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吃胎故障排除作业指导书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41423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轮吃胎故障排除作业指导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车轮吃胎故障排除作业指导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车轮吃胎故障排除作业指导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车轮吃胎故障排除作业指导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车轮吃胎故障排除作业指导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轮吃胎故障排除作业指导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轮吃胎故障排除作业指导书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轮吃胎故障售后维修 项目作业指导书,各位同仁大家好!,针对车轮吃胎故障,经过前期处理情况,卡车公司质量部总结了一套排除操作方法,供同行们在解决问题时参考,不当之处殷切希望大家 提出宝贵见解。,车轮吃胎故障售后维修项目作业指导书,一、车轮吃胎故障现象 重型汽车轮胎吃胎现象比较常见,多数是轮胎的内、外两侧吃胎,即轮胎边缘吃胎,轮胎中部吃胎比较少见。,轮胎的边缘吃胎较为常见,轮胎的边缘吃胎较为常见,二、车轮吃胎故障原因分析 1、前轮(转向轮)吃胎: 直行定位调整不到位,方向盘回位、转向机回到零位时轮胎不在直行位置;,直行定位调整不到位,前束调整不到位,子午胎前束值01mm,斜交胎31mm。,前束过

2、大,2、后轮(驱动轮)吃胎 由于各种公差的累积,造成车架两侧的轴距不等;,车架两侧轴距不等,3、前、后轮吃胎的共性原因: 轮胎或钢圈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了轮胎严重椭圆,轮胎滚动时与地面接触受力不均匀,加速磨损;,轮胎椭圆,理想情况下轮胎与地面仅存在滚动摩擦,但由于轮胎或钢圈本身的质量问题,或紧固螺母、板簧骑马螺栓松动等造成轮胎不能够直线向前滚动,而是出现了左右摆动现象,使轮胎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加速磨损。,在车辆前进方向上,轮胎来回左右摆动,三、车轮吃胎的判断和调整 针对以上问题,对整车的检查和调整方法如下: 注意:以下列举的检查和调整方法均使用了简单工具,如果有专业工具, (如直行定位仪)应

3、使用专业工具检查调整,更为精确。 1、直行定位的检查和调整 方向盘回位,使转向机回到零位,并保持方向机在零位直到整个调整结束。,注意:若方向机在零位而方向盘并没有完全回位,表明方向盘不正,在整个调整结束后应再调正方向盘。方向机正确回零的标志是方向机输入轴和方向机防尘罩上的刻度以及方向机外壳上的标志对齐,防尘罩的标志是三个凸起的中间那个,另外万向节锁紧开口也应与其对齐。,万向节锁紧开口,防尘罩中间凸起,方向机壳上标记|,利用千斤顶顶起前轴,使前胎离地能够自由转动。在轮胎前部任选一点,为了准确标记该点,打一个“”号,“”号的交点作为测量点。 注意:测量之前要保证板簧与车架平行及板簧本身平直。可采用

4、线坠在平坦地面打点,然后拉对角线调整。,B,A,测量该“”号点到板簧的距离,记录数值A;将轮胎转动180,使测量点转到后方,再测量该点到板簧的距离,记录数值B。,旋转180,A,B,若|A-B|2mm,误差较大,表明前轮不正,需要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拆下转向直拉杆和转向机摇臂的花键螺母连接,调整轮胎位置,再次测量A和B的值,直到A=B,然后松开转向直拉杆两端的卡箍,转动球头,调整直拉杆的长度,再将拉杆装配到摇臂上,此时为保证下面的打紧操作不使轮胎再次产生摆动,应落下千斤顶,使轮胎着地,再打紧拉杆和摇臂的连接,并打紧卡箍。此时,轮胎已经调整到了直行位置。(注:直拉杆球头销螺母M24拧紧力矩为:

5、250270N.M 卡箍螺母M12拧紧力矩为:7090N.M. M14的螺母力矩为:90110N.M.卡箍开口与直拉杆开口重合对中且卡箍外端距直拉杆外端56MM)。,直拉杆外端距卡箍外端56mm,卡箍开口与直拉杆开口重合并对中,自锁螺母只允许一次性使用。,直拉杆开口,球头,卡箍,2、前束的检查和调整 注意:前束检查和调整前应保证前轮已经调正。 使前轮处于直行位置,利用千斤顶顶起前轴,使前胎离地能够自由转动。在轮胎前部任选一点,为了准确标记该点,打一个“”号,“”号的交点作为测量点。,测量两个前轮上该点的距离,记录数值A;将轮胎转动180,使测量点转到后方,再测量该量点距离,记录数值B。,旋转1

