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5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44249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第5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药理学第5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药理学第5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药理学第5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药理学第5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第5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第5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ppt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5,药理学,1,第五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又称为:拟肾上腺素药物拟交感胺类药物,2018/10/5,药理学,2,构效关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为-苯乙胺,-苯乙胺由三部分组成:苯环、碳链、氨基。,2018/10/5,药理学,3,分 类,受体激动药 N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 AD受体激动药 ISP,2018/10/5,药理学,4,第一节、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renaline,AD)肾上腺髓质:AD 85%,NA15%NA 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 AD 药用AD为肾上腺髓质提取或人工合成品,2018/10/5,药理学,5,性质:肾上腺素化学性质不稳定

2、,遇光易分解,在中性尤其碱性溶液中,易氧化变色失效。,2018/10/5,药理学,6,体内过程 1.AD口服吸收很少,口服后在碱性肠液、肠粘膜及肝内破坏,且不易吸收。皮下注射吸收较慢,维持1h;肌肉注射吸收较快,维持10-30min。静脉注射(维持几分钟)或滴注。 2.消除:可被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稍摄取或被组织中的MAO或COMT代谢灭活。,2018/10/5,药理学,7,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激动1受体和1、 2受体, 1. 兴奋心脏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1受体,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 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也增加。剂量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2018/

3、10/5,药理学,8,2.血管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肠系膜、肾血管收缩。激动2受体,骨骼肌和冠状血管扩张。激动2受体冠状血管扩张 腺苷作用,2018/10/5,药理学,9,3.血压小剂量(0.5-1mg)AD:收缩压升高: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变大,这是因为骨骼肌等部位血管扩张,抵消或超过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大剂量AD: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这是因为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超过骨骼肌等血管扩张。,2018/10/5,药理学,10,升压作用反转:,iv较大剂量AD:,2018/10/5,药理学,11,氯丙嗪、酚妥拉明所引起的低血压,能否用肾上腺素升压?,2018/1

4、0/5,药理学,12,4. 支气管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激动支气管血管平滑肌1受体,粘膜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消除粘膜水肿。激动肥大细胞膜上2受体,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5.影响代谢血糖升高:激动受体,促进糖原分解,血糖升高;促进脂肪分解,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2018/10/5,药理学,13,临床应用1.抢救心脏骤停 用于抢救麻醉和手术意外、溺水、中枢抑制药物中毒、急性传染病、高度心脏传导阻滞等所引起的心脏骤停。一般用心脏复苏三联针(肾上腺素、阿托品各1mg,利多卡因50100mg)左心室内注射,同时进行有效的体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纠正酸中毒。,2018/10/5,药理

5、学,14,2. 过敏性休克(首选) 过敏性休克主要是组胺等过敏介质被释放出后,其作用于支气管,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变窄,呼吸困难,血氧下降;作用于毛细血管,使其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循环障碍。,2018/10/5,药理学,15,肾上腺素激动肥大细胞膜上的2受体,抑制组胺等释放。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激动1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1受体,使心脏兴奋,心排出量增加,血压升高;组织供血改善。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一般皮下或肌内注射,也可缓慢静脉注射。,2018/10/5,药理学,16,3

6、.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肾上腺素激动肥大细胞膜上的2受体,抑制组胺及白三烯等过敏物质释放;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作用快而强。,2018/10/5,药理学,17,4.与局麻药配伍目的:收缩血管,减少局麻药吸收,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局麻药中AD的浓度为1:200 000(一次用量不超过0.3mg)。但在肢体末端部位如手指、足趾、耳部、阴茎等部位手术时,禁用肾上腺素,以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018/10/5,药理学,18,5.局部止血 当牙龈或鼻出血时,可用浸有1:1000肾上腺素溶液的棉球或纱布填塞压迫局部而止血

7、。,2018/10/5,药理学,19,不良反应治疗量可引起心悸、烦躁、面色苍白。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血压剧升,有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并可引起早搏、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故应严格控制剂量,2018/10/5,药理学,20,禁忌证: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及甲亢患者。,2018/10/5,药理学,21,麻黄碱(ephedrine)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已人工合成。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激动1、 2、 1、 2受体。2.间接作用: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2018/10/5,药理学,22,作用特点(与Ad比较):1.化学性质稳定,口服有效。2.对心脏、血管、血压

8、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弱、慢、持久(维持36h)。3.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明显,表现为精神兴奋,不安和失眠。4.快速耐受性,与受体饱和及递质耗竭有关。,2018/10/5,药理学,23,临床应用1.防治轻度支气管哮喘,对重症急性发作明显无效。2. 治疗鼻塞 用0.5%1.0%的滴鼻液滴鼻,激动鼻粘膜血管上的1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可消除鼻粘膜充血肿胀所引起的鼻塞。,2018/10/5,药理学,24,3. .防治低血压 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由于大范围交感神经被麻醉,其支配的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麻醉范围,使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导致血压降低。在麻醉前可事先肌内注射1530mg麻黄碱进行预防4.缓

