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沈三年级音乐上册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92635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沈三年级音乐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建沈三年级音乐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建沈三年级音乐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建沈三年级音乐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建沈三年级音乐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沈三年级音乐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沈三年级音乐上册(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 题第一课第一课 童年童年课 时一课时主备教师沈佩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摇啊摇 。 2、学习分 辨音乐的三种速度。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 。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三角铁 水彩教 学 流 程动态 修改 部分1、听歌曲童年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导:听着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 (播放音乐童年的回忆 ) 。 2、初听全曲后,请学生说说。 (引导学生多描述小时侯的事情) 3、复听,要求学生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4、请学生说说图形谱与速度记号的配对。 5、再次聆听,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 (

2、水彩笔) 1、导:老师也想起童年的一首歌,唱给你们听听好不好? (教师边范唱歌曲摇啊摇 ,边做划船动作) 2、请学生模仿老师划船的节奏,并说说是怎样的强弱规律。 (教师稍微解释六八拍的强弱规律与三四拍的联系) 3、师生一起随歌曲音乐律动。 4、请学生跟琴声轻轻演唱。 5、分男女生演唱。 1、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2、小组讨论并动手试试。 (三角铁) 3、反馈。 在歌曲摇啊摇中出教室。2教后小记课 题第二课 草原课 时一课时主备教师沈佩教学目标1、 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 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 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内蒙古地区的

3、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 情地唱好草原上 、 我是草原小牧民 ,并进行即 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 3、欣赏草原放牧 、 草原巡逻兵 ,听音乐, 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 4、唱准“3、5、6、 ”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 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 ,唱准 3、5、6 三音的音 高。并在听、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 创造能力。教学难点唱准 3、5、6 三音的音高。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教 学 流 程动态 修改 部分 (一)律动导入:(一)律动导入:让学生跟着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 做蒙古族骑马的律动,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看

4、一看、想一想:(二)看一看、想一想: 1、师播放课件,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导入教 学。 (背景音乐草原上 ) 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 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 的?(师生讨论) 2、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 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勤劳勇敢 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 生活。 (意图:教师首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富于蒙古族民族特色 的环境氛围。播放草原美景的配乐课件,欣赏蒙古族的舞蹈, 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蒙古大草原蓝天碧草、牛羊成群的意境中。 ) (三)说一说

5、、动一动、比一比。(三)说一说、动一动、比一比。31、观看课件,体验民俗。 (背景音乐:草原上 ) 2、师: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 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骑马、射箭、 摔跤) (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教学,让 学生了解蒙古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喜爱的活动等, 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 3、动作创编与声音创编同时进行。 师:请同学们表演摔跤、射箭、骑马,并为动作配音。 (生 分组进行即兴模仿和表演。 ) 师:请一组同学为参加比赛的蒙古族勇士送点喝的。 (启发 学生说出马奶。 )

6、 师:请这组同学开始挤马奶。 4、为动作搭配相应的节奏。 师: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 动作交朋友? 挤奶 摔跤 射箭 骑马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刷 刷 刷 刷 嘿 嗖 嗖 嗖 5、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马奶) 。师选择不 同的画面,全体学生作出响应的声势表演。 (表演时,用草原 上旋律伴奏,让学生和着音乐节拍作出表演的同时,感受歌 曲的情绪和形象。 ) 6、游戏:小羊找妈妈(感受 3、5、6 三音的音高) 师:你们看,草原上有三只小羊和羊妈妈失散了,三只羊 妈妈的名字分别是(mi 3、suo 5 、la 6)小朋友们我们一起 唱唱羊妈妈的名字,希望能帮可怜

7、的小羊找到妈妈。 (生模唱 3、5、6、三音,感受音高) 师:(在学生的反复模唱后,三个头上戴着 3、5、6 三音 的小朋友扮演羊妈妈出现了)孩子们,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羊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师:可是,如果羊妈妈所站的位置有了变化,我们能唱出 它的名字吗?我们一起试一试。 (听一听,唱一唱。365 635 536 653) (1)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 3 5 6 三音即兴编 自己的歌 (2)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好的予 以表扬。 (4)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 (意图: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音乐创作

8、,把动作的创4编、象声词的创编与节奏融为一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 发展。) 四、唱一唱。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蒙古族的小朋友从小就学会 唱歌、跳舞,如果不会唱歌、跳舞,那将回让人认为是一件很 不体面的事情。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了, 那么我们要学会什么才能象个体面的蒙古族小朋友?对了,唱 歌之前我们先做“马儿跑”的音阶练习。 师: 骑着马儿上山坡 生:12 34 55 5骑着马儿下山坡 54 32 11 1骑着马儿走一走 5 6 5 6骑着马儿跑一跑 33 55 66 55 3骑着马儿跳一跳 6 3 5 3马儿马儿快停下 176 54 32 1 师:(播放草原上)小

