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导学案及练习题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50551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导学案及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说》导学案及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说》导学案及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说》导学案及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说》导学案及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导学案及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导学案及练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西市第四中学鸡西市第四中学 2012201220132013 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导学案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第四单元第 2121 课课 马说马说 编制人:关黎辉编制人:关黎辉 复核人:复核人: 使用日期:使用日期:2012.10.82012.10.8 编号:编号:0909 今日名言:今日名言:乘千里之马,走非凡之路。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词语、句段的含义,背诵并默写全文。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本文托物寓意.借物喻人的写法;准确把握作者 的思想情感。4.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

2、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1.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的寓意。 2 2.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学习导航学习导航】本文篇幅较短,学习本文,一方面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基本内容,丰富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体会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素养培养素养培养】3分钟 【资料链接资料链接】 1.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 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

3、文尤为著名,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 2.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 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 ,不会遁迹山林。后 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 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 ,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 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 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

4、物寓 意” 。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 “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 说千里马的问题” ,如:爱莲说 、 捕蛇者说 、 师说都属这一文体。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请充分利用学案和预习笔记,对课文进行预习。) (一)咬文嚼字,看谁最棒?(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依据自学认真填写!)祗( ) 骈( ) 槽 ( )枥 ( ) 一食( )或尽 粟( )一石( ) 食( )马者 其真无马邪( ) 外见( ) 辱( ) 伯乐( )我的补充: (二)重点字、词(除了下面的字、词外,你还可以把你认为重点的词句写在下面,相信 你一定能做好积累)祗辱于奴隶之手(祗:_) 骈死于槽枥之间(槽枥:_)

5、不以千里称也(称:_)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 食马者不知千里而食也(食; )是马也(是: _)食不饱,力不足 (食: ) 才美不外见(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 等:_)安求其能千里也(安:_) 策之不以其道(策: 道:_)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_ )执策而临之(策: 临:_)其真无马邪?( 邪: )(三)一词多义 1.策 策之不以其道 ( ) 执策临之 ( ) 2.之 策之不以其道 (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3.其 策之不以其道 ( ) 其真无马邪? ( ) 其真不知马也。 ( ) 食马者不知千里而食也( )4.食 食不

6、饱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5.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 ) 虽有千里之能 ( )(四) 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 1.才美不外见 通 , 含义是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含义是 3.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 , 含义是 4.其真无马邪 通 ,含义是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通 ,含义是 (五) 古今异义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 今义: 2.是马也 古义: 今义: 3.故虽有名马 古义: 今义: 4.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古义: 今义: 5. 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 今义: (六)词类活用1. 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3. 策之不以其道 策4. 食之不

7、能尽其材 尽(七)文言句式1.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 马之千里者3.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听读训练】 (身心放松,无拘无束,读出自我,展现风采)【梳理文意】 (请用好书下注释)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一食或尽粟一石(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文本探究文本探究】 (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别忘了充分利用你有的宝库:书 和预习笔记!) (1)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3

8、)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展示交流】 1.朗读课文 2.根据小组所分“预习导学”中的内容进行小组展示 3.背诵课文【反思检测】 1.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它们 各指的是什么?2.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3.?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巩固拓展巩固拓展】 1.读完本文以后,你认为伯乐应具有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 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9、。2.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 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3.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现实生活 中的例子证明【达标测试达标测试】 1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 B、尽粟一石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策之不以其道 2用原文填空 千里马的处境 : 千里马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有 : 食马者的愚蠢表现在 :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课堂反思课堂反思】 (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鸡西市第四中学鸡西市

10、第四中学 2012201220132013 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导学案年度上学期初三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第第四单元第 2121 课课 马说马说中考链接学案中考链接学案编制人:关黎辉编制人:关黎辉 复核人:复核人: 使用日期:使用日期:2012.10.82012.10.8 编号:编号:0909 今日名言:今日名言:乘千里之马,走非凡之路。 1. 填空。 马说的作者是 ,字_,_代著名_家,他的著作 收在_里。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被后人誉为“ ”之首。 “说”: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的 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 大体相似,通常采用 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 。 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 , 。 2.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 )槽( )枥( )( )粟( )外见( ) 食马( )祗( ) 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祗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骈死于槽枥之间(于槽枥之间( ) 千里马常有,千里马常有,而而伯乐不常有(伯乐不常有( ) 一食一食或或尽粟一石(尽粟一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