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58236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蚌埠市 2018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古诗文默写(10 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此中有真意, 。 亲小人,远贤臣, 。 金樽清酒斗十千, 。 ,衣冠简朴古风存。 水何澹澹, 。 ,西北望,射天狼。 (2)按照下面的提示,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文句子。(4 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 ; ”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 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佳句,请写出你熟悉的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4)题。 (9 分) 美德,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赞赏、所推崇。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这是刘备离世之前留给 后人的一句遗训。汉代科学家张衡把“德之不崇”视作人生最大的不幸。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则把 知识与美德相题并论,认为知识是人生的“第一个太阳” ,而美德则是人生的“第二个太阳” ,只 有两个太阳同时升起,才能铸( )就辉煌的人生。另一位哲人还说,世上惟有两样东西最能 震 hn( )人的心灵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铸( )就 震 hn(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

3、分) (3) “推崇”中“推”的意思是 。 “遗训”在文中的意思是 (3 分) (4) “而美德则是人生的第二个太阳 ”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2 分) 3.名著阅读(4 分)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 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 集,上面文段节选自其中的一篇: 。文段中的“他”指: (人物) ,他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 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4.某中学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拟开展一次以“诵读经典”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

4、你根据要求 完成下列各题。 (12 分) (1)为了能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学校要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假如你是这次动员会的主持 人,请拟出会议议程。 (6 分) (2)在读了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后,有同学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书写 忧乐。现在请你对出下联。 (2 分) (3)下面片段出自一位同学的习作读点经典劝学读后感 ,请你读后完成题。 (4 分) 通过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书的价值。书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精神需要。你是否孤独过,丧失 信心过,彷徨过,那么书也不失为你开的一剂良药。当你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看看书时,那时你 就会懂得书的真正含义。你读万卷书, 。 划线句有语病,可修

5、改为: 。 (不得改变原意) (2 分) 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读书对人生的影响。 (2 分) 2二、阅读与赏析。 (55 分) (一) 阅读智者无言 ,回答 59 题(18 分)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有许多蔚为 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有这么两个人去应考厨师。甲一出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说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 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火侯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及他时, 他只说:“如果能给我三十分钟的时间,我做一道菜出来看看便是。 ” 不用说, “讷于言”厨师被录 取了

6、。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瞬间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 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样说,更应该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 棵树,不需要急着去看它春天里开什么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时去看树上 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芸芸众生,那个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 而那个一直不吭声以沉默示人的人,你可能不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对他有了探询的欲望因为那 不语带给女性的是典雅,带给男性的是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

7、实, 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索然无味。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我小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你看大街上两个吵嘴的人,那个声嘶力竭叫得很凶的人,往往是理 屈词穷的,因为真理不在他一边,他想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心里一团正气,自 然可以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最大的蔑视呀!”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宠物。 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 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有两种方法能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 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

8、 智者无言。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6. 文章开头写了大海、花朵和山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7.第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这两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4 分)8. “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这句话中“此理”说的是什么道 理?请为“人也盖同如此”提供一则事实论据。(4 分) 9. 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4 分) (二)阅读寻春 ,回答 1015 题(21 分)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 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趁个假日

9、,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 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 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 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3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 :虽说是早春之游 ,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 ,则 安之走吧。 渐渐

10、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 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 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 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 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 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

11、,似乎比刚才又 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 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 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 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 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B)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 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 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

12、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 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 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 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 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 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 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 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10.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

13、横线上。(2 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看到衰草:_ 遥见草色: 。 11.品读下面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6 分)(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B)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12.第段中画线句子“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3 分) 13.第段中“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4 分) 1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4 分)15.请写出两句描写春的诗句(本文中引用的除外)。(2 分) (三)阅读曹刿论战 ,回答 1619 题(16 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14、。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 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5 分) (1)肉食者鄙( ) (2)小惠未徧( ) (3)必以分人( ) (4)公与之乘( ) (5)公问其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