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84205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 的实践与思考,济南军区总医院 李炳臣,小儿哮喘实质上是一种免疫功能紊乱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 气道粘膜下层存在着变应性炎症是其发病基础。 气道反应性增高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发病率为0.112.03%, 16岁为患病高峰,多数病儿在3岁以内起病,男女之比为21 。 现代医学已将哮喘研究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哮喘病学。 在哮喘中西结合治疗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来进展较大。,前言,一、中、西医对小儿哮喘的基本认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小儿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慢性炎性病变,是一种以气道反应性增高和可逆性阻塞为特征的疾病。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IgE

2、介导的、和非IgE介导的T淋巴细胞依赖的免疫介质释放机制而形成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其病理表现为气道粘膜、粘液腺化生,腺体增生,粘膜上皮细胞浸润,柱状纤毛上皮受损、坏死,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等 。,对于小儿哮喘易感者,发作时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通气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突发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这些症状,在多数患儿可以自行缓解,或者经适当治疗后迅速缓解。,中医认为,本病属“哮症”范畴,中医古籍中亦称“哮吼”或“鼾喘”。中医理论认为:“哮证”常常兼有“喘证”,临床上常以“哮喘”而惯称。又根据中医辩证理论,“证”有寒、热之分,临床上又将哮喘辩证

3、为“寒哮”或“热哮”两大类 。,二、目前对小儿哮喘治疗的基本概况,纵观小儿哮喘的治疗,无非是有单纯性西医治疗、单纯性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种方法。 单纯性西医治疗主要是遵循“消除气道炎症”的基本原则,临床推崇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虽然在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如何彻底清除哮喘小儿气道炎症、争取彻底临床治愈上仍然缺乏整体观念,仍然显现出单纯西医治疗“治标不治本”的弊端 。,单纯性中医治疗小儿哮喘,其优势在于对哮喘患儿缓解期的治疗。中医理论强调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论治、综合调理,虽然临床见效较慢,但对小儿哮喘的治疗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整体效果,从而弥

4、补单纯性西医治疗小儿哮喘的不足。但是,对小儿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治疗不如西医治疗的效果及时和理想。 而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哮喘,则可以综合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的各自优势,互相取长补短,标本兼治,从而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传统的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医学体系,各自以其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小儿哮喘的发病机理,并各自以其不同的方式寻求着临床上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既注重局部抗炎治疗,以取得及时地缓解症状,又注重全身情况的调理,以求彻底铲除患病根源,达到治愈目的。 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取中、西医各自的长处,相互协调

5、,辩证论治,在临床上寻求两者结合的共同点,以求更好地治疗效果。,(一)明确诊断合理分期,1、以现代医学先进手段明确诊断对小儿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先要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检查。收集到资料后,依据1993年全国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确立诊断,并严格筛选病例。,2、依据发作特点进行合理分期小儿哮喘的诊断一旦确立后,根据病情缓急,结合病人的发作特点,对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估。为了准确评估前一个阶段的病情,临床上可以依据前一年内的临床表现,现在的肺功能水平以及控制症状所需的药物等作为参考,将小儿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缓解期)、反复迁延期和糖皮质

6、激素依赖四种类型。,(1)急性发作期(Acute attacks):是指有哮喘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体征和实验检查阳性结果。发作程度可以轻重不一;发作持续时间可以长短不齐;在整个发作期间,发作次数可以多少不等;在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上,可以由轻度一般治疗后可以缓解或治疗后无效呈持续发作状态。因个体差异较大,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别,但凡急性发作者均具有周期性、发作性的特点,并多有诱发因素存在。,(2)发作间歇期(Interal phase):是指急性发作期后的间歇期,亦称缓解期。在此期间,病儿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正常。缓解期可以长短不一,但有病情越重、病程越久,间歇期越短

7、的特点。,(3)反复迁延期:是指患儿在急性发作以后,病情迁延不愈,或急性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或缓解间歇时间过短,有的病倒甚至在急性发作期和发作间歇期的明确界线难以区分。,(4)糖皮质激素依赖:是指哮喘患儿在发作时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临床上可以控制症状或基本控制症状,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随着患儿病程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糖皮质激素的吸入量逐渐增加,甚至有的病例需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维持,致使在使用激素时病情稳定,不使用激素时病情反复,严重影响病儿的生活质量。,(二)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分型,1、对急性发作期或反复迁延期的哮喘小儿,可以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将哮喘分为“寒哮”、“热哮”和“痰哮”三大类。 (1

