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与实施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778454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7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与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与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与实施(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实施与工程建设工法研发推广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马荣全,1,2.4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组织和实施;2.6工程建设工法的开发与推广应用,2,2.4、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组织和实施,一、概述关于科技的论述 二、建筑业新技术及示范工程 1、建筑业新技术 2、新技术示范工程 企业科技示范工程、省部级科技示范工程、全国科技示范工程 三、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申报与管理 1、新技术示范工程申报 2、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策划管理与验收 四、新技术示范工程案例,3,一、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2、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 (1)关于推广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思考 1)创造良好机制,加强引

2、导,大力推进; 2)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在“知”上下工夫,以“知”促“行”; 3)新技术示范工程是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的良好载体;示范的目的是在于带动技术进步,提高工程实施水平;“重”在实施过程,新技术示范要重视工程效果评估; 4)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关键是“推广应用”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充分引领;应在技术和管理创新上有更大突破,不能照抄照搬,固步自封。,4,一、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2、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 (2)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的分类 1)企业自行进行的科技示范工程 2)省部级科技示范工程 3)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994年提出了通过建立示范工程,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路,于1995年推

3、出了首批31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为了加强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规范示范工程的申报和评审,建设部在2002年制定出台了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示范工程载体的导入,使得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有了落脚点,管理部门、社会机构、企业自身可以对新技术示范工程进行检查评估。示范工程已成为促进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平台。,5,二、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申报与管理,3、新技术示范工程申报 (1)申报依据 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建质2002173 号为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进 一步做好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领域推

4、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 号),制定本办法。(2)申报条件:本办法所称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指经建设部公布的、采用6 项以上建筑新技术的工程。示范工程的立项条件是:新开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上述工程已经批准列为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并可在三年内完成申报的全部新技术内容的,可申报示范工程。,6,二、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申报与管理,(3)申报受理单位: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会同科学技术司负责示范工程的立项审批、实施与监督,以及应用成果评审工作。示范工程管理

5、的具体工作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以下称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承办。 (4)申报程序: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按立项条件择优选取有代表性的工程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方可申报示范工程。申报单位填写示范工程申报书(申报书格式见附件),连同批准列为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文件,一式两份,经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建设司审核后,报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7,二、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申报与管理,3、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策划管理与验收 (1)策划管理 企业应建立组织管理机构;项目部应建立示范工程领导和工作小组,进行示范工程的申报和过程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

6、则废。 (2)过程管理 (3)验收管理 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全部完成了示范工程申报书中提出的新技术内容,且应用新技术的分项工程质量达到现行质量验收标准的,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应准备好应用成果评审资料,并填写示范工程应用成果评审申请书一式四份按隶属关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提出申请。经其初审符合标准的,向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申请应用成果评审。,8,四、新技术示范工程案例,昆明新机场科技验收汇报材料.ppt 北洋园-科技示范总公司汇报材料.ppt,9,昆明新机场航站区A-1合同段 科技示范工程验收会,10,汇报提纲,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三、新技术推广应用措

7、施 四、新技术应用情况 五、关键技术及创新 六、实施效果 七、新技术应用体会,11,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12,一、基本概况,昆明新机场项目定位为“大型枢纽机场和辐射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门户机场”,是国内四大门户机场之一。新机场建设考虑三个目标年份,即2015年旅客流量2400万人次、2020年旅客3800万人次、2035年旅客6000万人次。飞行区按4F标准规划、2020年本期按4E标准设计,建设可独立运行的东、西两条跑道。,13,一、基本概况,航站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90万,由航站楼、停车楼、高架桥组成。其中,航站楼总建筑面积75万,南北长855m,东西宽1134m,地下3层、地上3层,南

8、侧屋脊顶点(最高点)标高72.91m。,14,一、基本概况,航站楼基础设计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局部天然崁岩基础。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体系,屋面钢结构采用焊接球钢网架,外围护屋面采用直立锁边铝镁锰金属复合屋面,幕墙采用框架式玻璃幕墙和双向拉索幕墙。工程设计大量清水混凝土,应用HRB500钢结构达10万t。,15,一、基本概况,工程于2008年以中建股份名义中标,航站楼A1标段具体由中建八局广西公司负责施工。中建股份其他参建单位包括中建安装、中建钢构、八局装饰、中建华鼎等单位。项目中标额7.2亿元,截面目前,由于工程量增加、新增合同外工程等,A1合同段总造价约18亿元,中建股份各参与

9、单位累计完成产值超过22亿元。,16,一、基本概况,工程于2008年10月份正式开工,2009年8月混凝土结构封顶,同年11月完成钢彩带安装,2010年3月完成屋面钢结构滑移安装,6月基本完成金属屋面工程。2011年10月完成非民航专业工程竣工验收。整个工程施工工期3年,作为一个全新的机场,建设速度是令人瞩目的。,17,第二部分 工程特点与难点,18,二、工程特点与难点,工程 特点,工程体量大:单体建筑面积75万m2,钢筋、钢结构、模板、混凝土等; 地处高地震烈度区:机场距小江断裂带只有12千米,该断裂带为世界上活动级别最高的断裂带之一。 地质复杂:地形起伏大,地下岩溶发育,存在大量漏斗、洼地

