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语文上册推敲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56759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语文上册推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语文上册推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语文上册推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年语文上册推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年语文上册推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语文上册推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语文上册推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 敲,人们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了解贾岛:,推敲 和尚 沉睡 骑驴 礼貌 街道 避让 闯进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犹豫不决,认读生字词或新词:,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

2、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读好长句:,(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推 敲,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 、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有三:一:( )二:( )三:(

3、),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 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 到什么吗?,用“”划出写贾岛所见所闻的句子。,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访问,拜访:也是访问,但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有目的的去探望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 、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 、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 、在

4、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的字眼儿。,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从贾岛的“所想”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想起”“觉得”“或许”写出了贾岛的专心致志,反复推敲。,“不够妥帖”、“更恰当些”可见贾岛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追求 准确、传神、完美。,即兴,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即时,即兴: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

5、创作。,:立即。,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 都感到十分好笑。,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其在 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 怎么问,贾岛怎么答?,韩愈 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贾岛 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听了贾岛诚心诚意、请求宽恕的 回答,如果你是韩愈,会怎么想,怎 么说呢?,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深。,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听了韩愈的解释,大家有没有想起 前文哪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