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50559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 (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君权和相权 1.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1)“相”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 (2)帝王往往采取 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 2.限制相权的措施 (1)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建立由亲信近臣构成的“ ”。,限制相权,中朝,(2)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宋代:设中书门下,其长官职务相当于丞相。为了分散丞相权力,曾增设“ ”,为副丞相;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

2、总理财政。,参知政事,图解识记,唐朝三省六部制,二、行省的设置 1.背景 元以前地方制度的演进。 (1)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 、 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 (2)唐代为 、 、 三级。 (3)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则为 、 、县。 2.内容 元代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另有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以及 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以下依次为路、府、州、县。,郡,县,道,州,县,路,州,宣政院,3.管辖 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_等形式加以控制。 4.意义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 ,特别是调整好_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皇帝,定期觐见,中央集权,中央,和地

3、方,图解识记,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汉代以来君主专制的演进,探究点1 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 史料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 思考 三省六部制是怎样运作的?有何特点?,答案,答案 (1)中书省草拟政令,上承皇帝,再交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奉行”,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执行。 (2)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分工明确,

4、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探究点2 宋朝中枢机构 史料 “丞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权。”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任命知州军、通判等官员”。宋史职官志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中央官职设置的特点。,答案,答案 宋朝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枢密院掌管军事。,汉代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丞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

5、)丞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丞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丞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丞相权力不断分化。丞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丞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史论总结,主题二 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探究点1 汉唐地方政治制度 史料,图一 汉代初期形势图,图二 唐代后期形势图,思考 史料中图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两幅图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什么问题?,答案,答案 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存在问题:汉唐时期都造成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的弊端。,探究点2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史料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

6、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朱子语类 思考 史料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答案,答案 措施:在军事上,收回主要将领的兵权,充实中央禁军;在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在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 看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实力。,探究点3 元代行省制度 史料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

7、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思考 (1)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答案,答案 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2)根据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答案 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最终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

8、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史论总结,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20184月浙江学考)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答案,解析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实施对地方有效的管理推行了行省制度,据此判断B为正确选项。,解析,1,2,3,4,5,6,解析 汉代刺史制度是中央为监察地方所设,明太祖时期废丞相,此后相权已废,内阁和军机处与削弱

9、相权无关,故答案为B。,2.(201711月浙江学考)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汉刺史制 B.宋参知政事 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答案,解析,1,2,3,4,5,6,3.(2016浙江高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答案,解析,解析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另设

10、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机构,后来逐渐演化为协助皇帝的决策机关,凌驾于三省之上,宋代在三省之外,另设“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负责处理政务,二者的地位和职权相当,故B项正确。,1,2,3,4,5,6,4.(20157月浙江学考)古代中国某政治制度规定,凡遇军国大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该制度是 A.三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可以判断该制度是三省制,故A项正确; 科举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行省制是元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

11、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内阁是明朝在中央设置的机构,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6,5.(20151月浙江学考)元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当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腹里 B.宣政院 C.西藏行省 D.川藏行省,答案,解析,1,2,3,4,5,解析 元朝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腹里主管京师附近;当时十大行省中并无西藏行省和川藏行省。,6,6.(201510月浙江学考)读史阅世,提升历史学科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科举制,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以往流行的看法认为,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新精神。

12、20世纪末叶,一些学者发现以前对科举制的看法,过于简单化。放在古代的历史上考察,它打破了社会、阶级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使平民子弟通过苦读,也有可能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仅凭这一点,都应该为它谱上一曲赞歌。选自李伯重八股之外等 在历史的变迁中,科举制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材料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1,2,3,4,5,6,答案,答案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简意赅。 倾向于:儒生因科举而地位提升,但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士人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倾向于: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读书风尚,有益于形成重学风气。以考试选官,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合理性。,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