10、、石笋、石芽; 造型新颖:代表“七彩云南”的钢彩带、民族特色的双坡屋面;,19,二、工程特点与难点,结构复杂:设计减隔震系统,钢结构与土建交叉部分构造复杂,钢彩带为空间弯扭构件,屋面焊接球网架为曲面大跨度结构等; 结构超长:中心区长324m,宽260m,未设置变形缝; 专业系统多:土建、钢结构、幕墙、屋面、精装修、机电工程、信息、弱电及其他民航专业工程,专业单位达上百家。,工程 特点,20,二、工程特点与难点,不断变化的场地测量定位减隔震工程施工超长砼结构裂缝防治,工程 难点,21,大面积清水砼施工彩带支座与混凝土框架梁节点施工钢彩带结构安装施工,二、工程特点与难点,工程 难点,22,大跨度曲

11、面钢网架施工彩带幕墙施工大空间曲面 吊顶施工:,二、工程特点与难点,工程 难点,23,第三部分 新技术应用措施,24,三、新技术应用措施,1、建立项目部科技工作体系 2、健全项目部科技制度 3、建立科技示范监督、检查、信息反馈机制 4、建立科技示范工程科技推广考核机制 5、抓好项目实施策划文件的编制 6、严格实施过程的监控管理 7、做好交底和人员培训 8、及时收集资料、完成总结 9、针对新技术特点,做好QC课题攻关 10、强化信息化管理,25,第四部分 新技术应用情况,26,四、新技术应用情况,该工程计划推广应用新技术10项18子项,其他新技术9项,共计27项。实际推广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

12、术”(2005版)中的10大项16子项及其他新技术13项,共计29项,新技术应用情况详见下表。,新技术应用情况表,27,四、新技术应用情况,28,四、新技术应用情况,29,四、新技术应用情况,30,第五部分 关键技术及创新,31,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基本情况,本工程隔震层位于基础与地下室底板之间,前中心区单层建筑面积8万m2,隔震层层高3m,采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与粘滞性阻尼器组合隔震技术。隔震支座总数1810个,分有铅芯和无铅芯两种。隔震支座直径1000mm,高度430mm,设计最大水平位移700mm。设计粘滞阻尼器108个,4.8m长,为当前世界隔震支座应用规模最大、直径最大的工程。,32

13、,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施工难点,安装精度要求高; 数量大、工期紧,要求施工工法简单易于操作; 一墩多垫隔震支座更换没有先例,需破解大量技术难题; 如何处理好隔震建筑在地震作用产生位移带来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等问题; 隔震层监测难度大。隔震层单层面积大,隔震支座数量多,照明条件难以保证,可视条件差; 粘滞阻尼器的安装难点在于阻尼器耳板预埋件定位施工、施工偏差控制和处理,以及连接耳板的焊接质量控制。,33,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通过比较试验,成功采用隔震支座一次预埋就位法,实现了国内外最大单体隔震建筑的隔震支座精确安装,并形成了大面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 形成大直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安

14、装施工技术,关键技术与创新,34, 首次大规模应用橡胶隔震支座更换施工技术,通过两次试验和多次专家论证,解决了梁板顶升高度与梁跨的比例关系、荷载加载制度、防止隔震支座反弹、已安装隔震支座倾斜移位新隔震支座准确就位等系列难题;,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关键技术与创新,35, 隔震建筑与周边关系及管线的处理技术,前中心区隔震建筑设计地震作用下位移达700mm,为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必须处理好隔震建筑与周边指廊和管线的关系。主要技术包括:设置地震沟、布设地震缝滑动盖板、采用铜包钢防雷接地线、对穿越地震缝和地震沟位置的管道设置补偿装置等系列措施。,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关键技术与创新,36,

15、 创新隔震层变形监测技术,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关键技术与创新,隔震层的竖向位移采用高智能位移计通过数据线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自动监控,解决了测量强度高,可视性差,精度不高的难题。,37,形成粘滞阻尼器安装施工技术,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关键技术与创新,解决了预埋件过大如何加固、埋埋出现偏差后的处理、楼层过低的设备运输等问题,38,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工程照片,39,1 基础隔震施工技术,关键技术与创新,基础隔震施工技术形成了省级施工工法4项,受理专利技术3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施工技术发表论文5篇,八局科技1篇。该技术获得2010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同时

16、,昆明新机场减隔震技术入选“2009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 ”。,40,2、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技术,基本情况,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前中心区,其长324m,宽260m,为无缝设计,面积达8万m2,属超长超大结构。 前中心区采用橡胶隔震及粘滞阻尼器组合隔震体系,为满足建筑的整体隔震要求,该部分未设置结构变形缝。,41,2、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技术,施工难点,超长结构裂缝涉及到设计构造、材料性能、环境条件、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防止结构裂缝是本工程超长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难题。,42,2、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技术,裂缝防治措施有: 采取设置后浇带; 采用大掺量掺和料降低水泥用量; 采用大聚梭酸高效减水剂,减少水的用量; 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掺加聚丙烯短纤维; 合理设置诱导缝; 布置温度预应力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钢结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