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58183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会计硕士考研考生的一系列坎坷之路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经历了报名、初试、复试、等结果等一系列的步骤,将近一年的考研复习也暂告一段落。初试第五,复试第一,总成绩第一的结果,对于我这个大专出身,凭自考本科报考的“差劲”学生来说,已经是相当满足了。学校并非211、985,但我觉得这跟选对象一样,也许并不是最帅、最有钱的,也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最好的,但只要适合自己就可以了。在社会上磨砺了近三年左右的时间,没了当初的澎湃激情,剩下的只有淡定和冷静。觉得现在能被这样一所以经济类、管理类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的一类大学所录取,很幸运,很开心,也很知足了。当时选择 CC,是因为

2、教育部设置会计硕士的初衷与我自己的职业想法不谋而合,现在的结果,是老天对我的付出、我的眼泪、我的汗水最大的眷顾。在这里要感谢我的家人还有朋友同学们,是他们一如既往的鼓励才让我支持到今天。也很感谢坛子里的各位热心筒子们,你们的一路相伴,让我从未感觉孤单。之前有答应过论坛里的一位考友,在复试成功结束后就总结一篇经验帖,现在是该兑现我承诺的时候了。因为本人一直是会计专业,考的并不是热门的名校,自己的实力确实也有限,这篇帖子仅供那些跟我差不多情况,本专业出身(凯程的情况可能有些不同,自己未经历过,所以不敢乱指点),并且意在报考非 211、985 的学子们参考,若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高手们“手下留

3、情”,小女子感激不尽。以下分五个部分讲述下我这近 12 个月漫长而充实的奋斗历程,可能有些长,还希望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耐心读完:一、cpa 与 Mpacc有人觉得两者冲突,我觉得这看你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四月份报考的时候还没打算要全职考研,报的三门貌似跟考研的内容关系不太大,等五月去北京,在北大、清华、人大、央财、北理校园里感觉一番后,才真心觉得是应该好好再给自己争取一次读书的机会。我是七月份铁了心辞职回家准备这两件事的。在分析两者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后,我觉得前期暂时把重心放在注会上面。记得很清楚 7 月 1 日的时候,仅风管一门才勉强敷衍地看过一遍,另外两门一页还没动。着手复习前,我征求了叔

4、叔的复习建议,他说像我这种情况,每天至少得保证 10 小时的学习时间。于是把剩下的 700 多小时(后来我的计划表反映实际复习达 79 天,累计学时达810 小时),划分为几个阶段,我把它总结为“通、懂、熟、冲”(具体来说是:通读全书、弄懂原理、熟练掌握、冲刺模拟)。8 月份的时候还在担心考研的时间很可能不太够用,后来接到改革的消息,觉得注会结束后再开始复习应该还来得及。所以一心一意就扑在三门课程上了。简而言之,注会各门课程其实有些思维是相通的,不并太纠结于到底报什么,看自己对哪些课程感兴趣呗。我之前就报了审计、经济法和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即便是大家普通觉得最简单的风管,在我看来,对考研也是有

5、帮助的(这我在第二点会提到)。所以,这两者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键看自己把握。别犹豫不决,一旦决定了,就不要怀疑、放弃、打退堂鼓。虽然 11 年的注会成绩因为作弊等原因晚发布,但我的三门课程悉数通过,自此专业阶段还剩下两门了(后来发现,通过的注会这四门课程貌似为我在面试过程中争取到一点附加分)。因此,请各位同学们相信:自助者天助也。二、关于报考学校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两年的战斗让我真心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去年打酱油(连单词都没背完就匆忙上战场),报的中南财大,考了 335 分,后来为调剂的事伤透了脑筋。二战时,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字“稳”。结束了注会的考试后,时间已到 9 月底了,虽然那个时候

6、单词没背完一遍,但我没急于赶紧埋头复习,而是用我在用风管学到的 SWOT 分析和项目筛选的思想后,首先全面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以及改革所带来的机会、威胁,在全国的范围内选也了几所适合自己情况的 6-7 所学校,并手工自制了一个表格,内容涉及各个学校的学制、学费、招录人数、招录比例、往年招录分数、复试科目、是否有文凭歧视(这点对我这样的学生很重要,所以把它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等。具体了解后,把这些内容进行量化、评分、排序,最后总分显示,我现在报的这所学校处在第一,然后上学校官网具体了解到会计是她的优势专业,会计学专业是国家重点专业,会计学科是省内重点学科,而且是国家级首批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

