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76726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省临沂市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质量抽测(期末)考 试试题(含解析)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西周宗法制度从原始社会家长制发展而来,它依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成许多等级,联 系这种等级关系的是血缘,维持这种等级的原则是礼制。这表明西周宗法制使 A. 政治关系地域化 B. 统治关系神圣化 C.

2、 人际关系平等化 D. 等级制度固定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宗法制度依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成许多等级维持这种等级的原则是礼制” 反映了宗法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使等级制度固定下来,故 D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政治关 系地域化的信息,故 A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统治关系神圣化,而是强调等级制度,故 B 错误;人际关系平等化,不符合材料“依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成许多等级” ,故 C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宗法制度依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成许多 等级维持这种等级的原则是礼制”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的等级秩序出发, 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2

3、.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 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 。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 成为一级地方长官 B. 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C. 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D. 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 材料“刺史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反映了刺史的专 2 门的监察职能,体现了职责明确的专职性,故 B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刺史成为一级地方长 官,故 A 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刺史可以“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故 C 错误;材料信息也不 能说明刺史位高权重,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

4、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刺史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学生应 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刺史的职能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3.据下图,可知此时期 唐代藩镇的分布图 A. 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B.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 南方尚未得到开发 D. 皇权相权矛盾尖锐 【答案】A 【解析】 材料图片反映唐代藩镇的分布范围较大,几乎遍布全国,这不利于中央集权,容易导致藩 镇割据,故 A 正确;图片并不能反映唐代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故 B 错误;唐代南方经济有 所发展,且材料图片也无法体现南方尚未得到开发,故 C 错误;图片反映的是唐代藩镇的 分布范围较大,而不是皇权相权矛盾尖锐,故 D 错误。

5、故选 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藩镇割 据的特点与影响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4.当代著名史家杜维运先生说:“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是历史的两大要素。所谓历史叙 事,一般来讲,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历史解释大致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 所在。 ”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晋)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 3 B. 叔孙通为刘邦设计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 C. (汉代)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 D. 皇帝兼并天下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答案】B

6、【解析】 “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属于历史叙事,故 A 错误;“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 天壤之别”属于历史解释,故 B 正确;“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 属于历史叙事,故 C 错误;“兼并天下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也属于历史叙事,故 D 错误。故选 B。 5.5.清朝时军机处在任命军机大臣的谕旨中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 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这反映了军机处的特点是 A. 办理军机的过程保密性强 B. 军机处官员的流动性较强 C. 军机大臣大多是临时差遣 D. 军机处官员均为位高大臣 【答案】C 【解析】 “行走”体现了该官职的临时性,清代把不设

7、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故 C 正确;“行走”并不能体现保密性强,故 A 错误;虽然军机大臣大多是临时差遣,但并不 等于其流动性较强,故 B 错误;“行走”一词也不能说明军机处官员均为位高大臣,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行走”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军机 大臣不设专官或非专任的特点出发,抓住“临时差遣” ,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6.从秦到宋的中国帝制社会中,官僚体制运作中存在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 这些制度设计的目的是 A.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 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 C. 制约专制主义皇权 D. 保障皇权体

8、制正常运转 4 【答案】D 【解析】 宰相辅助皇帝处理政事。唐代门下省审查政令,如果认为不当,有权退回或加以纠正,即 “封驳” ,其本质仍然是为皇权服务。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但 其目的也是促进皇权正常运转,故 D 正确;封驳制度、谏官制度不一定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故 A 错误;防止皇权错误的目的仍然是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而且封建专制制度下宰相 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不能从根本上预防皇权错误,故 B 错误;封建专制制度下宰相 制度等制度设计也不可能真正制约皇权,故 C 错误。故选 D。 7.7.李剑农在论及鸦片战争时说:“此次的战争,表面上是因禁止鸦片问题而起,是中英

9、 两国的战争,然就战争的真正意义来说,可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因为中西人士对于国家 政治及一切社会生活的观念完全不同,所以才生出许多不易解决的纠纷问题来。 ”这段话揭 示了鸦片战争的爆发缘于 A.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 B. 中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 C. 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结果 D. 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因素 【答案】C 【解析】 材料“就战争的真正意义来说,可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因为中西人士对于国家政治及一 切社会生活的观念完全不同”反映了鸦片战争的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冲突,故 C 正确;材 料没有反映鸦片战争缘于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故 A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西人士对于 一切社会生活的观念不同,而不

