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92148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1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1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1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1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一),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二十世纪重症医学的重要成就,营养支持 抗生素 输血技术 重症监护 麻醉技术 免疫调控 体外循环 from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1968 年Dudrick与Wilmore创用静脉营养后,解决了肠道功能发生障碍时无适合途径供给营养的难题,带动了营养支持的发展; 40多年来,营养供给的方法、制剂与基础理论都在不断地改进,对临床疾病的代谢改变也都有深入的研究,使临床营养支持的理论、策略都有很大进步; 2006年,重症医学分会推出了“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并进行相应推广教育

2、。,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早期临床营养支持:侧重于对热卡和多种基本营养素的补充; 现代临床营养支持 :超越了以往提供能量,恢复 “正氮平衡”的范畴,而通过代谢调理和免疫功能调节,从结构支持向功能支持发展,发挥着“药理学营养”的重要作用; 目前建议将临床营养支持改称“营养治疗”,包括三个方面:,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补充性营养支持:即对原有营养不良或因疾病(如肠瘘)丢失营养过多者进行纠正或补充; 维护性营养支持:因疾病危重,分解代谢率高,分解代谢高于合成代谢或是由于疾病、手术不能经口进食5 d 以上(如胃存在幽门梗阻),机体极需营养,而因分解代谢高,达不到组织合成; 治疗性营养支持:某些营养物质如谷

3、氨酰胺、鱼油、赖氨酸等有药理性作用,称之为药理性营养,有明确的治疗性作用。,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40-50%的住院病人存在营养不良 老年病人 50% 呼吸道疾病 45% 炎性肠病 50% 恶性肿瘤 85% 危重病人 40-100%,临床营养支持的必要性,营养不良是ICU病人普遍存在的临床现象,并成为一独立因素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及改善预后;不当(如延迟、过多)的营养支持将导致累积能量负平衡的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在应激状态下,危重病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仍然是共存的,只是打破了既往生理状态下的平衡,主要表现为分解代谢明显高于合成

4、代谢,出现了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应激性高血糖、脂肪的动员和分解加速、骨骼肌与内脏蛋白质的迅速消耗、每日氮丢失可高达15-30g/d,相当于蛋白质约90-180g/d,导致严重的能量与营养的负平衡,进一步导致营养状况的迅速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生理功能受损。,危重疾病状态下营养与代谢改变,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交感兴奋: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下丘脑-垂体轴兴奋: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加,使机体呈现高分解代谢状态:糖原迅速消耗,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动员,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血糖增高; 多种细胞因子释放:TNF等,参与激素与代谢改变。,能量代谢障碍肝细胞有氧代谢障碍:导致葡糖糖的有氧氧

5、化障碍,血乳酸与丙酮酸增高,乙酰乙酸与B羟丁酸降低;高血糖和糖利用障碍 胰岛素抵抗现象;机体得不到足够外源性能量供给,肝糖原迅速分解消耗;糖异生明显增强:血糖明显增高。,脂肪代谢紊乱急性期,脂肪动员加速,酮体生成相对受到抑制; 脂肪酸分解受到抑制,脂肪净合成增加;甘油三酯清除率降低,自发性的高脂血症成为明显特征。,蛋白质分解 出现明显负氮平衡,机体能量消耗依赖于肌肉蛋白及细胞结构的大量分解,骨骼肌迅速萎缩;急性期蛋白合成在早期显著增加,但总体净蛋白合成降低;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明显下降。,胃肠道功能改变胃肠动力障碍;消化腺分泌功能受抑制;应激性溃疡;肠道菌群失调,屏障功能障碍,肠道细菌

6、移位,SIRS,MODS。,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病史:饮食习惯,酗酒,体重变化; 人体测量:身高、体重、理想体重、体重指数、皮褶厚度、上臂围、握力及肌肉饱满度; 实验室检测: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 氮平衡:氮平衡=氮摄入(g)-氮生成(g)或=蛋白质摄入(g)/6.25-氮生成; 免疫功能评价:T细胞功能测定等。,营养不良类型及诊断,蛋白质营养不良:内脏蛋白含量与免疫机能降低,人体测量正常,见于急性,以往营养状况良好病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人体测量异常,但血清蛋白维持正常,见于慢性消耗;混合型营养不良: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营养不良,骨骼肌、脂肪、内脏蛋白均明显减少,

7、多器官功能受损,感染发生率高。,营养支持在治疗措施中的地位,在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危重、创伤、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理应与其他治疗同等重要,应及时或提前给予;及时补充优于事后纠正,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目的,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纠正已存在的营养不良,阻止进行性蛋白质- 热量的消耗,调整和改善病人的代谢状态(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日;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原则,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为第一需要; 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应

