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骨质疏松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01479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药骨质疏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中医中药骨质疏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中医中药骨质疏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中医中药骨质疏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中医中药骨质疏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骨质疏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骨质疏松课件(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军医大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曹 子 鹏,营养与骨质疏松 Nutrition and Osteoporosis,2018/10/6,2,前 言,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 据估计,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大约有75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其中绝经后妇女所占比例较大。 在美国和欧洲,每年大约有250万因骨质疏松症引起骨折的病人,此项医疗费用大约每年230亿美元。,2018/10/6,3,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老年人群急剧增加,因此我们面临严重的挑战。 国际学者们预言,到2050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病率以亚洲国家增长占首位,尤其多见于中国。 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众所关注的公共卫生

2、问题。,2018/10/6,4,人的正常骨骼,2018/10/6,5,2018/10/6,6,2018/10/6,7,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2018/10/6,8,1.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仅骨矿物质减少,骨基质不减少,是矿化障碍所致。,2018/10/6,9,2.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由于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松质骨骨小梁结构消失、变细和断裂;皮质骨多孔、变薄。 这实际上是一种微骨折,致使骨胳疼痛。,2018/10/6,10,2018/10/6,11,2018/10/6,12,

3、3.骨的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能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 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倒地性骨折(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肱骨上端)。,2018/10/6,13,2018/10/6,14,2018/10/6,15,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分型,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2018/10/6,16,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018/10/6,17,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疏松的部位主要为松质骨,男女比例

4、为16。,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发病年龄多大于70岁,疏松的部位主要在松质骨、皮质骨,男女比例为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018/10/6,18,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2018/10/6,19,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 多半有遗传史,女性多于男性。 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症,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2018/10/6,20,【病因和发病机理】,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所知的致病因素都不能单独解释所有的病例,可能是多种病因综合致病,或尚有未知的致病因素。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2018/10/

5、6,21,(1)人体的老化,三十五岁以后,人体开始老化;由于骨骼再造过程中,钙从骨骼移出比积存的量还多,所以骨质就开始减少了,尤其以枝状骨的骨质流失更为明显。 三十五岁以后,每年骨质平均减少1%。,2018/10/6,22,(成骨细胞) Osteoblasts,(破骨细胞) Osteoclasts,Bone,Ca (混溶钙池) miscible Ca pool),更新速率 儿童: 1-2 年 成人: 10-12 年 (每年2%-4% ,700mg/天) 超过40岁: 以1%的速率递减,2018/10/6,24,(2)营养不足:,正常人每日食入的钙有1/3被吸收,2/3从粪便中排出,如蛋白质供应

6、正常,每日维持正常活动,一般不致缺钙。老年性骨质疏松多与钙、磷摄入减少有很大关系。,2018/10/6,25,(3)废用性结果,因骨质骨病而需长期固定患肢者,可引起骨质疏松,因患病需长期卧床亦可引起骨质疏松,一般认为:肌肉活动减少,骨缺少肌肉刺激,结果骨母细胞活动减少引起骨质疏松。,2018/10/6,26,(4)长期大量使用激素,肾上腺皮质酮的增加除影响骨合成外,还影响肠中钙的吸收,使粪中钙排出增多,影响肾小管使钙吸收减少,排出增多,结果钙产生负平衡,如果食物钙含量减低,则钙负平衡更加严重。,2018/10/6,27,(5)性别差异,为何女性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妇女骨架及骨质量本来就少于男

7、性 怀孕生产需耗用大量钙质等营养物质 男性的活动量比女性大 更年期后之雌激素分泌停止,2018/10/6,28,雌激素缺乏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绝经后5年内估量丢失突然显著增加,每年丢失2%-5%。其中丢失3%以上称为快速骨量丢失者,占25%-30%。,2018/10/6,29,(5)遗传及人种,白人最易罹患,黑人最不易发生,黄种人则介于两者之间。,2018/10/6,30,(6)个人差异,体重愈轻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高且瘦的身材最为不利。 短的股骨颈轴线长度,其结构较稳定。股骨颈轴线长度增加一个标准差,则髋骨骨折危险性增加一倍。,2018/10/6,31,(7)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大量饮用咖啡

8、等。 静坐OR锻炼。 晒太阳。,2018/10/6,32,下列哪一项与引起骨质疏松有关: 短期卧床 长期吸烟 经常锻炼 经常日光浴 看电视少,2018/10/6,33,1型原发性骨质疏松常见于下列哪一人群: 2030岁妇女 3040岁妇女 绝经后妇女 4060男子 60岁男子,2018/10/6,34,1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因素有: 老年 女性 雌激素缺乏 钙缺乏 活动减少,2018/10/6,35,营养因素与骨质疏松,钙,2018/10/6,36,一、钙和青春期骨钙化作用 二、妊娠和哺乳 三、老年人维生素D与钙,三个生理期的钙代谢特点,2018/10/6,37,近年的研究表明,摄入钙可

9、直接影响骨密度。,一、钙和青春期骨钙化作用,青春期和青春前期骨钙化程度 骨峰值 减少骨折的危险性 推迟骨质疏松发生,2018/10/6,38,婴儿期和青春期是骨骼生长最快的时期。骨盐周转率快,钙的贮留量多。 10岁以内儿童骨钙增长量可达160mgd,青春期为275500mgd。 按体重(kg)计算,生长期儿童对钙的需要量约为成年人的24倍。,2018/10/6,39,如钙摄入量不足,可能限制儿童生长和骨骼矿化,影响其一生中钙的贮存量,使其不能达到理想的骨峰值。 这可能是一些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出现较早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青少年补钙(达到或超过RDA),持续12年可增加骨量。,2018/10/6,4