9、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2018/10/5,药理学,25,【不良反应】 可出现中枢神经兴奋所致的不安、失眠,晚间服用宜加用催眠药防止失眠。短期反复用药可出现快速耐受性,每日用药不超过3次耐受现象不明显。禁忌证同肾上腺素。,2018/10/5,药理学,26,多巴胺(dopamine,DA)DA为NA的前体物,药用为人工合成品。体内过程1.DA口服易在肠和肝中破坏,口服无效。2.静脉滴注给药,在体内易被MAO和COMT所灭活,作用时间短。3.DA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外周给药无中枢作 用。,2018/10/5,药理学,27,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激动1、1及DA受体1.激动1受体,皮肤、

10、粘膜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其作用比NA弱,也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激动1受体,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较小,与AD、ISO比不引起心律失常。,2018/10/5,药理学,28,3.激动DA受体(1)肾、肠系膜及冠状血管扩张,由于DA激动D1受体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而引起血管扩张。肾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增加,尿量增加,肾功能改善。(2)激动肾小管D1受体,排Na+利尿。,2018/10/5,药理学,29,临床应用1.治疗各种休克,是理想的抗休克药,既能升高血压又能增加尿量。因作用时间短,需静脉连续滴注给药,开始滴注速度为25ug/kg/min

11、。用药前必需补足血容量。2.可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心功能不全。,2018/10/5,药理学,30,第二节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norepinephrine,NE) NA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递质,药用的NA为人工合成品,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遇热易分解失效,在碱性溶液中易氧化失效,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禁与碱性药物配伍。,2018/10/5,药理学,31,体内过程 1.口服易被碱性肠液破坏,故无效;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因用药局部血管剧烈收缩,吸收甚少,且易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故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2.药用去甲肾上腺素的去向同体内的递质。,2018/10/5

12、,药理学,32,药理作用对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1受体激动作用较弱;对2受体无作用。,2018/10/5,药理学,33,1.收缩血管激动血管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强度顺序是:皮肤、粘膜血管 肾脏血管脑、肝、肠系膜血管 骨骼肌血管 但冠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其机制为: 心脏兴奋后,代谢加速,心肌代谢产物增加。(腺苷、二氧化碳、乳酸、H+),2018/10/5,药理学,34,2. 心脏直接:激动心脏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间接:心率减慢(减压反射作用)。整体情况:心率减慢,2018/10/5,药理学,35,3.影响血压小剂

13、量NA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血管收缩不明显,舒张压略升高,脉压差变大。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对受体阻断药所引起的低血压有效,2018/10/5,药理学,36,临床应用1.抗休克(舍卒保车)主要用于早期神经源性休克。去甲肾上腺素抗休克,主要是用小剂量短时间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90mmHg左右,以保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休克的关键是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和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其治疗的关键是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和补充血容量。去甲肾上腺素的应用仅是暂时措施,若大剂量或长时间应用,使外周血管剧烈收缩,微循环血流灌注降低,反而使休克加重。,2018/10/5,药理学,37,2.上消

14、化道出血 对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出血以及胃出血等,取本品13mg,适当稀释后口服,因局部收缩食管下端及胃粘膜血管,产生止血效果。3.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中枢抑制药、 受体阻断药,2018/10/5,药理学,38,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如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如发现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或更换注射部位,并立即进行局部热敷,并用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做局部浸润注射,以扩张血管。,2018/10/5,药理学,39,2.急性肾功能衰竭 如静滴注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可引起肾血管剧烈收缩,产生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因此,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时刻监

15、测尿量,应使每小时尿量保持在25ml以上。,2018/10/5,药理学,40,【禁忌证】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少尿或无尿者应慎用或禁用。,2018/10/5,药理学,41,间羟胺(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为人工合成品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于1受体和1受体。 对1受体作用较弱。2.间羟胺可被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进入囊泡,置换囊泡中的NA,促进NA释放。,2018/10/5,药理学,42,其作用特点为: 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弱,但作用持久(因不被MAO灭活); 可肌内注射也可静脉滴注,不引起局部缺血坏死; 不易引起肾功能衰竭。常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代用品,用于抗休

16、克和治疗低血压。,2018/10/5,药理学,43,去氧肾上腺素(苯氧肾上腺素,新福林)(Phenylephrine,neosynephrine)作用机制:只激动1受体,2018/10/5,药理学,44,临床应用 激动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1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可用于防治低血压;如果血压正常,用药后血压超过生理水平,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去氧肾上腺素滴眼后可激动瞳孔开大肌细胞膜上的1受体,使其收缩,瞳孔扩大,用于检查眼底,既作用时间短,又不影响视力。比阿托品作用弱,不升高眼内压.,2018/10/5,药理学,45,第三节 受体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P)为人工合成品体内过程1.口服无效,口服后在消化道内被破坏而失活。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舌下给药,能扩张局部粘膜血管,吸收迅速。2.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3.吸收后主要在肝等组织中被COMT代谢,较少被MAO代谢,代谢产物经肾随尿排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