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83545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课件_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综合教研室 曾雪,学习目标,Today 对营养支持的更深刻认识,营养不良,营养不足,营养过剩,Today 对营养支持的更深刻认识,过剩,不足,Today 对营养支持的更深刻认识,这也是营养不良的表现,营养支持 (Nutritional Support,NS),应用于20世纪上半叶发展于20世纪下半叶60年代末, Stanley Dudrick等成功经深静脉置管提供营养物质,营养支持的发展,早期的临床营养支持多侧重于对热卡和多种基本营养素的补充随着对机体代谢过程认识的加深,人们发现不同营养底物在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与给予方式,对疾病的预后有着显著不同

2、的影响,第一节 概述,一、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 糖代谢紊乱 能量代谢增高 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 脂肪代谢紊乱 胃肠道功能改变,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糖 原 饥饿状态下仅供能12h之用,储备有限 蛋白质 体内器官、组织的组成,消耗将影响脏器功能 脂 肪 饥饿时的主要能量来源 手术创伤应激后,三大营养素 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降低,体内能量来源: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糖代谢,肝糖原分解增强,空腹血糖升高,与应激程度平行葡萄糖生成基本正常或轻度增加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升高,高血糖:机体处理葡萄糖能力受影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蛋白质代谢,较大手术、创伤后,骨骼肌进行性消耗大量尿氮排出氨基酸的糖异生增加,脂

3、肪代谢,体脂动用,氧化利用率增加提供外源性脂肪,亦难完全抑制体内脂肪分解,营养支持的必要性,较大手术、多发性创伤、有营养不良倾向的病人难以耐受明显增强的分解代谢大量消耗及补充不足将进一步消弱防御机制,诱发MODS,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供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病人康复,二、营养状态的评定,营养评定:评估涉及病史、临床检查、人体测量和生化检查及多项综合营养评定方法等手段,综合判定人体营养状况,营养状态的评估,一 病 史,慢性疾病手术创伤应激状态各种原因较长时间不能正常饮食,营养状态的评估,二 人体测量指标 体重与身高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脂储存)臂肌围(AMC)(肌肉储存),晨起空

4、腹,排空大小便后测量,常用指标: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百分比:10%体重改变百分比:3周5%-10%,负氮平衡体重指数:体重/身高,正常值为18-25,18提示营养不良, 25为营养过剩,体重(BW),皮褶厚度(TSF),测定部位有上臂肱三头肌、肩胛下角部、腹部、髂嵴上部等常用三头肌皮褶厚度,男性为12.5mm,女性为16.5mm,实测值在正常值的90%以上为正常,80-90%为轻度亏损,60-80%为中度亏损,60%为重度亏损,上臂围与上臂肌围,上臂围(AC):取上臂中点测量 上臂肌围(AMC):AMC=AC-3.14TSF(皮褶厚度)男性为24.8cm,女性为21cm,实测值在参考值的90%以

5、上为正常,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60%为重度营养不良,营养状态的评估,三 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1.蛋白质测定 内脏蛋白测定:35-45g/L, 20g/L为严重营养不良 肌酐身高指数:90%为正常 2.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3.免疫功能评定,营养不良的分类,消瘦型营养不良 能量缺乏型 低蛋白型营养不良 蛋白质缺乏型混合型营养不良 慢性能量缺乏和慢性或急性蛋白质丢失型,三 营养支持的原则, 消化功能正常经口进食,必要时肠外 不能进食但消化功能良好者,可管饲 不能管饲者可采用肠外营养,四 营养支持的适应症,无法从胃肠道正常摄入者 高代谢状态患者 胃肠道需要休息

6、或者吸收不良者 其他特殊病例,Today 对营养支持的更深刻认识,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第二节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概念: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方法优点:(较之肠外营养) 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 维护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 给药方便、费用较低,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临床医师的共识: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并能安全利用时,就用它!If it works, use it !,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吞咽和咀嚼困难 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 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 (SBS)、炎性肠病

