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54305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维修保养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维修保养手册,可靠 Reliable,耐用 Durable,教研室 编,目 录,1、产品标识说明; 2、产品结构分解; 3、产品工作原理; 4、产品使用维护; 5、产品失效判定; 6、气室使用要求; 7、常见故障处理。,“隆中”牌一代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产品的壳体及控制臂盖板上均有“LZ” 英文标识 (“ LZ”是“隆中”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从2009年起生产的产品,在盖板上有“隆中”汉字字样,字体为隆中集团注册之商标图案。 “隆中”牌二代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产品的壳体有“LZ” 标识,在盖板上有“隆中”汉字字样,字体为隆中集团注册之商标图案。,1、 产品标识说

2、明,1.1 标识介绍,一代调整臂,二代调整臂,Q37B,前桥,1103174 0002,流水号,生产月份,批次号,生产年份,0912113 0002,流水号,生产月份,批次号,生产年份,H586B,后桥,注册商标,注册商标,1.2 标识内容,2.1一代调整臂结构,1 铆钉 2 螺盖 3 轴承 4 锥形离合器 5 离合器弹簧 6 齿轮 7 轴套 8 O型圈(),9 蜗杆 10 油杯 11 壳体 12 加强圈 13 止推垫片 14 止推弹簧 15 调整端螺盖 16 闷盖 17 复位弹簧(内)18 复位弹簧(外) 19 齿条,20 O型圈() 21 涡轮22 密封垫23 控制臂盖 24 连接环25

3、控制臂26 控制臂组件27 螺钉28 连接套,2、产品结构分解,2.2二代调整臂结构,1 铆钉 2 螺盖 3 轴承 4 O型圈(I) 5 隔套 6 大斜齿轮,7 离合器弹簧 8 离合器 9 蜗杆 10 油杯 11 壳体 12 加强圈 13 调节螺母 14 闷盖 15 止推垫片 16 止推弹簧 17 调整端螺盖,18 O型圈( II ) 19 蜗轮 20 密封垫 21 控制臂盖 22 控制臂 23 螺钉 24 连接环 25 齿环 26 O型圈( III ) 27 心轴 28 齿轮 29 压簧 30 小斜齿轮,概述:当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超量间隙时,则凸轮轴在制动过程中增加了超量间隙“B”角,此时

4、的调整臂回转行程可划分为三个部分:正常间隙角“”、超量间隙角“”及弹性角“”。而“隆中”自动调整臂在制动过程中,能够自动识别这三个行程,并只对超量间隙进行调整。,3、产品工作原理,3.1.1 起始位置控制臂“25”被固定在支架上,齿条“19”与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值。,3.1 一代调整臂,3.1.2 转过间隙角“”调整臂转过设定间隙角“”,此时齿条“19”向下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制动蹄张开,当存在超量间隙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尚未接触。,3.1.3 转过超量间隙角“”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齿条“19”已和控制环“24”的槽口

5、下端接触(控制环与固定的控制臂被铆为一体),不能继续向下运动。齿条驱动齿轮“”旋转,单向离合器在这个方向可以相对自由转动。转过角“”后,凸轮轴带动制动蹄进一步张开,致使刹车片与制动鼓相接触。,3.1.4 转入弹性角“”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车片与制动鼓已经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迅速增加,蜗轮“21”作用于蜗杆“”上的力(向右)随之增大,使得蜗杆压缩弹簧“14”并向右移动,从而导致蜗杆“”与锥形离合器“”分离。,3.1.5转过弹性角“”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下运动而驱动齿轮转动。这时由于锥形离合器“”与蜗杆“”处于分离状态,整个单向离合器在齿条的作用下一起转

6、动,直到刹车片完全抱死制动鼓。,3.1.6 向回转过弹性角“”制动开始释放时,调整臂向回转过角“”。在回位弹簧“17和18”的作用下,使得齿条向下紧贴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此时,锥形离合器“4”与蜗杆“9”仍处于分离状态,齿条可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3.1.7 向回转入间隙角“”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消失,蜗轮“21”向右施加给蜗杆“”的力消失,弹簧“14”复原,推动蜗杆向左移动,使得蜗杆与锥形离合器“”重新啮合。,3.1.8 向回转过间隙角“”调整臂向回转过角“”,齿条“19”向上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3.1