8、)寒哮型:起初具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呼吸紧迫、喉痒、流清涕等上感症状;继则喘促加重,出现痰鸣,吐清稀粘痰,重者不能平卧,胸膈满闷如塞,面色苍白或青灰;背冷,口不渴喜热饮;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浮紧;也有突发喘鸣者。,(2)热哮型:胸高气阻,张口抬肩,端坐呼吸,喉中痰鸣,且呛咳阵作,黄痰粘稠;烦燥不安,面赤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有发热、头痛、大汗等;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脉浮滑而数。 (3)痰哮型: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声若拽据,咳嗽濒作。痰量多,胸闷,不能平卧;或伴有呕吐,大便秘结;舌苔白腻或厚浊,脉滑实。,2、对发作间歇期的辩证分型有关西医对哮喘的研究,尽管在近年来

9、有不少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探讨。对于哮喘的分类继较早的“外源性、内源性”方法分类之后,至今尚未统一。现就中医分类归纳如下。,(1)、肺气虚型,主证:喘促气短,言语无力,咳声低微,痰清稀白,自汗畏风,或易外感,或喉中常有轻度痰鸣;舌质淡红,舌苔少,脉沉细无力。 分析:本型为哮证缓解期肺气不足之证候。肺主气,肺虚气少,则会失所主;肺主皮毛,如卫外不固,故自汗畏风,易招外感;素有伏痰,故喉中常有痰鸣;脉细弱无力,舌质淡红,舌苔少,均为肺气阴两虚之故。,(2)、脾气虚型,主症:咳喘痰多,面色萎黄或苍白浮肿,倦乏,气短懒言,四肢不温,胃纳差,腹胀,大便稀;舌苔白腻,脉细软。 分析:本证为哮症缓解期脾

10、虚为主的证候。中气不足,失健运,饮食不化,痰浊内生,上积于肺,所以咳喘痰多,胃脘痞满;脾虚失运,不能上荣于颜,故面色萎黄或苍白;脾阳不振,水湿内泛,可致浮肿、便溏;中阳不足,阳未达四肢,故困倦乏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舌苔白,脉细软等,皆为脾气虚弱之症。,(3)、肾虚型:,主证:肾虚不能纳气,气短,并且活动加重。其阴虚者,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痿软,便溏或夜间遗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其阳虚者,颧红舌干,形体羸弱,腰膝酸软,小便短少,大便秘结,五心燥热;舌红少津,脉细弱等。,(三)根据分期分型合理辩证施治,根据中、西医的基本原理,首先确立中西结合治疗哮喘的基本原则。在急性发作期,以求尽快缓解症

11、状应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为辅;在间歇缓解期,应以中医治疗为主,综合调理机体状态,防止再次急性发作。另外,应根据中医理论确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迁延期标本兼治”,“缓解期扶正固本”的基本原则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1、对急性发作期的西医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不能奏效时可以全身应用,同时可用茶硷类药物静滴,也可用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等。在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口服糖皮质激素不宜时间过长,在大剂量使用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出现以前,应尽快减量停药。为防止复发,可以用舒喘灵,酮替芬口服,需维持在1年以上。如无发作,第二年可以在初春、深秋季节服药1月左右作为巩固治疗。

12、,另外,在西药控制症状的同时,可以选用有效抗生素,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剂量以不同方式给药,以便预防或治疗合并感染。,2、急性发作期的中医治疗,(1)寒哮型的中医治疗: 此类病儿属风寒哮喘,治疗原则应以“温肺散寒,豁痰平喘”为主。方药首选小青龙汤加减,(基本方:麻黄、桂技、干姜、半夏、细辛、五味子、芍药、甘草)。,此方出自伤寒论,其主要功能为“解表化饮,止咳平喘”,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宣肺平喘;芍药养营敛阴,可防止发散太过;干姜、细辛、半夏温中化湿,祛除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姜、辛、麻黄伍用,可散中有收,使风寒、水饮去而不伤肺气;甘草调和药味,并可止咳化痰。如发热明显时可加生石膏(谓之白虎