7、(IBD)和胰腺炎等 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积烧伤病人 慢性消耗性疾病,凡有营养支持指征,有胃肠道功能并可安全利用的病人都可以接受EN支持,包括:,肠内营养的禁忌证,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肠道感染、腹泻及休克吸收不良者慎用,肠内营养制剂分类,根据营养素预消化程度分: 大分子聚合物:自制匀浆膳大分子聚合物制剂 要素膳,匀浆膳组成:天然食物磨成粉状,在调制成糊状进行鼻饲,由大分子营养素组成匀浆膳的配制:根据需要选定食物,将牛奶、豆浆、蔗糖煮沸后与食物混匀,要素饮食组成:人工精制而成的小分子营养合成剂,营养全面,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成分明确,不含食物残渣和乳糖,携带方便

8、,但口感差 要素饮食的配制:根据需要取量,用50温水调成糊状,再用60-70 温开水稀释1倍,最大浓度25%,热量密度1KC/ml,逐渐加量,配好后放置10min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分类,根据营养素配方成分分类: 特殊配方制剂:免疫增强配方必需氨基酸配方高支链氨基酸配方 调节性制剂(组件配方),混合奶:由多种自然食物混合制成半液体状态的饮食,方便低廉,营养素全面,PH值中性,易消化,适应性好 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以某种营养素为主的营养制剂 特殊应用型肠内营养制剂:浓缩营养液、高蛋白营养液,肠内营养的途径与方式,给予途径:经口、管饲 管饲,常用于经口摄入受限或不足时经鼻胃管或鼻肠管胃造瘘(手术时

9、或PEG)空肠造瘘(NCJ或PEJ),肠内营养的途径与方式,肠内营养的途径与方式,输注方式 根据导管所在位置和胃肠道承受能力决定分次给予:适用于导管在胃内及胃功能良好者包括分次推注和分次输注连续输注:导管尖端在十二指肠或空肠内,胃肠道耐受性差,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一次性投给:经胃管注入,200ml/次,6-8次/日; 间隙性重力输注:接输液器输入,20-30ml/min,每次250-500ml/d,4-6次/日; 连续经泵输注:40-150ml/h,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喂养管并发症 鼻咽部和食管粘膜损伤 喂养管阻塞原因:主要与喂养管放置、柔软度、位置和护理有关,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

10、吸入性肺炎:多见于鼻胃管喂养者原因:胃排空迟缓、喂养管移位、体位不当、咳嗽和呕吐反射受损、精神障碍、应用镇静剂及神经肌肉阻滞剂 腹膜炎原因:空肠造瘘管滑脱,吸入性肺炎,为最严重和最致命的并发症 表现为呼吸、心率突然加快,并出现呛咳,X线表现肺有浸润影,如大量吸入可在几秒内发生急性肺水肿 治疗原则:一旦误吸立即停用,并迅速吸尽胃内容物,小量可鼓励咳嗽,颗粒食物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清除,应用药物治疗肺感染和肺水肿 预防原则:进行肠内营养液注入时常规将床头抬高30-45,注入前检查胃潴留情况,超过150ml,禁止注入,呼吸道有感染时,可考虑空肠造瘘,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 (最多见)表现:

11、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和腹泻(最常见)等,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EN护理措施,1. 严格无菌要求24小时内用完,EN护理措施,2. 减少胃肠道不适 控制营养液的浓度和渗透压:低浓度开始,根据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增加 控制输液量和速度:从少量开始20ml/h,250500ml/d;在57天内,视适应程度逐步增至100200ml/h,输液泵控制滴速最佳 调节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 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室温下放置68h 伴同药物的应用:稀释后再经喂养管注入,EN护理措施,3.预防误吸选择合适的体位:(胃)半卧位或(肠)随意卧位估计胃内残留量:每次输注肠内

