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52577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汉代儒学,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 批评时政。 2.过程 (1)“焚书”:除秦记和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外,其余全部烧毁。 (2)“坑儒”:秦始皇疑心儒生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儒家经典,3.影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儒学,1.(教材第9页学习思考) 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

2、、卜筮、种树之书?,提示,提示 秦王朝实行“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医药、种树之书,跟儒学等思想无关,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卜筮之书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是其思想统治的工具。,学习思考,二、罢黜百家 1.背景 (1)汉武帝时,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 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以 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3)儒学思想逐渐被 确立为正统思想。 (4)汉武帝起用 之士,咨询治国方略。,专制主义,汉民族,统治者,儒学,2.过程 (1)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 ,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等。 (2)董仲舒提出文化的“一统”是 “一统”的根基。 (3)汉武帝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

3、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由此开始提升。,儒学,政治,3.影响 (1)积极方面: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消极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思维点拨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对儒学的态度可说是天壤之别,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文化上的专制是为了维护政治上的专制。不同的是两位皇帝推崇的思想不一样,一个崇尚法家,一个崇尚儒学。,2.如何理解“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思想?,提示 “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思

4、想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天人感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限制君权的作用。,3.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内容和实质有哪些?,提示 (1)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实质:思想文化专制。,学习思考,提示,4.观察下面一组文物图片,从中反映出汉代教育哪些信息?这对儒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 (1)信息: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在教育方面,推广儒学教育,“五经”成为学校的教科书。 (2)影响: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儒学得到广泛传播,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汉代熹平石经 “五经”书影 成都西汉文

5、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提示,5.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区别与联系?,提示 (1)联系:汉代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中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区别:董仲舒的新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思想,已经不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提示,三、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的设立 (1)中央: 时期,创办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的官立学校。 (2)地方: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 教育系统。,汉武帝,政治管理人才,地方,2.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 和 的标志。 (2)对社会风气

6、: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对统治基础:打破 对官位的垄断,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官方化,制度化,贵族官僚,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背景 (1)中国早期选官制度以“世官制”为主。 (2)汉武帝时, 被确立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2.创立: 时代,科举制开始实行。 3.特点 (1)以 作为选官的标准。 (2)考试内容主要是 。,察举制,隋唐,考试成绩,儒学经典,4.影响 (1)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2)有益于中国 政治体制的稳固,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

7、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 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 的原则。 (5)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 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专制主义,读书,公平公正,科学技术,易混易错 汉武帝的作为并非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的根本原因 儒学获得正统思想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若没有汉武帝,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儒学成为正统,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特点 史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

8、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 教你读史 “天子受命于天”表达了董仲舒“君权神授”的思想,意图加强君权;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又为限制君权提供了理论依据。,问题思考 (1)在君主与天的关系问题上,董仲舒提出了什么思想观点?他提出该思想的目的是什么?应如何认识?,提示,提示 观点: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目的:加强君权,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同时为限制君权提供理论依据。认识:它是一种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唯心主义思想。,(2)你如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新”?,提示 从内容上看,在继承儒家民本、仁政思想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其他思想,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

9、想。 从特点上看,儒学走向神学化、官方化,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史料二 汉武帝问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教你读史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指的是儒家学说以外的学说,这段史料表达了董仲舒意图以儒家学说统一全国思想。,问题思考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会被汉武帝所采纳?,提示,提示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影响?,提示 影响: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使儒学确立

10、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罢黜百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史料 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教你读史 “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说明“罢黜百家”对中国文化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应当辩证地看待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问题思考 史料中作者认识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的视角是什么?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提示,提示 视角:强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对文化发展的危害。 观点:不合理。 理由: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有

11、利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传播。 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使读书成为社会风尚。 有利于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 (1)社会地位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受到各诸侯国的冷落;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学说受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才成为正统思想。,史论总结,(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对汉代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

12、系,有利于构建中国传统道德体系。 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记知识纲要,课堂小结,背核心术语,1.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外儒内法”。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先秦儒学

13、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 A.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 B.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 C.批判了文化专制政策 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答案,解析 “书籍被烧残”以及“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遭受致命打击,反映了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严重危害,故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解析,1,2,3,4,5,解析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此外为了限制君主暴政,提出天人感应,要求统

14、治者实行仁政。本题题干材料强调上天通过自然现象警告君主要实行仁政,故选B。,2.“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了董仲舒的 A.大一统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君权神授思想 D.无为而治思想,答案,解析,1,2,3,4,5,3.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答案,解析,解析 由题干中的“皇帝被神圣化”“解释权则掌握在儒士型科

15、层官僚手中”,可知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和儒家的独尊地位,故选C项。,1,2,3,4,5,4.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五经”的流传 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答案,1,2,3,4,5,解析,解析 汉武帝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后,儒学得到官方的支持,成为正统思想。,5.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答案,解析,1,2,3,4,5,解析 从唐朝进士出身的分布比例可以看出,唐代的科举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官吏的来源,科举制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A、C两项错误; 科举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的特权垄断局面,并不是它的翻版,B项错误; 但是,士族子弟仍占71%,说明科举制还不完善,故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