10、是中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故 B 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鸦 片战争的原因在于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因素,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中西文化的冲突。因为中西人士对于 国家政治及一切社会生活的观念完全不同” ,学生应该紧扣材料,排除教材传统知识的干扰, 从文化的角度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8.8.下表可以说明当时下表-1866 年清朝的满汉官员比例变化表 年代满汉总督比满汉巡抚比 5 1840 年1:0751:23 1866 年1:651:12 A. 中国社会性质已发生改变 B. 汉族地主势力兴起 C. 满汉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D.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答

11、案】B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 1866 年清朝的汉族督抚比例远远大于满族督抚,这说明汉族地主官僚势力 兴起壮大,故 B 正确;当时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故 A 错误;“满汉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说法过于绝对,故 C 错误;1866 年清朝的汉族督抚 比例远远大于满族督抚的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不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的关键数据信息,学生应该发现“1866 年清朝的汉 族督抚比例远远大于满族督抚” ,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之后汉族地主官僚势力壮大的 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9.9.袁世凯为笼

12、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 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 ”以下各项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 康有为具备优秀史学家品质 B. 康有为反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C. 康有为惧怕袁世凯的权威 D. 康有为不能原谅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康有为对袁世凯的不满态度,这并不能说明康有为具备优秀史学家品质,故 A 错误;“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说明袁世凯的行为与清朝灭亡有关,袁世凯窃 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行为是对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破坏,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材料并 6 不能体现康有为惧怕袁世凯的权威,故 C 错误;袁世凯

13、逼迫清帝退位,使清朝皇帝从此退 出历史舞台,故康有为有此态度和说法,故 D 正确。故选 D。 10.10.1927 年是中国革命道路转变的重要一年,中共对革命的领导权由开始在“左派国民 党旗帜下”进行,转变为“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 。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 B. 是中国共产党对俄国革命道路的照搬 C. 纠正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思想混乱状况 D. 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答案】A 【解析】 1927 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故提出“党的主要口号就 是苏维埃” ,故 A 正确;“苏维埃”一词并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俄国革命道路的照搬,

14、故 B 错误;八七会议纠正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思想混乱状况,与材料无关,故 C 错误;遵义会 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故选 A。 11.11.1937 年 3 月,国民政府派孔祥熙赴欧,一是庆贺英王加冕,二是与欧洲诸国签定了 一系列借款合同,并订购了大批军火。孔祥熙还利用外交手段,期望建立太平洋国家互不 侵犯及互助协定。孔祥熙的外交活动 A. 为了讨好英国提升国民政府形象 B. 订购大量军火为了剿灭共产党 C. 表明国民政府积极应对日本侵略 D. 加速了四大家族控制全国经济 【答案】C 【解析】 1937 年日本侵华形势日益严峻,国民政府“与欧洲诸国签定了一系

15、列借款合同,并订购了 大批军火”是为抗日做准备, “期望建立太平洋国家互不侵犯及互助协定”是企图从外交途 径制止日本进一步侵华,故 C 正确;“讨好英国提升国民政府形象”说法并不符合当时的 时代背景,故 A 错误;1937 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故“剿灭共产党”说法 错误,故 B 错误;材料内容与四大家族控制全国经济没有直接联系,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的关键信息“1937 年太平洋国家互不侵犯” ,学生 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7 12.12.1948 年 11 月,毛泽东亲笔写下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16、的著名电文,指出我军“在 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繁叶茂了” 。这一 电文表明 A. 中央决定从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反攻 B.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做了充分准备 C. 中原全境解放,解放战争进程加快 D. 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答案】D 【解析】 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从 1947 年已经开始,不是 1948 年,故 A 错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在 1949 年 4 月,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B 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当时中原全境解放,故 C 错误;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处于中原地区, “在所有的江淮河汉 区域不仅生了根,而且枝繁叶茂了”说明中原地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故 D 正 确。故选 D。 13.13.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 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 ”这可为我 国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A. “一国两制”构想 B. 村民自治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经济特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