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感染护理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41587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颌面部感染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颌面部感染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颌面部感染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颌面部感染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颌面部感染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颌面部感染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颌面部感染护理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护理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 贺芳,感染的定义,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性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病。,主要内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特征; 常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颌骨骨髓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口腔颌面部感染,定义:指发生在口腔、颌骨和颌面部软组织的炎症性反应。 基本病变:局部组织坏死、渗出、增生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WBC升高,1、口腔颌面部位于消化道的起端,通过口腔与鼻腔与外界相通特殊的解剖结构,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3

2、、存在相互连通的潜在性筋膜间隙,口腔颌面部危险三角,4、血液循环丰富,鼻唇部静脉又常无瓣膜,面颈部具有丰富的淋巴结,5、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常驻的部位,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局部症状:急性期: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慢性期:炎性浸润硬块、功能障碍、瘘口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口腔颌面部常见感染性疾病,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颌面部间隙感染,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及病原菌,(一)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 牙源性 腺源性 损伤性 血源性 医源性,(二)病原菌,化脓性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特异性感染: 结核杆菌 梅毒螺旋体 放线杆菌,智齿冠周炎

3、,定义: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和智齿冠周炎多见 好发人群:18-30岁智齿萌出期青年和伴有萌出不全阻生智齿的患者,病因,第三磨牙萌出时期,由于阻生而形成盲袋,袋内常积存食物残渣,使得细菌得以大量繁殖,引起冠周组织的炎症。,临床表现,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加剧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治 疗,(一)局部冲洗:碘氧疗法、0.1%洗必泰(二)抗菌药物及全身支持疗法(三)切开引流术(四)冠周瓣切除术(五)智齿拔除术,智齿冠周炎并发症,邻牙龋 下颌骨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间隙感染:颊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扁桃体周围

4、间隙、舌下及颌下间隙 皮瘘形成,智齿冠周炎的护理评估,症状与体征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并可反射至耳颞区,如炎症未得到控制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形成脓肿或向邻近组织扩散,患侧淋巴结肿大、疼痛 社会及心理因素,智齿冠周炎的护理诊断,疼痛 口腔颌面部疼痛,与牙冠周围急性感染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 与疼痛、张口受限有关 潜在并发症 颌面部间隙感染,与病人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毒力强,未及时治疗有关,智齿冠周炎的护理计划,预期目标 患者疼痛减轻至消失 患者顺利康复,不发生并发症 患者了解智齿冠周炎及时治疗的重要性,智齿冠周炎的护理措施,局部冲洗 保持口腔清洁 切开引流 全身支持治疗 龈瓣切除

5、 卫生宣教,智齿冠周炎护理需要注意的问题,炎症早期及慢性冠周炎时,症状较轻,一般无全身症状,仅感冠周轻度肿痛 慢性冠周炎可因过度劳累、感冒、妇女月经期等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急性发作 冠周炎有时可形成粘膜瘘和皮瘘,颌骨骨髓炎,定义:上下颌骨组织的炎症性反应 病因:牙源性感染:最常见外伤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分类,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按部位分中心性和边缘性按病变发展分急性和慢性按炎症范围分局限型和弥散型 特异性颌骨骨髓炎:TB和放线菌病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放疗70 Gy,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 全身症状明显 伴有口腔颌面部急性蜂窝织炎 有牙痛史,多个牙松动,叩痛 可有下唇麻木,中央性和

6、边缘性颌骨骨髓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牙源性中央性骨髓炎 不典型骨肉瘤 病源牙 骨质破坏以病源牙为中心 无 骨破坏 边清,周围骨密度高 边界模糊,可见可有死骨 瘤骨,无死骨 骨膜反应 线状骨膜反应 放射状死骨、袖 口状骨膜反应,鉴别诊断,牙源性边缘性骨髓炎 成骨肉瘤 密质骨 无明显破坏 常有广泛破坏瘤骨外缘欠整齐, 密质骨外情况 骨膜成骨外缘光整 可见放射状瘤骨穿入 软组织肿块,慢性期,全身症状轻 局部肿胀、瘘管、溢脓,可探及死骨或粗糙骨面 X线片示骨质破坏,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早期很少直接到口腔科就诊 小儿科:先有全身毒血症或败血症体征 眼科:眶周、上下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内眦

7、或眶下区皮肤穿破流脓 口腔科:口内前庭沟或硬腭红肿,穿破流脓 耳鼻喉科:鼻腔内脓性分泌物流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病因:是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临床特点,好发于成年人,大剂量放射治疗后0.5-3年发生(放射量60 Gy以上),有拔牙等外伤史,多为继发化脓性感染 病变范围:在放射过的上、下颌骨 拔牙创口长期不愈,口内或口外瘘管形成,但脓性分泌物少,有时死骨暴露而不松动,治疗1、急性颌骨骨髓炎,(1)药物:足量有效抗生素(2)外科治疗:引流排脓,去除病灶,2、慢性颌骨骨髓炎治疗,(1)药物(2)手术:清除病灶去除死骨、消灭死腔,颌骨骨

