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课件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58210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原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传感器原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传感器原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传感器原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传感器原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原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原理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方式:8502071 ,主讲:王君,Sensor Principle & Detecting Technology,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5分; 实验成绩15分; 期末考试70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实验装置,自制非晶合金磁敏传感器,电阻式远传压力表,感应式流量表,称重 传感器,CCD传感器,质子旋进式磁敏传感器,压阻式液位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力参数传感器,地震检波器,反射式光敏传感器,磁、气、力敏传感器,超声 传感器,传感器原理,检测技术,温度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电感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压电

2、传感器,其他传感器,多传感器融合,检测电路,现代检测系统,课程主要内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主要参数、检测电路及其典型应用,1传感器课程 http:/ 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http:/www.i- 3传感器世界 http:/ 4中国传感器 http:/ 5传感器技术 http:/www.sensor- 621IC中国电子网 http:/ 7传感技术学报网 http:/ 8传感器资讯网 http:/,参考网站,检测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完整学科。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传感

3、器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学最前端的一个阵地,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之一。,第一章 绪 论,“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为全世界所公认。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就像神经和感官一样,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利工具。,第一节 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没有传感器,现代化生产就失去了基础。 传感器是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第一章 绪 论,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传感器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

4、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广泛的领域。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第二节 传感器的定义,国家标准(GB7665-87)中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 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 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可以是气、光、电物理量,主要是电物理量; 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传感器名称:发送器、传

5、送器、变送器、检测器、探头,传感器功用: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出去。,V、I、F、P,第三节 传感器的组成,辅助电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被测量,电量,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它把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基本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简称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实际上,有些传感器很简单,有些则较复杂,大多数是开环系统,也有些是带反馈的闭环系统。,最简单的传感器由一个敏感元件(兼转换元件)组成,它感受被测量时直接输出电量,如热电偶。有些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6、,没有转换电路,如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其中质量块m是敏感元件,压电片(块)是转换元件。有些传感器,转换元件不只一个,要经过若干次转换。,由于空间的限制或者其他原因,转换电路常装入电箱中。然而,因为不少传感器要在通过转换电路后才能输出电信号,从而决定了转换电路是传感器的组成环节之一。,第四节 传感器的分类,1、按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分为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等,2、按构成原理,结构型与物性型两大类,3、根据传感器的能量转换情况,可分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和能量转换型传感器,4、按照物理原理分类:十种,5、按照传感器的用途分类 :位移、压力、振动、温度传感器,7、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7、6、根据转换过程可逆与否 :单向和双向,8、根据传感器使用电源与否: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结构型传感器是利用物理学中场的定律构成的,包括动力场的运动定律,电磁场的电磁定律等。物理学中的定律一般是以方程式给出的。对于传感器,这些方程式就是许多传感器在工作时的数学模型。这类传感器的特点是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以传感器中元件相对位置变化引起场的变化为基础,而不是以材料特性变化为基础。,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物质定律构成的,如虎克定律、欧姆定律等。物质定律是表示物质某种客观性质的法则。这种法则,大多数是以物质本身的常数形式给出。这些常数的大小,决定了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因此,物性型传感器的性能随材料的不同而异

8、。如,光电管,它利用了物质法则中的外光电效应。显然,其特性与涂覆在电极上的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如,所有半导体传感器,以及所有利用各种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金属、半导体、陶瓷、合金等性能变化的传感器,都属于物性型传感器。,能量控制型传感器,在信息变化过程中,传感器将从被测对象获取的信息能量用于调制或控制外部激励源,使外部激励源的部分能量载运信息而形成输出信号,这类传感器必须由外部提供激励源,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电路参量传感器都属于这一类传感器。基于应变电阻效应、磁阻效应、热阻效应、光电效应、霍尔效应等的传感器也属于此类传感器。,能量转换型传感器,又称有源型或发生器型,传感器将从被测对象获取的信息能量

9、直接转换成输出信号能量,主要由能量变换元件构成,它不需要外电源。如基于压电效应、热电效应、光电动势效应等的传感器都属于此类传感器。,按照物理原理分类: 电参量式传感器: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等; 磁电式传感器:磁电感应式、霍尔式、磁栅式等; 压电式传感器: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一般光电式、光栅式、激光式、光电码盘式、光导纤维式、红外式、摄像式等; 气电式传感器:电位器式、应变式; 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 波式传感器:超声波式、微波式等; 射线式传感器:热辐射式、射线式; 半导体式传感器:霍耳器件、热敏电阻; 其他原理的传感器:差动变压器、振弦式等。有些传感器的工作原