7、创新实验区。各种信息显示,她与我当初决定报 CC 的目标相一致。(后来去学校复试,学校并没有出现我之前所担心的歧视文凭的问题,她公平地对待的每一位考生,她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挥空间。)在这里顺便提一句,之前在坛子里看到有同学很气愤地说某某学校夸大宣传,后来严重缩招的事儿,个人觉得,考研有风险,报考需谨慎。我们报考时,应该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能仅仅从简章上的招生人数上片面地匆忙下决定。(这里并不针对此次因这受挫的孩子,本帖是给 13 年的学弟学妹们的一点建议和参考,以免他们犯同样的“错误”,希望你们谅解)。三、关于复习方法 首先,必须强调方法这个事儿。高考后的一段时间里,

8、害怕别人用“勤奋”两个字来形容我,因为我觉得再勤奋,如果没有好的结果,全都是白费。因为高考前,并没有意识并且改善学习方法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与一二本失之交臂。本可选个最好的三本,但出于对家庭经济情况的考虑,毅然直接填了专科。一个选择题的 6 分之差,让我今天需要用比别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去弥补那一纸的差距。这次学习的过程中,我告诉自己,不能再重蹈覆辙了,不可以一个劲地拼命往前“冲”。我后来把我改进后的习惯叫作“一步三回头”,即:每向前走一步,再回过头巩固之前学的,务必把基础打牢,确保熟练运用基本原理。再者就是计划的制定问题。学习应该有个科学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切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哪儿到哪儿。以前都

9、是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制定学习计划的,而这次是真正的自发行为。先定好目标,划定学习范围,限制学习时间,从简到繁、由粗到细。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再好的计划,重在落实,而我用了 WPS 即成模版里的一个现成表格,对自己每天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这也是为什么上面我能准确地计算出注会的复习总时间),我把这个表放到这:复习计划模版.rar。最后就是考友的选择问题。一个好的考友,确实可以很给力的啦,我有深刻体会。毕业快三年的时间,同学中好多出国的都差不多回来了,大部分的人已经参加工作了,像我这样工作了又回来考研的实在不多见哪!在这里很感谢,人大的力哥同学哈,每次对我的 word 问题耐心细致解答,从不拖延

10、,比中华老师还尽职哦,祝愿他可以顺利找到工作,明年为母校的 CC 再战!另外还有,复试准备期间遇到的 YH 和华哥,专业课的疑问不少,我们会定期不定期的在网上进行讨论和解答,后来复试专业课考试中基本可以应付的来。像坛子里也有不少热心的牛人,大家可以结盟组团,互帮互助。事实证明,复习时,和考友适当的讨论,可以相互促进,相互鼓励,效果是不容小视的。四、关于复习书籍 1、英语词汇刘一男词汇速记指南确实很好,它里面把词根词源都讲的很清楚,对于扩展词汇很有帮助。由于我这里的电子版是加密的,需要根据机型申请阅读码什么的,发上来大家可能用不了啊,需要的话,建议可以百度一下,应该可以搜索的到。2、英语阅读之前

11、一直按英语一的难度复习着,张剑真题黄皮书很推荐,老蒋的 80 篇我觉得不太适合我自己,做完一遍后基本就丢一边了,而新航道胡敏 200 篇难度有点大,可以用来挑战自己的极限和打击下膨胀的自信心。另外,想说的还有就是泛读,个人觉得,老师推荐的 FT(金融时报)中文网真的很好啊,有中英文对照的,跟时事联系很紧密,对扩大阅读量和提高语感很有帮助,每天无须花太久时间,半小时左右就可以了,贵在坚持。这样下来,觉得对翻译和词汇和巩固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英语写作好像没发现特别好的书,市面上大多数是针对英语一的,适用英语二的内容比较少,去书店选一本自己觉得还比较靠谱的作文专项书,再就是主要靠平时做阅读时的积

