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69052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教案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6 散步散步知识与技能1.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语气、节奏的技 巧。3.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畅谈自己对课文中的哪些地方 感受最深,读出了什么意思。还可以给课文另外拟题,调动学生对 课文的个性化理解。2.先让学生试读,揣摩朗读的语气节奏;然后同学点评,教师 示范。可与秋天的怀念比较,尝试用若干词语,描述和概括两 篇课文不同的感情基调。3.讲解什么是“对称句”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例句,加以品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2.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重

2、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体味文中的真挚情感。 学习难点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环节一同学们平时在家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吗?在散步的途中有没有让你难忘 的事?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莫怀戚一起作一次心灵上的漫步。2新课导入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作者作品莫怀戚(1951-2014) ,重庆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 协副主席。1980 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 奖” 。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 1985 年 8 月 2 日中国青年报 。略有改动。作者谈到,文章

3、的写作契机有两个:其一是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的散步,的确有真人真景和 部分真事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第二个契机则是较有理性色彩。作者与美国 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5环节二自主学习出乎作者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对“孝悌”大加 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 ,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 这个,全 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中国人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 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 水的民族遗产。这样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二、字

4、词积累1.字音散步(sn) 分歧(q) 蹲下(dn) 熬过(o) 嫩芽(nn)咕咕() 霎时(sh) 水波粼粼(ln)2.词义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文中表现的是田野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 拘束的情景。分歧:意见不一致。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章中指使儿子受到委屈。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信服:相信并佩服。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霎时:短时间。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 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结果。(1

5、)散步的时间:初春(2)散步的地点:南方的田野上(3)散步的人物:“我” 、母亲、儿子、妻子(4)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6(5)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6)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 “我”背母亲走小路2分歧是怎样产生的?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3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 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 “变了主意”走小路。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 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4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 子:温柔贤惠;

6、儿子:聪明乖巧。由“爱”决定,不存在谁的权力最大,这个“爱” ,对于长辈来说,是 “爱幼” ,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 “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 成的。 7环节三合作探究一、深层探究1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文中的母亲、 “我”和妻子的认识。研讨中对每 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母亲:能听从儿子的劝告来散步,可见母亲性格温顺;年纪大了,身体 不好,宁愿委屈自己,顺从孙子的心愿,可见母亲善良、无私、关爱家人。“我”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选择母亲想 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 严格的父亲,是一

7、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 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妻子: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 同承担扶老携幼的重任,是一位贤妻。2.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 。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 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以散步为题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 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可以基于对文章所叙事件和细节的不同关注点,拟出一家人 三代 儿子和母亲 初春的田野等题目,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 (“和谐” “孝道” “责任” “生命” “选择”等) ,拟出抽象的题目。3.朗读课文,探讨本文与秋天的怀念不同的感情基调。秋天的怀念的

8、感情基调是:沉痛、感伤、悲愤、压抑,结尾处又有 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明朗、愉悦、亲切、 舒缓、从容,有些语句也有含蓄未言的深意。二、语言赏析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一句中的“熬”字能否删去?为 什么?不能删去。因为母亲的现状是“老了” “身体不好” ,母亲从寒冷的冬天 挺过来,是很不容易的。 “熬”字有忍受、艰苦支持的意思,写出了“我” 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2.第段的“分歧”有什么作用?“分歧”在这里是大词小用,大有深意,为下文体现一家人的和睦、互 敬互爱埋下伏笔,使文章更加生动。3文章最后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

9、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个 自然段,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作者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 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从深层理解来说,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它暗示着中 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慢慢地” “稳稳地”行 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 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 大的心愿。4.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

10、还习 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文中的对称句还有: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自然也很轻。好处:这些对称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 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 整齐,富有对称之美,两句互相映衬,很有情趣。5.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

11、一些写景的语句,把它们找出来,品味 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课文中写景的句子有: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 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 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 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 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教师随笔:8环节三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结合语境,前后勾连。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 问词句的含义。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可以先解释关键词的含义,再运用替换关键词 的

12、方法来理解句子的含义。把握中心,整体领悟。对于文中的点睛之笔,要结合文章主旨,把握 深层含义。辨析修辞,思考意图。例如比喻要注意揣摩其比喻义。哲理句子写出 深层含义。三、探究写法1.在散文中运用了小说笔法。具体表现:文章虽是叙述“散步”这样的小事,却写得情节曲折有波 澜;以叙事为载体,用故事本身来说话。2.语言朴素亲切,却又精心营构。具体表现:除两处景物描写,本文没有多少形容词和细致描摹,多用 短句,仿佛拉家常;多用对称句;大词小用中见幽默。文章主旨如何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文章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 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环节四点拨归纳环节四点拨归纳教学板书总起:交代事件、地点、人物散步原因散步 叙述 田野春色及散步乐趣 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解决分歧结尾:深化主题8环节五拓展延伸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与父母有过分歧吗? 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学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该怎样做?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培养学生健康的 情感。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 课文的同时反复吟咏,最终用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