10、理具有两种以上原理的复合形式,如不少半导体式传感器,也可看成电参量式传感器。,第五节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传感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方面: 提高与改善传感器的技术性能; 寻找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及新功能等。,一、改善传感器的性能的技术途径 1差动技术差动技术是传感器中普遍采用的技术。它的应用可显著地减小温度变化、电源波动、外界干扰等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抵消了共模误差,减小非线性误差等。不少传感器由于采用了差动技术,还可使灵敏度增大。,2平均技术在传感器中普遍采用平均技术可产生平均效应,其原理是利用若干个传感单元同时感受被测量,其输出则是这些单元输出的平均值,若将每个单元可能带来的误差均可看作随机误

11、差且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误差理论,总的误差将减小为 =/n 式中 n传感单元数。,可见,在传感器中利用平均技术不仅可使传感器误差减小,且可增大信号量,即增大传感器灵敏度。,3补偿与修正技术补偿与修正技术的运用大致针对两种情况: 针对传感器本身特性 针对传感器的工作条件或外界环境对于传感器特性,找出误差的变化规律,或者测出其大小和方向,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补偿或修正。针对传感器工作条件或外界环境进行误差补偿,也是提高传感器精度的有力技术措施。不少传感器对温度敏感,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十分可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要时可以控制温度,搞恒温装置,但往往费用太高,或使用现场不允许。而在传感器内引入温度误

12、差补偿又常常是可行的。这时应找出温度对测量值影响的规律,然后引入温度补偿措施。,补偿与修正,可以利用电子线路(硬件)来解决,也可以采用微型计算机通过软件来实现。,4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传感器大都要在现场工作,现场的条件往往是难以充分预料的,有时是极其恶劣的。各种外界因素要影响传感器的精度与各有关性能。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保证其原有性能,就应设法削弱或消除外界因素对传感器的影响。其方法有:,减小传感器对影响因素的灵敏度降低外界因素对传感器实际作用的程度,对于电磁干扰,可以采用屏蔽、隔离措施,也可用滤波等方法抑制。对于如温度、湿度、机械振动、气压、声压、辐射、甚至气流等,可采用相应的隔离措施,如隔热

13、、密封、隔振等,或者在变换成为电量后对干扰信号进行分离或抑制,减小其影响。,5稳定性处理,在使用传感器时,若测量要求较高,必要时也应对附加的调整元件、后续电路的关键元器件进行老化处理。,提高传感器性能的稳定性措施:对材料、元器件或传感器整体进行必要的稳定性处理。如永磁材料的时间老化、温度老化、机械老化及交流稳磁处理、电气元件的老化筛选等。,造成传感器性能不稳定的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构成传感器的各种材料与元器件性能将发生变化。,传感器作为长期测量或反复使用的器件,其稳定性显得特别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胜过精度指标,尤其是对那些很难或无法定期标定的场合。,二、传感器的发展动向,开发

14、新型传感器 开发新材料 新工艺的采用 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开展基础研究,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传感器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是基于各种效应和定律,由此启发人们进一步探索具有新效应的敏感功能材料,并以此研制出具有新原理的新型物性型传感器件,这是发展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和小型化传感器的重要途径。结构型传感器发展得较早,目前日趋成熟。结构型传感器,一般说它的结构复杂,体积偏大,价格偏高。物性型传感器大致与之相反,具有不少诱人的优点,加之过去发展也不够。世界各国都在物性型传感器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研究,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动向。,1开发新型传感器,

15、新型传感器包括:采用新原理;填补传感器空白;仿生传感器等方面。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传感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基础,由于材料科学的进步,人们在制造时,可任意控制它们的成分,从而设计制造出用于各种传感器的功能材料。用复杂材料来制造性能更加良好的传感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2开发新材料,(1)半导体敏感材料 (2)陶瓷材料 (3)磁性材料 (4)智能材料,如,半导体氧化物可以制造各种气体传感器,而陶瓷传感器工作温度远高于半导体,光导纤维的应用是传感器材料的重大突破,用它研制的传感器与传统的相比有突出的特点。有机材料作为传感器材料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在发展新型传感器中,离不开新工艺的采用。新工艺的含义范围很广,这里主要指与发展新型传感器联系特别密切的微细加工技术。该技术又称微机械加工技术,是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发展起来的,它是离子束、电子束、分子束、激光束和化学刻蚀等用于微电子加工的技术,目前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传感器领域。,3新工艺的采用,例如利用半导体技术制造出压阻式传感器,利用薄膜工艺制造出快速响应的气敏、湿敏传感器,日本横河公司利用各向异性腐蚀技术进行高精度三维加工,在硅片上构成孔、沟棱锥、半球等各种开头,制作出全硅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