8、髓炎的护理评估,症状与体征中央性颌骨骨髓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社会及心理因素 辅助检查,颌骨骨髓炎的护理诊断,疼痛牙痛,与炎症被致密性骨板包围,不易向外扩散有关 体温升高与急性感染有关 焦虑与病程长、经久不愈、担心预后不佳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感染造成机体消耗增加及摄入不足有关,颌骨骨髓炎的护理计划,预期目标患者原有症状缓解或消失,不适感降低 患者焦虑情绪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摄入量能满足机体基本需要,颌骨骨髓炎的护理措施,注意休息 治疗护理 饮食护理 口腔护理 物理疗法 心理护理 出院指导,颌面部间隙感染,定义:指颜面部及颌骨周围包括颈上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病变可波及皮肤、粘

9、膜、筋膜、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结与涎腺。,病因,感染来源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外伤性感染继发于面部疖痈,病原菌化脓性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引起腐败坏死性感染:气性坏疽杆菌及其他厌氧菌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局部症状:红肿热痛,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症状: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畏寒高热、WBC,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严重感染时发生并发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及纵隔炎等。,脑膜炎及脑脓肿,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嗜睡、缓脉、患侧瞳孔变化(缩小扩大)及对光反射消失 脑膜刺激症状:颈肌强硬、克氏征(Kernig

10、)及布氏征(Brudzinski)阳性 脑脓肿:局限性脑部定位病征,其表现随脓肿部位而不同。,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严重的毒血症和脑膜激惹症 眼及前额剧痛、眼睑及鼻根部水肿;球结膜郁血、水肿,眼球突出,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视力障碍等。,败血症、脓毒血症,全身中毒症状突然加重 局部炎症反应骤然加剧 脑肺心肝肾出现明显功能障碍(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谵妄或神志不清、嗜睡、昏迷、P、R、发绀) 皮肤或粘膜瘀点或瘀斑,WBC、中性粒细胞80%以上,核左移,血培养阳性,不同间隙感染的特殊症状,重点介绍 眶下间隙 咬肌间隙 颌下间隙 口底蜂窝织炎 翼下颌间隙,眶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

11、he infraorbital space 感染来源:牙源性为主 临床特征:肿胀部位以眶下区为中心,波及四周,引起相应部位的肿胀,如:眼睑、鼻侧、内眦及颧部皮肤。脓肿压迫眶下神经可引起剧烈疼痛。,咬肌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submasseteric space 感染部位:下颌升支和咬肌之间 感染来源:下颌第二、三磨牙炎症为主 临床特征:以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早期即可出现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不易触及波动感,须靠穿刺确诊。处理不及时,易发生边缘性骨髓炎。,颌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submandibular space 感染部位:下颌三

12、角区 感染来源:牙源性和腺源性为主 临床特征:颌下三角区皮肤充血、水肿、炎性浸润,有明显压痛及凹陷性水肿,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一般不引起张口受限,除非炎症波及到咬肌。,口底蜂窝织炎,Celluliti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 感染部位:口底多间隙感染 感染类型:化脓性和腐败坏死性感染 感染来源:牙源性、外伤、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颌骨骨髓炎等。 临床特征:初期:局限于一侧舌下和颌下间隙 炎症波及整个口底间隙时:双侧颌下、舌下、颏下高度肿胀,舌体抬高,“二重舌”,伴有语言、吞咽和呼吸困难。,翼下颌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pterygomandibul

13、ar space 感染部位:翼内肌和下颌升支内侧之间 感染来源: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及尖周炎 医源性感染:如,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邻间隙感染扩散,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病情发展迅速而广泛,副性水肿非常广泛,水肿范围可达颈上部,皮肤表面红肿,坚硬如木板,有时有捻发音。由于肿胀范围广泛,易造成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应及时抢救。 婴幼儿特别注意。,切开引流术目的,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除体外,以达到消炎解毒的目的 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防止窒息 预防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循环,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纵隔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切开引流的指征,急性化脓性感

14、染经药物等治疗5-7天,局部肿痛不消,体温不降,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者 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穿刺抽出脓汁者 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脓肿已冲破,但引流不畅者,伤口用药及创口处理,伤口用药 有时需用抗生素局部冲洗; 口底蜂窝织炎:1.5-3%H2O2、1:5000高锰酸钾冲洗,创口处理 敷料包扎, 每日更换引流物及敷料,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评估,健康史 症状与体征: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重者高热、寒战。因感染部位不同,可有其他特殊表现。如张口受限、呼吸和吞咽困难、下睑水肿、局部扪及波动感有凹陷性水肿及压痛点。 社会及心理因素 辅助检查,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诊断,疼痛 颌面部疼痛,与感染引起局部肿胀,组织受压有关。 体温升高 有急性炎症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所致。 焦虑 与症状严重而致全身不适及担心预后不佳有关。 潜在并发症 海面窦血栓静脉炎、脑脓肿、白血症等。,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计划,预期目标1. 病人原有症状减轻,体温恢复正常。2. 病人能表述焦虑原因,积极配合治疗。3. 病人不发生并发症。,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 注意休息 病情观察 治疗护理 饮食护理 口腔护理 祛除病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