13、汤),合并感染时,可加射干、紫苑、款冬花、大枣等(谓之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中细辛、五味子、桂枝的乙醚提取物对解除支气管的解痉作用效果最佳。证实小青龙汤有明显的对抗组织胺和乙酰胆硷的作用,对迟发型变态反应效果优为明显。同时发现本方可以抑制浆细胞分泌IgE。,(2)热哮型的中医治疗: 此类病儿属风热哮喘,治疗原则应以“辛凉解表,宣肺化痰”为主。方药当选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基本方: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此方出自伤寒论。其主要功能为“辛凉解热、清肺平喘”。方中所用生石膏辛甘大寒、可清泄肺胃之热;麻黄辛苦性温,可宣肺解表并能平喘。石膏、麻黄,二者一为辛寒,一为辛热

14、,相制为用,共为君药;杏仁苦温,泄肺降逆,可助麻黄止咳平喘,为左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并有止咳化痰作用;另外,发热明显者可重用生石膏,加用桑白皮、全瓜蒌、鲜芦根等;痰多可加陈皮、桂枝、半夏、竹沥等;合并感染者可加用黄芩、紫苑、公英等。,(3)痰哮型的中医治疗: 此类病儿属痰饮哮喘。因本症有痰火、痰湿之分,治疗原则应以“健脾化湿、降逆平喘”为原则,并根据是否为痰火、痰湿而辩证轮治,分别侧重于清热涤痰或温阳化饮。本症属哮喘日久,反复发作,长期迁延不愈,机体已成极度亏耗之状。西医临床常将其划为“慢技”范筹。方药应首选痰饮丸加减,(基本方:苍术、白术、莱菔子各90g、附片、甘草、白芥子各45g,苏子60

15、g,肉桂30g)。,此方出自古今名方,其主要功能为“温阳化饮,降逆平喘”,对脾肾阳虚、水饮上泛者可以奏效。方中附子温肾暖脾、助阳化饮;肉桂温肾阳纳气平喘;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豁痰利气,降逆平喘;苍术、白术、甘草可健脾燥湿,湿化脾健则痰可不生。诸药合用,共为奏效。另外,对辩证为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者,可选用定喘汤(丸),方药:苏子、杏仁、贝母、黄芩、阿胶、冬花。,痰饮丸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可以明显促进肾上腺体质功能,但其本身无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实验研究发现乙醇提取物效果最佳,同时长期服用不但效果佳而无明显毒副作用。,3、发作间歇期的中医治疗,(1)发作间歇期暂时性西医治疗 小儿哮喘在发作间歇期,可

16、以根据病情变化给予适当西医暂时性对症治疗,特别是当有上感、异常环境变化时,应及时提前局部或全身用些临时性止喘药物(如激素或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及抗生素等)。另外在初春过敏性疾病易发季节到来之前、秋末冬初上感易发季节应适当用药1月左右以巩固性预防治疗(用药同急性期巩固治疗用药)。,(2)缓解期中医治疗 肺虚型哮喘的中医治疗 此类患儿属哮症缓解期肺气不足之证,治则应以“补肺固卫”为主。方药当以玉屏风散加味。(基本方:黄芪30g,白术60g,防风30g,桂枝30g,白芍30g)。,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其主要功能为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卫阳不固,营阴不守。所以对肺虚哮喘者有治本之效。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

17、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可助黄芪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君臣合一,则气旺表实,汗不外泄,邪不内侵;防风走表祛风,并御风邪,为佐使药。黄芪、防风合用,固表而不留邪,防风祛邪而不伤正。,黄芪主要是通过促进体内浆细胞增生而增强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的,与党参、灵芝合用效果更为明显,并有增强细胞生理代谢,强壮身体,防止外邪入侵的良好功效。白术含大量挥发油与维生素A,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体质。防风煎剂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全方,黄芪、白术能促进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又有轻度强心、扩张血管、调整汗腺的功能,固可固表止汗。加之防风的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又可有效地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减少哮喘复发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