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74114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字塔(古埃及),空中花园(古巴比伦),司母戊大方鼎,(中国),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文明的起源以什么为标志?,人类文明起源的标志有物化形态要素如文字、城市、青铜器、复杂的礼仪中心(神庙)等,从社会形态要素上看有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组织等。,陵墓,文字,宫殿,城市,青铜器,请同学们在图中圈出这些文明区域的名称 、 、 、 。这些文明区域在 洲, 洲。在地理分布特征上看,它们有 的特点。,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与黄河流域,亚,非,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试想一想:这些早期文明的自然环境方面有什么共同点?,都位于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处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2、适宜人类居住生活和便于发展农业生产。,共同点,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请例举出大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情况。,古巴比伦的“新月沃地”,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在新月沃地东部,并行奔流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经的地区叫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mesopotamian plain) ,也叫“新月沃地”。11000年前首个所知的农业定居点出现,在灌溉的作用下,这片土地非常肥沃,人民也依靠该土地上出产的粮食为生。公元7000年前这里已有粮食生产基地。,该图描述了尼罗河畔的古代埃及人民在辛勤地耕种的情况,反映出埃及是一个农耕文明

3、国家,同时也说明了尼罗河促进了古代埃及农耕文明的发展。,“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埃及文明以能够使人类可靠的繁衍生息的尼罗河为中心,不仅尼罗河流域肥沃的土壤带来了大量的农业财富,而且尼罗河年复一年地在夏季定期泛滥,并总是在万物茁壮成长的季节退潮,这使埃及人感到大自然是可预见的和慈祥的。此外,由于尼罗河流域为沙漠和红海所环绕,相对而言埃及能免受外来人侵的威胁。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古印度的农业,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利用铁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和种植棉花。并大规模地进行垦荒,兴修水利。,早期的文明,自主学习,小组展示,东非,西亚 (今伊拉克境内,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甲骨文,南亚,东亚,乌鲁克

4、、巴比伦、乌尔,孟菲斯、底比斯,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殷、阳城、二里头,距今 500年,距今5500年,距今4500年,大约4000年前,阶级出现,国家产生,国家产生,国家产生,国家产生,阶级出现,阶级出现,阶级出现,早期文明区域范围,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文明有着重大影响。,印度棉花种植分布广泛,跨越 10 个不同的棉花种植邦,种植面积 950 万公顷,构成世界棉花种植总面积的 29,印度种植面积为世界第一。,现代城市住宅与下水道,文明今何在?,你想当考古学家吗?,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有许多材料是通过考古发掘后人们才得知,如,摩亨佐达罗城住宅遗迹,古埃及金字塔里那副农耕图等,让我们能在几千年以才得以看到当初的真实情况,神奇吧,那你是否你对考古感兴趣?,课堂作业:,作业本第79页-题、80页、题,课后作业:,作业本上其余作业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