12、营养液前及期间q4h抽吸,估计胃内残留量大于100150ml 延迟或暂停输注病情观察: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样痰,应疑有喂养管移位致误吸可能,应鼓励和刺激其咳嗽,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气管镜清除误吸物,EN护理措施,4.保护粘膜、皮肤长期留置鼻胃(肠)管者,易产生溃疡,每天用油膏涂拭胃空肠造瘘者保持 造瘘口周皮肤清洁 干燥,EN护理措施,5.保持喂养管在位、通畅 妥善固定喂养管 避免喂养管扭曲、折叠和受压 定时冲洗喂养管:输液前后,连续管饲中q4h及特殊用药前后用2030L开水或N.S.冲洗,EN护理措施,6.准确记录记录出入量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指标监测体重,第三节

13、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美国外科医师 Dudrick和Wilmore(1968)始创“静脉高营养”,1986年2月,上海周绮思女士因患急性肠扭转切除全部小肠,华瑞决定长期无偿向提供生存所需的全套全静脉营养产品.,1992年4月8日,历史将记住这一天。蔡惟成为世界上完全依靠人工全静脉营养孕育的第一人。周绮思母女的事例也因此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经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全胃肠外营养(Totol Parenteral Nutr

14、ition,TPN):禁食时所需营养全部经静脉途径提供,肠外营养适应证,因疾病或治疗限制不能经胃肠道摄食或摄入不足 消化道需要休息 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烧伤、创伤或大手术 特殊疾病 营养不良者 低体重儿,营养素及肠外营养制剂,葡萄糖PN时主要的非蛋白质能源,供应总量不宜超过300400g,约占总能量的5060,营养素及肠外营养制剂,脂肪 脂肪乳剂提供能量和必须脂肪酸,脂肪乳剂包括:LCT,MCT/LCT和结构脂肪乳剂,供给量约占总能量的2030脂肪乳剂与葡萄糖共同构成非蛋白能量更符合生理,营养素及肠外营养制剂,氨基酸PN配方中的氮源,用于合成人体蛋白质 复方氨基酸:平衡氨基酸 营养支持

15、非平衡氨基酸 营养支持与治疗,营养素及肠外营养制剂,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溶性 VitB,VitC维生素脂溶性 VitA, VitD, VitE, VitK电解质 Na, K, Cl, Ca, Mg, P微量元素 Zn, Cu, Fe, Se, Cr, Mn等,PN输注方式与途径,输注方式全营养混合液(TNA及AIO)单瓶输注输注途径周围静脉 小于2W部分 营养支持中心静脉 长期全量营养支持,PN并发症,与静脉穿刺置管有关的主要并发症 气胸 血管损伤 胸导管损伤 空气栓塞 导管错位或移位 血栓性静脉炎,PN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 导管性感染: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败血症 肠源性感染,PN并发症,代谢性并发

16、症 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 低血糖休克 高脂血症或脂肪超载综合征 肝胆系统损害,PN并发症,我们需要妥善防治并 发症,并找到平衡点,PN护理措施,1.预防感染 常温、长期搁置,使某些成分降低、失稳或产生颗粒沉淀,配置时严格无菌 TNA液配制后,若暂时不输,需保存于4 冰箱内,24h内输完 TNA液内不宜添加其他治疗用药,如抗生素,PN护理措施,2.导管护理 局部消毒 每天消毒穿刺部位,更换敷料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液 保持通畅 输液结束时,肝素稀释液封管避免导管受压、扭曲或滑脱,3.输液护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先慢后快,利于适应与利用,已有缺水时,先补充平衡盐溶液,再给TNA液;电解质紊乱者,先纠正,再给予TNA液。 控制输液速度:输液过快,易出现高血糖、高血脂、高热,心率快或 渗透性利尿,葡萄糖输注5ml/(kgmin),20脂肪乳250ml输注45h。 观察警惕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昏迷、低血糖休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