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81365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南省濮阳市河南省濮阳市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地理试题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505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市早已开始启用卫星监测雾霾 PM2.5(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污染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北京市利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GPS B. RS C. GIS D. GPS 和 GIS2.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减缓雾霾的是机动车限行 加

2、强个人防护 污染企业整改 提倡秸秆燃烧A. B. C. D. 【答案】1. B 2. C【解析】试题分析:1. 北京市利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RS,是通过拍摄遥感图像,获取雾霾的污染情况,B 对。 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GIS 主要是分析、处理数据信息,不能监测污染状况,A、C、D 错。2. 有效减缓雾霾的有机动车限行,减少污染气候排放,对。加强个人防护是减少对人的危害,不能减缓雾霾,错。污染企业整改,利于减少排放,对。提倡秸秆燃烧,会加重污染程度,更易发生雾霾现象,错。C 对。考点:地理信息技术,治理雾霾的措施。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 ,

3、完成下列问题。3. 图中 B 点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是A. 焚烧开荒 B. 连续耕作 C. 森林再生 D. 耕地废弃4. 图中土壤肥力由 B 点到 C 点的变化说明了A. 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 B. 雨林群落生产力高C. 雨林地区的淋溶作用强 D.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 -【答案】3. A 4. C【解析】试题分析:3.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焚耕开荒) ,使肥力开始较高,A正确;而连续耕作,使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后面阶段耕地废弃,森林再生,因此 B、C、D 错。4. 从上题分析,土壤肥力由最高的 B 点持续下降到 C 点,说明雨林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把土壤中有

4、机质快速淋失掉,因此 C 正确。考点:读图分析;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高低变化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 图示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主要是A. 防风固沙 B. 维护生物多样性C. 调蓄洪水 D. 调节气候6. 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退田还湿地C. 实行禁渔期 D. 发展滩涂养殖【答案】5. B 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沿海湿地作用及保护。不同的湿地类型及价值有所不同,该题要结合湿地具体类型与位置,分析其具体价值。5. 读图可知,图中湿地为沿海湿地,生态价值主要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内陆的森林起到防风固沙作用;河沿岸湿地为调蓄洪

5、水的作用;沿海湿地对于调节气候影响较小,选择 B。6.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的保护沿海湿地;实施退田还湖是保护湖泊,不是沿海滩涂;实行禁渔期对沿海滩涂不起作用;发展滩涂养殖会污染沿海水质,破坏湿地,选择 A。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 ,但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因此,合- 3 -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 有关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消费市场近B.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C. 黄河流

6、经山西,为山西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D. 山西有多条铁路通往东部,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运输条件8. “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给山西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A. B. C. D. 【答案】7. C 8.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7.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京津唐地区消费市场近,A 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B 对;山西煤炭外运主要靠铁路和公路运输,不是靠水运,C 错;山西有多条铁路通往东部,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

7、的运输条件,D 对,选择 C。8. “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主要是水污染, “冒了一股烟”是大气污染, “留下一堆灰”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没有噪声污染,选择 A。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 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煤电铝 煤焦化 煤气液 煤铁钢 煤电钢A. B. C. D. 10. 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A. 铁矿石、石灰石 B. 铁矿石、铝土矿 C. 石油、石灰石 D. 石油、铝土矿- 4 -【答案】9. C 10.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的开发,主要从图中的读出产业链,从产业链分析发展依赖的自然资源。9. 从图中可以看出

8、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对;没有煤电钢,煤气液,错,选择 C。10. 三条产业链是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可以看出除依赖的自然资源煤炭外还有铁矿石、铝土矿,选择 A。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1. 图中代表田纳西河的是A. B. C. D. 12. 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背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流域内多高原与盆地,地势起伏大B. 流域内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C. 田纳西河落差较大,且水量不稳D. 流域内煤、铁、石油资源丰富13. 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形成了全国最大的A. 林牧基地 B. 电力供应基地 C. 钢铁基地 D. 石油化工基地【答案】11. D

9、 12. C 13. B【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概况。学生要熟悉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现状。11.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田纳西河是俄亥俄河第一大支流,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是田纳西河,选择 D。12. 田纳西河流域多山地,形起伏大,不是多高原与盆地,A 错;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不能说气候温暖湿润,B 错;田纳西河多山地,- 5 -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落差较大,且水量不稳,C 对;流域内煤已经枯竭、铁、石油资源不丰富,D 错。13. 田纳西河流域多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

10、较多,河流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选择 B。14.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是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东北大米因质量优的原因是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所

11、以本题选择 C 选项。15. 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 B. C. D. 【答案】C【解析】东北产量最高的是玉米,水稻种植面积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选择C。16. 东北地区“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映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 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 推进农业生产优

12、质化、高效化 D.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答案】D【解析】东北地区“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是对农产品的深加工,这反映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与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关系- 6 -不大,选择 D。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为通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7. 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是A. 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

13、林资源丰富B. 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C. 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D.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18. 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 M 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 商品率较高 B. 机械化水平高C. 农场经营规模小 D. 水利工程量大【答案】17. C 18.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地理知识,学生要熟悉我国主要地区的地理特征,掌握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发展条件和主要特点。17.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A 错;通化虽位于中朝边境,但林下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国内,B 错;根据材料中“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

14、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 ”可知,林下产业发展时间短,D 错;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C 正确。18. 由图可知,M 区域为松嫩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较小;林下产业特产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小。故 A 正确。读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7 -19. 该朝阳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外部条件是A. 发达国家和朝阳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珠江三角洲长期积累的结果C.

15、 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 D. 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20. 该省北部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主要原因是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矿产资源短缺,能源贫乏 南部经济发展快 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A. B. C. D. 【答案】19. A 20.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学生要熟悉广东省的地理条件,掌握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条件。19. 从图轮廓可知为广东省,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区位优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及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发展本区工业;人文因素:很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引进侨资;政策因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鼓励、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与政策、国际背景、优越的区位条件等有关,但四项中外部条件是 A 项。20. 该省为广东省,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低。南部经济发展快,工业发展快,推动城市化发展。北部地区矿产资源相对较多,与少数民族聚居没有关系,选择 C。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