7、.9 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置。此时,齿条“19”已与固定的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受其限制不能继续向上移动。当调整臂回转时,齿条驱动齿轮“”转动,此时单向离合器和锥齿离合器均处于啮合状态,使得蜗杆“”随齿轮一起转动,蜗杆驱动蜗轮“21”,蜗轮驱动凸轮轴,而凸轮轴的转动使得超量间隙减小,自动调整臂工作结束。,注意:反复1到9的制动与释放动作, 直到将制动鼓与刹车片之间的间隙 调整到正常间隙“A”。,3.2.1 起始位置:控制臂“22”被固定在支架上,小斜齿轮“30”右侧与齿轮“28”左侧接触,在小斜齿轮“30”与调节螺母“13”之间有一定的间隙“H”,这一值的大

8、小决定了制动蹄片与制动鼓的设定间隙值。,3.2 二代调整臂,3.2.2 转过正常间隙角C:调整臂转过角C,此时齿环“25”带动齿轮“28”逆时针转动,齿轮“28”同时驱动调节蜗杆“30”一起转动,小斜齿轮“30”在压簧“29”的作用下,边旋转边向左侧移动直到与螺母“13”接触,此时小斜齿轮“30”与螺母“13”之间的间隙H转移到了调节蜗杆“30”与齿轮“28”之间了,这时制动蹄也随之张开,当存在超量间隙时,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尚未接触。,3.2.3 转动超量间隙角Ce: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小斜齿轮“30”继续逆时针转动,由于调节蜗杆“30”左侧被调节螺母“13”限位而停止轴向移动,这时大斜齿轮6被

9、驱动开始逆时针转动,此时由于大斜齿轮“6”、离合器“7”以及离合器弹簧“8”组成一个单向离合器,可以自由转动,制动蹄片在凸轮轴的作用下继续张开直至与制动鼓接触。,3.2.4 转入弹性角E: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已经接触,制动鼓此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依次由制动蹄片、凸轮轴、涡轮“19”,最后传递到蜗杆“9”,使得蜗杆“9”克服止推弹簧“16”阻力向右移动,直到蜗杆端面与壳体端面接触,这时,蜗杆“9”与离合器“8”分离。,3.2.5 转过弹性角E:调整臂继续转动,小斜齿轮“30”继续驱动大斜齿轮“6”逆时针转动,由于离合器“8与蜗杆“9”脱离处于自由状态,于是整个离合器完成一起转动,

10、直到制动鼓被制动蹄片紧紧抱住,完成制动过程。,3.2.6 向回转过弹性角E:制动开始释放,调整臂向回转过角C,小斜齿轮“30”驱动大斜齿轮“6”、离合弹簧“7”、离合器“8”一起顺时针转动,由于三者处于空载状态,小斜齿轮“30”在压簧“29”的作用下,始终与螺母“13”接触。,3.2.7 向回转入间隙角C:随着制动蹄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凸轮轴和涡轮“19”上的力矩消失,涡轮“19”向右施加给蜗杆“9”的力也消失,止推弹簧“16”推动蜗杆“9”向左移动,使得蜗杆“9”与离合器“8”重新啮合。,3.2.8 向回转过间隙角C:调整臂向回转过角C,齿环“25”带动齿轮“28”,齿轮“28

11、”驱动小斜齿轮“30”着顺时针转动,由于大斜齿轮“6”通过离合弹簧“7”、离合器“8”与蜗杆“9”咬合一起,小斜齿轮“30”边旋转边向右移动,压簧“29”被压缩,小斜齿轮“30”与齿轮“28”接触,此时小斜齿轮“30”与齿轮“28”之间的间隙H,又转移到了小斜齿轮“30”与调节螺母“13”之间了。,3.2.9 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Ce:当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超量间隙时,调整臂继续转回到起始位,齿环“25”继续带动齿轮“28”顺时针转动,由于小斜齿轮“30”被齿轮“28”在轴向限位,最后只能驱动大斜齿轮“6”转动,由于大斜齿轮“6”通过离合器弹簧“7”与离合器“8”咬合,离合器“8”又与蜗杆“

12、9”咬合,故带动蜗杆“9”转动起来,进而驱动涡轮“19”转动,涡轮“19”与凸轮轴同步转向,以此减小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如此反复多次制动与释放的过程,最后将制动间隙调整到设定值。,4、产品使用维护,4.1.1 安装前需确保制动气室推杆处于 初始位置,备有弹簧驻车制动的气 室(后桥气室),制动系统气压应保持在0.6MPa以上,以使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4.1.2 把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后,需要保证调整臂上的箭头标记方向应与气室推杆推出方向一致。,4.1 调整臂安装,4.1.3 用SW1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 部的蜗杆六角头(注意:不能使 用电动扳手,风动钻),使调整 臂上加强圈孔与气