6、80,A,B,前束测量方法,转动180再测量,B-A的值即为前束值,若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拆下前轴转向横拉杆上的一端球头与前轴的花键螺母连接,使右前胎可以自由摆动。调整右前轮,再次测量A和B,直到B-A符合标准要求,调整完毕后,松开转向横拉杆的卡箍,转动球头,调整横拉杆长度,松装到前轴上,为保证后面的打紧操作不再次对前轮位置产生影响,应落下千斤顶,使前轮着地,再打紧横拉杆球头和前轴的花键螺母连接,并打紧卡箍螺栓。(注:锁夹位置与力矩要求见1 中注解),3、轴距的检查和调整 以6X4车型为例。在前轮、中轮、后轮上左右对称位置各选择1个测量点,然后按下图测量得到数据A、B、C

7、、D。,A,C,B,D,测量前轮和中轮距离,测量中轮和后轮距离,对测量结果做如下分析: 如果AB,表明左右两侧两个中轮到后板簧中心距离不等,需要调整。 如果CD,表明左右两侧两个后轮到后半黄中心距离不等,需要调整。 以CD为例说明调整方法:选择到后板簧中心距离短的一侧,即车辆右侧(D),松开下推力杆与后桥推力杆支座的连接,根据实际情况,加装1-2个2mm厚的垫圈,使右侧的轮胎向后发生位移,D增大,可使CD,最后打紧下推力杆和推力杆支座的连接螺栓。,下推力杆和支座间加装垫圈调整,4.轮胎失圆及偏摆的检测 1.首先将全车轮胎气压调整稳定在标准范围内(89kpa)。 2.检查轮胎、钢圈的失圆量与偏摆

8、量,找出失圆的车轮并标出高点,对失圆轮胎进行位置调整,并将两个失圆轮胎的高点叉开90度安装,进行路试检验。,3.轮胎总成失圆量的检查工具: 使用检具进行测量,如下图所示,由于工具较为简单,可自制。,4.失圆量检查方法如下:使用千斤顶将车桥顶起,使轮胎可自由转动。将检具放到轮胎胎面一侧,转动轮胎,找到轮胎上离顶杆最近的一点,使顶杆顶到该点上,固定该工具不动;转动轮胎找到轮胎上离顶杆最远的一点,测量顶杆到该点的距离,即为轮胎的失圆量。如下图所示:,转动轮胎找出最近点 找出最远点,4.2.3偏摆量的检查方法与失圆量类似,如下图所示:,转动轮胎找出最近点 找出最远点,5.若跳动量或摆动量大于3mm,在

9、排除连接螺母、板簧骑马螺栓等部件连接紧固没有松动的前提下,轮胎或者钢圈存在质量问题,更换调整即可。 6.测量各轮胎的失圆量,如下图,跳动量直接写在了轮胎示意图里,单位mm:(举例),5.转向阻尼减震器的正确装配 在服务中发现,一些用户和维修人员调整双前转向桥前束时,忽落了阻尼减震器的正确安装,造成该总成断裂损坏,影响前束与直行定位的准确性,加重车轮吃胎现象。(见下图),保证阻尼减震器安装长度为7183mm,支板与地面成355,6.快速检验是否吃胎的方法: 完成调整后,需检查是否还吃胎,简单方法如下: 将轮胎表面均匀喷涂自喷漆或刷汽车面漆,漆干后,选择平整干燥路面进行路试,行驶距离在2公里以上,

10、停车观察喷漆,若喷漆磨损均匀,特别是空载状态下轮胎外侧边缘基本不掉漆,表明轮胎已经不再吃胎。,轮胎表面喷涂自喷漆试验,喷漆均匀磨损,轮胎外侧已不再吃胎,注意:轮胎的气压,规定在8.6bar,根据中国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一般在11bar左右即可满足使用要求,但大多数车辆由于超载的需要实际充气后气压都达到13bar以上,致使胎冠鼓起,车辆空载时,轮胎的两个外侧不接触地面,重载时,胎冠被压下,轮胎外侧与地面时而接触时而不接触,不能形成滚动摩擦,造成了“蹭边”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轮胎外侧造成了快速磨损,造成轮胎内外两侧都吃胎。这个问题应向用户解释清楚。,四、吃胎故障案例 1.车型:ZZ4257N25

11、C7N1B,(HOWOA7 6x2S25) 故障车图示:,2.吃胎状况: 该批车双转向轮胎冠两侧出现明显吃胎现象,造成多条轮胎异常磨损报废,用户反映强烈。(见下图),3.检查和调整 3.1采用直行定位仪检测发现:一桥左205mm;右55mm;差150,二桥左145mm右155mm;差10,前束值一桥9mm;偏大。 3.2转向二桥横向减震阻尼器长度应7183;角度305,实测长度是760;角度是5。(见下图),4.处理结果: 经对直行定位、前束值、横向减震阻尼器按标准正确调整后,现场采用涂漆检测法路试效果良好。(见下图),胎侧已无明显异常磨损痕迹,五、总结:综上所述,采用整车吃胎故障排除法,能够解决和处理大部分这样的疑难杂症,降低吃胎状况,达到用户使用要求,同时难免不当之处,感谢用户和同行们通过直接交流和网络沟通提供宝贵见解。,谢谢!二一年七月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