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抑郁 (1)-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744743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后抑郁 (1)-2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风后抑郁 (1)-2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风后抑郁 (1)-2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风后抑郁 (1)-2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风后抑郁 (1)-2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风后抑郁 (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后抑郁 (1)-2(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风 后 抑 郁,泊头市中医院脑病科缴秀珍,什么是脑卒中后抑郁呢,?,中风后抑郁定义,中风后抑郁症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是抑郁症的一种, 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思维内容障碍及意志活动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胃肠道、心血管、呼吸等多系统的临床不适症状。,至少有4050的脑卒中病人在卒中后有抑郁的体验,多发生在脑卒中后2个月1年。,中风后抑郁可怕吗?,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与脑卒中事件相关的,临床表现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 严重病人可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如不及时防范,部分病人可能导致自杀的后果。,脑卒中后抑郁的主要

2、表现及危害,悲观 缺乏积极性 对康复无信心 自卑 自责 自杀倾向,平均住院时间延长,康复效果不理想,病死率 增加3-4倍,中风发病率死亡率,中国脑血管病发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与俄罗斯和蒙古是全世界第一方阵。,中风致残率,中国脑血管病引起的残疾和死亡,也就是不良预后是全世界最重的。,中风的后果,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及高额医疗费用。 一人得病全家受害。,中风与抑郁的相关性,中风后抑郁症(PSD)是脑血管意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PSD的患病率较高,国内外文献报道为2079,但多在40-50,由于临床医师重视不足,综合医院医生缺乏精神专科知识,其漏诊率高达7

3、5,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争议很大,报道最多的还是5-羟色胺(5-HT)假说,中风后抑郁的病理基础,调节心境的相关脑区 C:额叶皮质Frontal cortex (esp. prefrontal and cingulate) - cognitive function, attention HP: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 - cognitive function, memory NAc: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ventral striatum) - reward and aversion Amy:杏仁核Amygdala - mediates re

4、sponses to emotional stimuli HYP:下丘脑Hypothalamus regulates sleep, appetite, energy, sex VTA:中脑腹侧被盖区 Ventral Tegmental Area - Sends dopaminergic projections to other areas DR:背侧中缝核 Dorsal Raphe nuclei - send serotonergic input to other areas LC:蓝斑Locus Coeruleus - sends noradrenergic input to other a

5、reas.,抑郁症相关神经回路,大量研究聚焦于海马和前额叶皮层(PFC)。 某些皮层下区域与奖偿、害怕和动机密切相关。这些区域包括伏隔核(NAc)、杏仁核、下丘脑。,参与调控焦虑相关症状的脑区环路,杏仁核与眶额叶皮质, 前扣带回皮质相互联系参与对恐惧的调节,可能是这些环路的过度激活产生 了恐惧反应。,恐惧,前扣带回皮质,眶额叶皮质,杏仁核,忧虑/强迫,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丘脑,纹状体,CSTC环路的过度激活可能导致忧虑或强迫观念,PaPez1937提出此环路,是情绪表达的结构。 海马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二)PaPez环,递质学说,PSD发病足由于5一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低下而致。

6、,中风的部位与抑郁,中风病灶的位置、面积与患者,情绪行为的变化有关。病灶位于大脑左半球,靠颈部越近,面积越大,就越容易发生,情绪行为的变化。这种由神经病理改变造成的神经递质活动异常引起的,情绪变化被称为“中风后抑郁症”,患者自身因素,心理因素上,中风发病较急,而发病以后往往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的生活自理困难难以接受,片面地夸大或缩小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对预后产生过多的恐俱、消极、悲观、烦躁的心理反应,往往陷入绝望和担,比情绪中。同时,怕拖累家人,对经济承受力的担忧,病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也会引发抑郁。,外界因素,社会因素中,患者患病以后社会活动相对减少,与社会交往

7、贫乏,社会支持程度相对降低,自我感觉对社会贡献少,是累赘、负担等,易产生自卑感、情绪低落等。另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程度等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中风后抑郁的危害,主要以中风发生后出现的兴趣减退、易疲劳、思维迟缓、食欲减退、悲观绝望,甚则出现自杀食图和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 中风患者中的抑郁障碍,核心的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抑郁症干扰和阻碍了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经济负担,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同时增加了患者再次中风的危险。,中风与抑郁,中风后抑郁症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也与死亡有关。澳大利亚国家中风研究所调查发现,没有抑郁症的中风后存活患者与那些有抑郁症的患者相比,存活时间

