情操。四、保护名胜古迹四、保护名胜古迹课件展示:名胜古迹遭破坏问:你们说他们这样做对吗?错在哪了?那该怎么做?【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课件:轮船汽笛声响起。喜羊羊:小朋友们,我们该回家咯!师总结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名胜古迹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