9、朋友们,蒙古族人民的盛会热闹 又动人,他们勤劳又勇敢。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献上一首 歌,表示对他们的祝福。 1、出示课题,生边听边创编草原上的舞蹈,体验歌 曲情绪。 2、找节奏。认真看一看曲谱。有哪些节奏和刚才我们练 习过的摔跤、射箭、骑马、挤奶的节奏是相同的? 3、看谱边唱唱名。 4、演唱歌曲,不足之处反复练唱。 5、在中速、悠扬的歌声中,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投 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边唱边跳。 6、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进行编配,比一比哪组表演 得最入情。 7、分组进行唱、舞、奏的表演。 (意图:打破以往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以律动切入,让学 生在创编表演蒙古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音乐、

10、体验音乐、熟悉 音乐、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曲调,使接下来的歌曲学习变成一 件很容易的是。每个学生全身心全方位的参与音乐活动,获得 愉悦的感受,在和同伴的创编过程中,他们的兴趣、创造里、 个性、社会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已完全沉醉在音乐 本身的乐趣中,完全体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 道理。) 师: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 曲和舞蹈,而且敢于大胆创编,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四)师总结:(四)师总结:草原是美丽的,可是有人不懂得保护草原, 使草原变成了荒漠。草原被破坏会变成什么样呢?(生) 保护草原,保护生态平衡,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美丽。最 后,让我们再次模仿

11、巡逻兵,听着音乐,去草原巡逻吧!5教后小记课 题第三课 好伙伴 课 时一课时主备教师沈佩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同伴进行曲 ,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能 学画图形谱。 2、聆听和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 曲伴奏。 3、经过两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珍贵。教学重点经过学习感受友谊的珍贵教学难点经过学习感受友谊的珍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教 学 流 程动态修 改部分 1、听同伴进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师生交谈(你们有好伙伴吗?好伙伴给你什么帮助?) 、谈话导入,介绍同伴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的(2)部分,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3、运用图形谱把(1) (

12、2)部分进行对比,让学生说出乐曲的 不同之处。 4、初听第(3)部分,设问:这段音乐与前两段音乐中哪一段 相同。 5、复听第(3)部分,让学生画出图形谱。 6、完整聆听乐曲,根据乐曲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表演。 导入:同伴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对外国朋友也不能例 外,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外国朋友,苏珊娜。 2、初听音乐并说说歌曲内容。 3、再听音乐,学生简单律动。 4、用铃鼓为歌曲伴奏(打强拍) 。 5、请同学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慢速) 。 6、跟老师的伴奏填入歌词。 (慢速) 。 7、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讨论用怎样速度来演唱较合适。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原速) 出示打击乐器,让学生选择一件乐器

13、,看着书本上的节奏徒手 练习。 2、请个别同学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聆听,讨论选择合适的6速度、力度来伴奏。 3、教师介绍伴奏要求。 4、分音乐小组,组长分配角色(演唱、伴奏、律动) 。 5、个别小组汇报表演,老师和同学评价。集体实践表演。 小结:朋友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美好的,我们要珍惜同学之间、 朋友之间友情。 听噢!苏珊娜律动出教室。 教后小记课 题第 4 课 放牧课 时一课时主备教师沈佩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小放牛 ,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 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放牛山歌 。 3、复习 3 5 6,学习 6 1 2 的音高及八分音符的时值 4、听辩音高,并进

14、行即兴问答创作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加 深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放牛山歌教学难点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歌曲放牛山歌的山歌风味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磁带、钢琴、课件、大歌纸等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1、听歌曲小放牛进教室 播放音乐小放牛 2、师生问好。向学生问好 导入 师:同学们,你看见过放牛吗?你有没有放牛的亲身经历? 3 介绍歌曲小放牛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做小放牛 ,是一首河北民歌。 这首歌曲原为民间歌舞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 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故意考问她时的风趣情景。旋律质朴 流畅,轻松活泼。这首歌曲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 出示谱例,教师范唱歌曲 3

15、、我们的书本上也有一首小放牛 ,可是它是一首乐曲,我们 一起来欣赏一下,仔细听,与刚才我们听的歌曲小放牛有些7什么联系。 4、指名回答 5、提问: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乐曲中主 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6、介绍唢呐 7、播放音乐,再次聆听,听到音乐有变化的时候请举手 分析两段音乐,旋律上 速度上 表现情景上 8、分析音乐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 9、指名回答问题 、导入。刚才我们聆听了乐曲小放牛 ,接下来我们来学唱一首 放牛山歌 2、播放歌曲,教师范唱。 3、教师指导念歌词,提示:注意歌中的“啥” 、 “哟喂”等四川土 语,要有感情的念 4、播放音乐。练唱第 1720 小节谱子,学习 la do re 及八分 音符 复习 mi sol la ,并从柯尔文的手势图中了解 la do re 的音高 位置 加手势唱准各音的高低(从有规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势 位置;由教师带领唱到学生自己带领唱) 游戏:曲调问答 复习四分、二分音符,学习八分音符的时值跑 教师编辑两小节曲谱练唱 学生创编并指名出示练唱 练唱歌曲第 1720 小节谱子,注意音准和节奏 练唱歌曲,注意咬字以及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