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课件_10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41477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骨颈骨折课件_10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股骨颈骨折课件_10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股骨颈骨折课件_10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股骨颈骨折课件_10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股骨颈骨折课件_10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骨颈骨折课件_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颈骨折课件_10(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骨颈骨折 (femoral neck fracture),外科基地 王健,老年人:多为间接暴力引起低能量损伤。 青壮年:则由直接暴力致伤高能量损伤。,解 剖 概 要,股骨头,股骨颈,大粗隆,小粗隆,结节间线,Anatomy,股骨外旋和微屈曲时,关节囊最松弛,包绕股骨头和股骨颈,只有股骨颈后外侧小部分露出囊外,股骨内旋和伸直时,关节囊被拉紧,解 剖 概 要,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Anatomy,圆 韧 带,解 剖 概 要,Anatomy,110140,平均127 。140 髋外翻 65岁,有慢性疾病,骨质条件不佳,股骨头下型骨折,依从性差的患者,内固定:,电视X光机(C臂)下,采用闭合

2、或开放复位内固定。在内固定术之前先行手法复位,证实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再行内固定术。,1 屈髋及至90,沿股骨干纵轴向上牵引;2 内旋、外展患肢 3 保持内旋外展,将下肢伸直; 4 骨折复位后,下肢不外旋,单钉类,方法简单, 手术时间短 , 其钉较短, 以冲击力固定 破坏股骨头血运、缺乏对抗剪力的作用, 难以控制股骨头的旋转 有移位失败率50% , 不愈合率30% ,坏死率21% 不适于青少年及颈粉碎性骨折,高位头下型骨折,多钉类,空心针、斯氏钉、三角针、多根螺纹钉或多根带钩螺纹钉 对骨折断端无把持作用, 有松动,退钉 对无移位骨折有良好的固定作用 青壮年骨折的外力较强, 骨折端错位的程度重,

3、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高,多钉类,内固定,滑动式内固定:固定钉可在套筒内滑动,早期承重更利于骨折端的嵌插。 Smith-Petersen三刃钉 破坏血运 无菌坏死 无加压作用 骨不连,滑动式内固定,髋螺钉应用较广 当骨折面吸收时,钉向套筒内滑动缩短保持骨折端的密切接触 适用于新鲜的股骨颈骨折 愈合率88.9%, 远期坏死率25.9%,内固定,加压式内固定固定牢靠,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对股骨头血供的破坏。,加压式内固定,内固定钉带螺纹,经皮穿刺,创伤小,对股骨头血供破坏少 使骨折面产生压缩应力 多枚加压螺钉对骨折端起到加压作用,利于愈合 适用于新鲜股骨颈骨折Gard

4、en型,型 老年患者,内固定术后的再手术率非常高,滑动加压螺钉(DHS),加压式内固定,加压式内固定,内固定植骨,固定骨折同时植骨: 游离植骨:如取腓骨或胫骨条由大转子下插入股骨头,或用松质骨填充骨缺损等。 带蒂植骨:缝匠肌肌骨瓣、股方肌肌骨瓣、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 适用于 50岁尤其青壮年的股骨颈头下型或头颈型骨折、骨折不易愈合并有股骨头坏死的可能者, 或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者,缝匠肌蒂骨瓣移植,缝匠肌近端动脉由旋髂浅动脉和旋股外动脉的缝匠肌支组合 3个月达到骨性愈合,5 个月后弃拐行走 适用于不稳定性、年龄偏小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股方肌蒂骨瓣移植,8 10周可见骨连接, 4个月内骨折

5、可愈合 填补了股骨颈后方的骨缺损, 为缺血的股骨头 、 颈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适用于老年人或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移植,血运丰富, 有效增加股骨头血运, 降低股骨头坏死及塌陷的发生 适合于青壮年陈旧性骨折、头下型骨折以及 Garden、型型股骨颈骨折,截骨术,目的是将截骨远端向内移,恢复负重力线和臀肌张力,消除或减少骨折端剪应力,以利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重建 股骨头未发生缺血坏死,股骨颈无明显吸收及骨折能够复位者为截骨术的主要适应证 股骨转子间改向截骨术 股骨转子下截骨术,股骨转子间改向截骨术,沿股骨纵轴画一垂直线为1, 沿骨折面画一线表明其倾斜度来反映所受剪应力的大小为2

6、画一股骨纵轴相交的水平线为3 画线4表示Pauwels合力(R)与身体垂直力线(V)间的16夹角 画线4与5之夹角为截骨角度(约45),股骨转子间改向截骨术,股骨转子下截骨术,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坏死,髋关节无退行性改变又无人工股头骨置换适应证者 转子下截骨术仅能矫正畸形、改变力线,以改善功能;但不可能完全恢复功能,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人头下型骨折、陈旧性骨折、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人工股骨头置换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关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预后,面临的三大问题: 1.股骨颈骨折的愈合问题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问题 3.股骨颈骨折功能恢复情况,愈合

7、问题,愈合较慢,平均需56个月,不愈合率较高,平均为15左右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内固定坚强度有关 有不愈合现象的病人,经过适当保护和处理,如限制患肢负重,减少患肢活动等,骨折仍有愈合可能,坏死问题,骨折是否愈合,均可发生坏死。根据文献统计,坏死率一般在2035 出现坏死的时间最早在伤后23个月,最迟可达5年 主要决定于股骨头血管的破坏程度,和侧枝循环的代偿能力(经过圆韧带内骺动脉的代偿作用)。,功能恢复情况,虽经妥善的治疗,只有约一半(50)的病人,能够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约有15的病骨折不愈合。约2035的病人股骨头发生坏死 还有一部分病人伤后出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改变,展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会逐渐增加,如何更好的对其进行治疗,最大限度避免股骨头缺血坏死,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是摆在每一个骨科医生面前的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Thanks,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