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83292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遵义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遵义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遵义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遵义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遵义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运动的世界本章介绍运动世界里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动与静、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快慢、速度及平均速度的计算和测量本章共有 4 节:1.第一节“动与静” ,介绍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讲述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3.第三节“快与慢” ,介绍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平均

2、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进行了路程和时间的计算,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4.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律.初中物理对于速度的教学,首先不能过于强调速度的矢量性,它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要学生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

3、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长度、时间的测量工具及其测量过程,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间、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

4、难点】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的理解和测量.【课时建议】本章共有 4 节,建议 6 课时.第一节 动与静1 课时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 课时第三节 快与慢1 课时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1 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 1 课时3第一节第一节 动与静动与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参照物以及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诗句和词语.三、情感、态

5、度和价值观通过多媒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学生活动中不断强化与他人的协作意识.【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教学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 、相对等物理概念去描述运动的相对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绘画等.【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师 一战期间,一名正在执行任务的法国飞行员在 2000 米高空飞行时,发现后方飞来一个“小虫” ,便伸手去捉,后来发现抓住的竟是德军射

6、来的子弹.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徒手抓住飞行的子弹吗?学生:这不可能吧?师师 这可是事实,如果条件成熟,你也能徒手抓住飞来的子弹.你知道能徒手抓住飞来的子弹需要怎样的条件吗?【进行新课】机械运动 (1)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多角度展示运动的世界,如: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说明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我们就生活在这满天星斗中的一颗称为地球的行星上;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离我们远去;地壳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人的生命4在于运动,看:晨练

7、的人们,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师师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想一想:我们平时又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呢?板书: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2)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a.诗歌与运动师师 请你说出与运动有关的诗歌,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请大家举手抢答.学生甲: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师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写了登楼远眺看见远方太阳,黄河流水的运动情景,读此诗,可以联想到远方正在发生的一幅绚丽多彩、气势雄浑的运动景象:一轮落日正缓缓沉下,远方是一望无际、

8、连绵起伏的群山.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滚滚而去,渐渐消失在无尽的天边,流归大海.全诗含义深远,展现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运动世界的胸襟与豪情.学生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师师 诗句描述了诗人乘船顺流而东下,行船速度之快的美妙的运动感受.b.音乐与运动用多媒体或录音机播放高山流水 ,请同学们聆听.师师 你们听了后各有什么感受?或你们想象音乐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c.绘画与运动师师 16 世纪的画家和作家拉玛左在论绘画艺术时曾说过:“一幅画最优美的地方和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表现运动,画家们将运动称为绘画的

9、灵魂.”师师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梵高画的星夜你感觉梵高是用什么表现运动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甲:用色彩表现运动.学生乙:用线条表现运动.5学生丙:用形态表现运动.老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并适当点评.师师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音乐家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画家用作品的形态和色彩来描绘运动.(3)物理学中运动的描述师师 科学家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的呢?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来描述和研究运动.同学们,你们对科学上所说的运动是如何认为的呢?多媒体播放:动画 1:某同学走过宣传栏;.动画 2: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总结:“某同学”对“宣传栏”位置的改变

10、;“汽车”对“树”位置的改变.物体对物体的位置改变了,物体就运动了.板书: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例题 1(多媒体展示)下列说法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四季更替 B.花开花谢C.流星划过夜空 D.生物的新陈代谢解析: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它不同于体育锻炼中所说的“运动”.四季更替、花开花谢、生物的新陈代谢都不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不是我们物理学中说的机械运动.答案:C.参照物 动画 3:某人坐在行驶的车里.师师 “某人坐在行驶的车里.”这个人动了吗?学生甲:这个人运动了,因为他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学生乙:这人没动,因为

11、他相对于车厢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师师 你们说的都没错,只是选择参照标准的物体不同,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板书: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另一个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而言的,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师师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如果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运动;反之,则静止.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参照物一旦选定,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但注意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因为以物体自身为参照物,物体永远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个参

12、照物常略去不提.6板书: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注意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2.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常略去不提.【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师 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指相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板书:运动: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静止: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师师 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选择电梯厢为参照物,乘客又是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又是静止的.师师

13、 你还知道哪些事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请大家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对学生列举的实例进行点评.师总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是运动的,相对于另一个参照物又可能是静止的.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板书: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例题 2“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解析:

14、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后,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 B、D 错误,C 正确.答案:C.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你也能徒手抓住飞行的子弹?【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7大家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收获确实不少,我们知道

15、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个普遍现象.然而我们通常又说有的物体是运动的,有的物体是静止的,那是因为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当这个被研究的物体与选取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了,那么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这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机械运动的引出,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学生对运动并不陌生,但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并不容易.教材从生活实际(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理性认识) ,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

16、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2.本节课内容较少,但学生对有些基础知识理解起来仍有困难.如运动是绝对的,他们容易理解,可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又是相对的,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把看似矛盾的二者结合起来,是这节课的难点,需要老师多举例,多提出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3.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大量的运动现象中有序地过渡到科学地描述运动上.这样使学生亲近教师,亲近课堂,营造一种师生平等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到自己探究学习的价值和愉悦感,从而获得知识并树立足够的学习信心.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