10、0,近20年来先后4次全国性营养调查均显示,我国居民平均钙的摄入量不足500mgd,其中重点人群更差。 根据1995年全国营养调查,城乡612岁小学生钙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337mgd和343mgd(仅达RDA约39和43),城乡1317岁中学生钙的平均摄入量为448mgd和445mgd(仅为RDA的40和39)。,2018/10/6,41,高于推荐量饮食钙是否会增加骨密度?,研究饮食钙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对264名芬兰青少年进行为期10年的研究,观察918岁期间钙摄入量变化的作用。摄入钙与脊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并未能得到确认。 在荷兰青少年中进行研究,观察时间为1527岁,

11、结果也显示由饮食摄入的钙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2018/10/6,42,钙平衡研究,对年龄小于18岁的青少年进行为期25年的钙平衡研究,结果表明达到钙平衡阈值时的钙摄入量要超过建议的饮食允许量。 因此,有必要考虑提高已经制订的青春期摄入钙的供给量标准。,2018/10/6,43,Andon等的补钙试验结果表明,每日摄入l5001800mg钙,对青少年骨骼会产生最大效果。 上述数量超过我国青少年钙的推荐摄入量1000mgd,接近我国规定的可耐受钙的最高摄入量(UL)2000mgd。,2018/10/6,44,最近,美国卫生研究院(NIH) 每天摄入12001500mg钙 成人骨质密度达到较高的

12、峰值,2018/10/6,45,骨密度与年龄、体重、身高和青春期状况有关。 骨皮质密度决定因素 机械刺激 体重负荷 网状骨质密度则可能 激素变化,对青春期前和青春期骨密度的横向研究发现:,2018/10/6,46,二、妊娠和哺乳期,生理变化妊娠期母体雌激素水平 哺乳期母体催乳素水平,胎儿 婴儿,母体钙,2018/10/6,47,足月妊娠期间大约30g钙转移至胎儿体内。,2018/10/6,48,当胎儿、婴儿 对钙的需求量导致母体骨质疏松增加乳母骨折的危险性,母体钙摄入量,2018/10/6,49,孕妇防骨质疏松的途径,增加肠钙吸收率(20 40) 减少尿钙排泄 增加摄入钙的利用胎儿骨骼生长所需

13、要的钙就能得到满足 而不需要动用母体骨骼中的贮备钙,2018/10/6,50,如果从母体骨中释放的钙是胎儿所需钙的唯一来源,则每怀孕一次,母体骨骼将丢失3的钙。,在妊娠最后三个月时雌激素水平较高,妊娠时体重增加使得骨骼负荷加重,都可能使孕妇的骨质变得致密,密度增加。,妊娠对骨密度影响的两面性,2018/10/6,51,缺钙或钙供给不足,胎儿的生长迟缓,母乳喂养期间婴儿 体重增长缓慢,2018/10/6,52,(二)哺乳期钙代谢特点,哺乳期钙的需要量较多 程度与乳母能提供的乳汁量和哺乳期长短有关 乳母从骨骼中动员钙要超过妊娠期 六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约消耗母体骨骼钙的46。,2018/10/6,5

14、3,乳钙含量与哺乳期和饮食钙有关,产后的前三个月中每天平均约产生600ml乳汁,其中含168mg钙。 46个月每天平均为1000ml,含280mg钙。 母乳喂养时间不足46个月似乎不可能引起明显的骨质丢失,也就是说不需要补钙。,2018/10/6,54,总之,只要在哺乳期或哺乳期后适当的时间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则营养良好的孕妇或乳母在妊娠和哺乳期骨钙丢失很少。 但是,如果延长哺乳期,即使从饮食中摄入较多的钙,仍会发生急性骨质丢失。,2018/10/6,55,三、老年人维生素D与钙,进入老年期后,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总量(骨量)减少加速,易发展成骨质疏松。 因此,老年人骨骼的韧性和强度都有所减弱,

15、常因轻微的外伤而引起骨折。,2018/10/6,56,65岁以后,肾脏羟化酶对甲状旁腺素的反应敏感性降低,不能使25-(OH)维生素D转化为125-(OH)2维生素D3,食物钙的吸收受到影响。 蛋白质供给不足,合成的骨基质蛋白质不足,新骨生成滞后。 如果有钙缺乏,会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生。,2018/10/6,57,(一)维生素D,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使老年人骨密度增高,骨折发生率明显下降。,2018/10/6,58,老年人血中维生素D水平较年轻人低: 因老年人皮肤中由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的能力减弱。 户外活动较少、不常晒太阳的人或住院卧床的老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 老年人VD水平

16、与饮食摄入维生素D的量有关。,2018/10/6,59,完全卧床不活动36周后,检查发现骨小梁减少的量相当于人体衰老10年所失去的量,2018/10/6,60,(二)食物钙,一是添加钙的年龄或时期。 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摄入量。,2018/10/6,61,一是添加钙的年龄或时期,对达到绝经期的妇女,在饮食中添加钙的作用是肯定的。因为一旦达到绝经期,骨质丢失是不可避免的。 随年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引起骨质丢失。尤其是绝经期前五年最为明显,其骨密度降低达519,以后逐年减少,至60岁以后与男性相当。,2018/10/6,62,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摄入量,平时钙摄入量很低的妇女,在她们的食物中添加钙,骨密度降低现象明显改善。,2018/10/6,63,对同时添加钙和维生素D的效应进行临床验证,发现添加组的骨折发生率下降50,骨密度增加2. 6;而对照组骨密度减少4.6。在所能检索到的文献中,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妇女。给老年男性相对的高钙摄入量,每天约1150mg,再添加1000mg的钙和维生素D,并不能延迟脊椎和桡骨的骨质丢失。根据这些研究的结果,美国卫生研究院最近建议给65岁以上老年人,每天食物中钙的摄入量应为1500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