8、激性高血糖是ICU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任何形式的营养支持均应配合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6.118. 13mmol/L)可明显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合理的能量供给:实现重症患者有效营养支持的保障; 不适当的营养支持亦可增加感染性并发症、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及住院时间,最终增加病死率与医疗费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时机,原则:经过早期有效复苏(特别是容量复苏)与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水、电解质与酸碱严重失衡得到初步纠正后及早开始营养支持(呼吸、循环相对稳定及内环境紊乱基本纠正后);时间:一般在有效复苏与初期治疗24-48小时后可考虑开始。,危重症患者不宜

9、营养支持的情况,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特别是容量复苏尚不充分时; 存在严重的代谢紊乱如应激性高血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严重酸中毒等; 存在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未予肾替代治疗的患者,不当应用将使器官功能障碍加重甚至衰竭。,营养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肠外营养支持 :parenteral nutrition, PN,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肠内营养营养支持 :enteral nutrition, EN,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 。,由于对营养作用认识的加深、营养制剂的改进和对机体代谢改变的了解,营养供给的途径也在改变:营养支持的选择金标准约以每10年为一阶段出现一次改变: 20

10、世纪70年代: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静脉营养; 20世纪80年代: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周围静脉营养; 20世纪90年代: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使用它; 当前: 应用全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必要时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应用。,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原则,只要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患者,应优先、尽早考虑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或联合应用肠外营养。,能量代谢与能量需要,能量的产生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量代谢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通过估算和测定每日基础能量消耗(BEE)来评价估计机体的能量需求。,能量需要量的确定,25-35kca

11、l/kgdHarris-Benedict公式:测定基础代谢率间接能量测定仪,过度喂养的危害,危重症患者能量供给认识,许多营养支持的不良影响来自于过度喂养与高血糖;早期采取允许性低热卡原则;控制营养治疗中的高血糖;兼顾患者脏器功能状况、需求与耐受。,营养支持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营养素供给不足或不当;营养素供给过多(过度营养同样有害) ;将白蛋白作为氮源;偏重肠外营养而忽视了肠内营养的重要性;由营养支持带来的并发症的处理。,来自循证医学的建议,推荐意见:重症病人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C级)推荐意见: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B级)推荐意见: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

12、充分考虑到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E级),来自循证医学的建议,推荐意见: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 - 25 kcal/kgday) 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30-35 kcal/kgday)。(C级),小 结,营养不良是危重病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营养状况,不要拖延营养支持开始的时间。,谢谢,竆N筝琧Q_槾俧)CM?鲩?_-唤曽)ekh?骯惵?垣颅cB2?:犽U皊毋葠?.q饀Z_?V?燀本-8fD氾|6V?摑1彊“?Z9&蓅聉匷簊癦?籬艂1鵯憳Q?莢?.?V潮乃2“?娣賃宅Q唨$ HTv?2?瘤!W炷箝裘7豀糏

13、4 腪甘?闱詋j?X#辐Q柸w&m岶桎茵Z捰奅蓮您?桟?N離妨b?刋)?_?艜 +庱笜侰 ?魻偂U喅冒-汙阬B徙絕拃g肳?oHG3濳綣甐剀7磦?1 籸P?vF?凱泮w7?铪?聨焃騝堌“鋷?X流?iQ?镄?s_UR(m彖娷泚T“3硎mL1鑃r+Z =?竛姑酄?jB滪9Y擥螣?虭( jg03復?H?b玾n=渐d*菂土?涓吷D:Ba侪?袱紑騿PX夰 伽W|N 騝嚯碅啎?S#鱇?-鄤 ?湇B鑀 樠?誃D壚?.2珔鑮谣3鑅C0?0p 嚯?q梽羳G 脤K貳+庱笜侰 ?魻偂U喅冒-汙阬B徙絕拃g肳?oHG3濳綣甐剀7磦?1 籸P?vF?凱泮w7?铪?聨焃騝堌“鋷?X流?iQ?镄?s_UR(m彖娷泚T“3硎mL1鑃r+Z =?竛姑酄?jB滪9Y擥螣?虭( jg03復?H?b玾n=渐d*菂土?涓吷D:Ba侪?袱紑騿PX夰 伽W|N 騝嚯碅啎?S#鱇?-鄤 ?湇B鑀 樠?誃D壚?.2珔鑮谣3鑅C0?0p 嚯?q梽羳G 脤K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