13、室推杆U形叉 的轴销孔自然正对,然后将圆柱 销轻松插入U形叉孔,锁上开口销。,4.1.4 用隔圈、螺栓或垫片、卡簧将调整臂固定在凸轮轴上,此时应确保调整臂的轴向间隙A=0.50-2.00mm 。,4.1.5 将控制臂向制动方向推动(控制臂上有箭头示意推动方向)直到推不动为止。,注意:此时控制臂上指针应指向开口 或控制臂上的刻线与控制臂盖上的刻线 对齐。其操作目的是使自动调整臂正常 工作、免受破坏。,4.1.6 安装调整臂支架,随后将控制臂紧固在定位 支架上。,4.1.7 间隙调整4.1.7.1 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直至摩擦 片与制动鼓接触,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头3/4圈(反

14、向转动时会听到咔咔声)。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4.1.7.2 施加若干次制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至此安装过程结束。备注:调整臂的自调整功能是否正常,可通过蜗杆六角头在每次制动即将结束时自动旋转观察确定。,4.2.1 拆卸前需确保制动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备有弹簧制动的 气室(后桥气室),制动系统气压应保持在0.6MPa以上, 以使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4.2.2 拆下调整臂与气室上连接的开口销、圆柱插销,使气室与调整臂柄部分离。4.2.3 拆下凸轮轴端部的轴向定位螺栓和垫片(或垫片和轴用卡簧)。4.2.4 用SW12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头(转动时所要的力矩较大,会听

15、到咔、声),直至调整臂柄部从分泵推杆U形叉中脱开。 4.2.5 拆下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相连的支撑螺栓、螺母、垫片,将调整臂从凸轮轴中取出,完成调整臂的拆卸。,4.2 调整臂拆卸,4.3 常见安装问题,4.3.1 先固定控制臂和定位支架,再对调整臂和气室推杆进行连接。这样会导致气室推杆安装孔与调整臂安装孔不能对正,这时安装人就会用手推或拉动调整臂或者气室,强行连接气室推杆与调整臂。问题隐患:此安装方法直接导致:1)正常间隙角“A” 过小,造成车辆出现制动发热的现象;2)气室储备行程不足,制动疲软;3)驻车制动气室解除制动时,又会向后强拉调整臂,容易导致控制臂断裂。 4.3.2 调整臂安装中控制臂未

16、推到位时,就将其固定。问题隐患:此安装方法导致:1)正常间隙角“A”过小,造成车辆出现制动发热、摩擦片异常磨损等相关问题出现; 2)左右制动力矩不平衡。 4.3.3 在车辆制动气压不足时(小于0.6MPa),安装备有弹簧驻车制动的气室(后桥气室)调整臂。问题隐患: 1)导致气室储备行程不足,制动疲软;2)解除制动时,又会向后强拉调整臂,容易导致控制臂断裂。,4.4.1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经常用扳手拧动蜗杆“六角”,或者因为安装不当、制动器其他问题,导致车辆出现制动间隙过小、发热的故障,而经常用扳手逆时针拧动蜗杆“六角”,以此来放大制动间隙值。 误区指导:自动调整臂的结构特点中规定了只有在安装、拆

17、卸、检测时,才允许手动转动蜗杆六角头,否则将直接导致调整臂内部机构早期磨损,车辆在后续使用中出现制动疲软的问题。 纠正方法: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尽量避免拧动蜗杆“六角”,延长调整臂的使用寿命,在出现车辆制动间隙过小的问题,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型号是否正确、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制动器是否存在问题。 4.4.2 车辆存在制动复位慢、拖刹车的现象,判断为调整臂内部卡滞造成,要求更换调整臂。 误区指导:调整臂在整车制动系统中只作为传导气室的推力,以及保证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值,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本身没有任何制动后的复位动力,制动复位是依靠制动蹄片的拉簧、气室的复位弹簧完成。 纠正方法:在车辆出现以上问题时,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特别是轴向间隙),气室复位弹簧、制动蹄片拉簧、凸轮轴颈孔是否存在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