8、更长而且生活质量更高。,抑郁与中风,据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发现,65岁以下有抑郁症状的人患中风几率比普通人高4倍以上,而65岁以上的抑郁人群则没有这种风险。研究人员指出,有抑郁症状的人不遵照药物说明服药,饮食不听从医生的建议,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其他影响健康的行为可能是导致中风病高发的原因。中风和抑郁症互为因果。,中风抑郁=雪上加霜,(一)诊断依据DSM IV(1994)、ICD10(1992)、CCMD-3(2001):症状、排除、病程、严重度四项标准 (二)症状量表: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17分,24项20分, 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14分, MADRS(蒙哥马利抑郁量表):

9、10项20分, SDS(抑郁自评量表):常模41.8810.57,51, SAS(焦虑自评量表):常模42.989.94,51,中风后抑郁的诊断,中风后抑郁的诊断,1.卒中史 2.局灶定位症 3.CCMD3诊断标准 4.HAMD17分:淡漠、运动迟缓、难治、时长、认知是特征。,中风后抑郁的诊断,量表 可采取临床上使用广泛、可靠性较高的评定量表,对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同时结合患者病史、临床会谈、从患者家属或照料人员中采集的信息、以及他评的观察性标准筛查等等方式,对PSD作出全面的判断。曾有研究对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以及精神

10、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DSM-III-R)等多种评定工具在诊断PSD的效果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它们对PSD的诊断都确实有效,而且四者之间的评定效果不存在差异。,中风后抑郁的表现,1.情绪和性格的变化:情绪低落、情绪不稳、经常感到委屈想哭,语言减少、不爱与人交往、多疑。 2.睡眠不好:经常失眠、梦多、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夜间易醒或早醒。 3.无兴趣:对以前喜欢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经常闭门不出。,中风后抑郁的表现,4.身体不适:常常伴有胃部不适、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有时感心慌、胸闷、气短、头晕头疼、周身窜痛等。 5.能力下降:以前能胜任的工作和家务不能胜任,总

11、感觉疲乏,懒得活动。 6.悲观无价值感:对未来不抱希望,常常感到孤独、绝望,害怕和无助,经常自责,有时有自杀的念头。,抑郁症患者伴发疼痛症状的患病率,65%的抑郁患者将抑郁转换疼痛症状,包括: 头痛 背部疼痛 颈部疼痛 肢体/关节痛 胸痛 骨盆疼痛 腹部疼痛,中风后抑郁的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5 羟色胺选择性回收抑制剂 (SSRI) - SSRI五朵金花:氟西汀(百优解)、舍曲林(左洛复)、帕罗西汀(赛乐特)、西酞普兰(喜普妙)、氟伏沙明(兰释) 5 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选择性回收抑制剂 (SNRI) - 代表药物:度洛西汀(欣百达)、文拉法辛(怡诺思) 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

12、5 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 - 代表药物:米氮平(瑞美隆)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药物治疗,急性期:积极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疗程68周。 巩固期:维持急性期有效药物的剂量,持续治疗46月。 维持治疗:首次发作者维持治疗68月,必要时可酌情继续,千万不可吃吃停停,中医药治疗,临床辩证用药,报道很多,比如: 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半夏厚朴汤、天王补心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医药治疗,逍遥散(预防海马萎缩,认知抗应激) 白松片(5-HT,DA,NMDA抗应激) 肉苁蓉苷(NO、记忆)针刺百会、大椎、肾俞、心俞可NO、Ach、AchE、认知。,我科特色药物治疗

13、,益智安神汤,认知行为疗法 (CBT) 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也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非药物治疗,寻找生活乐趣 比如,拜访朋友,接受按摩,养养宠物,装饰一下屋子等。 加强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增进食欲,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康复 物质第一性、心理产生于脑、脑的一、二、三信使变化是病因药物治疗是病因治疗,是治本。心理行为、情绪第二性,心理疗法是对症治疗,是治标、标本兼治效果更好。 认知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支持疗法 环境颜色,温和,舒适,喜庆 放松疗法:一、二、三疗法,治病求本,卒中治疗及生理康复,应该关注病人,社会康复治疗:自理生活能力培训工作能力培训家庭责任培训社会支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