12、累,把好的句型句式抄下来,定期进行背诵,然后写作时尽力套用这些句子,这次英语的战果是在完填错一半,阅读错四个的情况下,总分还能拿到 76,估计两篇作文扣了 8-9 分的样子,和之前做阅读的有意积累有一些关系,出笔成章。作为上面没发成黄皮书的补偿,我在这里补上一个作文必背篇;20 年考研英语精选真题范文及背诵素材;20 年考研英语精选真题范文及背诵素材。4、英语真题已经记不清自己把英语一、二的真题来来回回做了多少遍了,每次都有新感觉,自己去买一套真题(最好那种小册子型的,跟考试的样子差不多那样)。不是单纯的重复,比较第一遍按年份,第二遍按题型,第三遍按文章类别,诸如此类吧。建议不要在原来标在笔记

13、的试卷上重做,最好还准备一下电子版的,这样上面没答案,再做时会更有体会的,我发一整套 1980-2011 年的真题给大家。5、英语二模拟试题在还剩一个月的时候就进入模拟阶段了,用的是星火的那个版本,听说后来网上都给卖断货了。因为在前期制定计划时就把这内容规划在内了,所以很早就购进了,没有耽误复习进程和复习心情,因此再次强调一下,学习计划真的很重要哪!6、管理类数学不学数学好多年了,扔下的课本,捡起来着实困难。高教版的大纲解析必备,另外高教出版的还有一本关于英语和管理类历年真题的书,觉得涵盖很全的,推荐给大家。然后就是很多人说的某奇的高分指南。机工的,没怎么用过,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拿着看看先,

14、但主要还是以真题的思路为主。7、管理类逻辑个人觉得逻辑真没窍门可言,有些语文的功底在里面,多练习一些,技巧是慢慢总结体会出来的,当然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地想撕书的阶段啦,历年的MBA 真题值得一做,我自己用的是某奇的高分指南,觉得还不错,千万别被那些理论整晕,记住:语感第一,方法第二。8、管理类作文我是按考上人大这位大师兄的提前分享综合写作&英语写作的积累技巧经验帖说的内容来的,然后加上后期总结适合自己的大小作文的写作模板,限时加以练习(作文论坛里有下载的,大家可以搜索下),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请别人帮忙修改下最好了。五、关于复试 因为改革后初试不考政治了,改在复试进行了。我们复试考了三个题(三

15、选二即可),一个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关系,一个是中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主要涉及什么内容,最后一个是美国战略东移中国的对策。综合之前其他同学发的上财、东财的题目来看,时政的内容涉及的比较多,特别是复试是在结束后,明年考的同学们需要特别关注下这个重点内容,另外明年要开十八大了,相关的精神等等内容应该重视下。专业课各个学校差别比较大。有人说面试容易,不需要特别在意,我觉着,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因为我不是凯程,所以不知凯程生会在面试中遇到些什么问题。就我遇到的情况,简要说说吧。首先,中英凯程必须准备下,会计方面原理性的问题应该重点把握和巩固下,比如下面这几个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16、: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会计与审计等等。然后在复试期间中,我有准备一个“秘笈”,上面总结了十几个英语面试可能问到的内容,由于是在网上参考了许多人的内容,我手改了好多遍,就发不了具体内容了,现把问题内容在罗列如下,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考虑下(保险起见也是中英文两套)。然后把这些内容背得烂熟,不进行任何思考也能脱口而出,老师稍稍一问就能出口成章,就可以了。1、自我介绍2、兴趣爱好3、为什么选择再读书(针对非应届生)4、为什么选择此专业(针对凯程生)5、为什么选择报考这个学校(这个在我面试中有问到哦)6、读研期间的打算7、对家乡的介绍8、性格特点9、你的优势10、你的弱点11、家庭成员情况12、对你影响最大的人13、毕业后的打算14、对友谊的看法15、如何面对压力16、如果复试失败会怎么办17、会计和审计的区别(你根据你专业的问题准备一下)注:除了自我介绍需要 3-5 分钟左右的时间,其他问题控制在 1-2 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我自己复试用的是那本复试听说一本通,个人感觉还行,大家可以针对所报考学校的具体考查方式选重点地看看。另外,还应准备一些专业英语词汇,我直接把我整理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