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及防治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39403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症及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肥胖症及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肥胖症及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肥胖症及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肥胖症及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肥胖症及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症及防治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肥胖症(obesity),生物医学研究院 吕 忠 显 0592-2187227,肥胖症,1985年,美国NIH将肥胖定义为疾病:机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过多的能量 1997年,WHO明确肥胖是一种疾病。 WHO定义肥胖BMI 30,我国28 Waist measurement more than 35”(88.9cm) for women and more than 40”(101.6cm) for menFor Asian women, waist more than 32.5”(82.5cm) and higher than 35”(88.9cm) for men 我国男性85厘米,女性80

2、厘米 肥胖症与多种疾病有关,美国糖尿病病人有80%都具有肥胖现象,肥胖症已被列为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人体测量法身高标准体重法皮褶厚度法 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BMI的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2物理测量法 全身电传导 生物电阻抗 双能线吸收 计算机断层扫描法 核磁共振扫描 3化学测量法包括:稀释法、40K计数、尿肌酐测定法。,Weight (lb),BMI 计算表,1 lb= 454g,1 in= 25.4mm,BMI 和 脂肪含量的相关性,Body Fat (%),Body Mass Index (kg/m2),0,10,

3、30,40,60,20,50,Women Men,欧美BMI与疾病发生的关系,Additional risks: Large waist circumference (men40 in; women 35 in) 5 kg or more weight gain since age 18-20 y Poor aerobic fitness Specific races and ethnic groups,亚洲BMI与疾病发生的关系,1998,Obesity Trends* Among U.S. Adults BRFSS, 1990, 1998, 2006,(*BMI 30, or about

4、30 lbs. overweight for 54” person),2006,1990,No Data 10% 10%14% 15%19% 20%24% 25%29% 30%,我国肥胖症的发病率,超重率和肥胖率逐年升高,从80初的20年,比率增加3-4倍,10%超重和5%肥胖 分别达到90%和50%。 中年人突出,老年人高于青年人 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 城市高于农村 患病率低,但超重率高 相对BMI较低时,就能导致发病 相同BMI, 腹部肥胖的比率高 超重率和肥胖率升高很快,肥胖的影响因素,遗传:509遗传,低代谢征 种族: 年龄: 性别: 环境因素: 饮食习惯:糖、脂肪、蛋白 生活方

5、式:运动、吸烟、喝酒、 教育程度: 文化背景: 婚姻、生育 情绪:,肥胖的病因学,生活方式,心理学因素,医学因素,遗传,肥胖,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等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甲亢综合症 药物 (e.g. steroids, 安定剂, some fertility medication) Mental illnesses,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炎性因素: 病毒感染: 环境污染、中毒,是什么引起中国肥胖人口急剧增加?,由于动物性食品摄入和烹调油用量的增加,引起脂肪摄入增加? 饮酒和高糖饮料? 交通工具由汽车或助动车代自行车或步行? 电梯代替楼梯? 家用电器的普及? 电视收看增加而休闲活动却不断减少?,

6、膳 食 不 合 理 与 肥 胖,膳食过于精细:纤维素不足;热能密度高;微量元素低;胃肠蠕动不活跃,经常便秘,因此会造成腹部肌肉松弛,脂肪乘机积聚 三餐分配不合理:晚上大吃一顿后,机体在充分休息的情况下,更易将能量变成体脂,晚餐吃得越多,对预防肥胖越不利。 吃饭速度太快:饱腹感不强,所以很容易使人在日复一日的无意识状态下摄入过多热量。 吃零食太多:零食大多是糖多油多食物,这种食物比单纯的高脂高糖食物更易导致肥胖。 边吃饭边看电视:饱腹感变得很弱,导致热能摄入过多。,肥胖的基因突变,小鼠:肥胖基因(ob)、糖尿病基因(db)、fat(fa)、 tubby(tub)、obesey yellow(oy

7、). 瘦素基因突变:1997年,133aa(G/ ),105aa(C/T) 瘦素受体:OB-R,人一个;小鼠多个 粗黑皮素基因POMC: MC4受体基因: 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印第安人Trp64arg,易导致腹部肥胖;中国12%,非裔12%,西裔13%,日本20% ,印第安人31%,其它15%。正常15%, 中等肥胖20%,肥胖37%。 解耦连蛋白(UCPs):UCP14, 四个基因,肥胖的病理变化,代谢变化:血脂明显升高,TG和LDL-C升高,HDL-C降低;FFA; 血压升高; 血糖显著升高 内分泌激素变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肠抑胃肽增多);胰高血糖素抵抗;生长激素分泌减弱,生长介素

8、增高;性激素紊乱,男性血睾酮水平与肥胖负相关,雌激素成正相关;女性则高雄激素血症,导致月经紊乱等一系列症状肾上腺激素活性升高;甲状腺、甲状旁腺增多; 血液变化:变稠、变黏、易凝;红细胞变形,血小板聚集 炎性因子:CRP、IL-1、IL-6、TNF显著升高 心肌细胞肥大、左心室肥大:,Pulmonary disease abnormal functio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Steatosis(脂肪变性) Steatohepatitis(脂肪性肝炎) C

9、irrhosis(硬化),Coronary heart diseaseDiabetesDyslipidemiaHypertension,Gynecologic abnormalities abnormal menses infertility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Osteoarthritis(骨关节炎),Skin,Gall bladder disease(胆囊),Cancer breast, uterus, cervix (子宫颈),Colon, esophagus(食道), pancreas,kidney, prostate,Phlebitis(静脉炎)

10、venous stasis,Gout(痛风),肥胖症的并发症,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Stroke,Cataracts(白内障),Severe pancreatitis,脂肪的分布与T2DM,BMI 与 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Age-Adjusted Relative Risk,Body Mass index (kg/m2),Men Women,1.0,2.9,1.0,4.3,1.0,5.0,1.5,8.1,2.2,15.8,4.4,27.6,40.3,54.0,93.2,6.7,11.6,21.3,42.1,8-y Incidence of

11、 Metabolic Syndrome (%),Waist circumference level 2*,*Level 2 = waist 40 inches in men or 35 inches in women.,9.98,20.45,19.77,33.43,BMI 与 代谢综合症发病的相关性,Adjusted for BMI, age (continuous), age2, smoking, parental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lcohol consumption, physical activity, menopausal stat

12、us,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spirin intake, saturated fat, and antioxidant score.,P 0.001 for trend.,糖尿病病人腰围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性,Waist-Hip Ratio Tertile,Relative risk,Body Mass Index Tertile,2,1,3,3,2,1,腹部脂肪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肥胖诱导脂肪肝,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Tim Spector测量了1122名18岁到76岁妇女白细胞中染色体端粒的长度。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会加速端粒缩短,从而加快人体衰老

13、。肥胖让人减寿约8.8年,而肥胖吸烟者平均要比瘦的不吸烟者要衰老至少10年。,高胰岛素血症导致的高雄激素水平是女性肥胖患者性功能障碍和月经紊乱的主要原因。据最新调查还发现肥胖可导致男性智力的下降 (体重超标30%,智力平均下降23%)。,The dysfunctional fat cell: Why cant adipose tissue store unlimited fat safely?,一、抑制胰岛素的效应,二、增加游离脂肪酸FFA,三、脂肪细胞的分泌,自1994年发现脂肪组织中有瘦素mRNA的表达后,激起了对脂肪细胞因子研究的热潮。 脂肪内分泌学已成为内分泌学的一个新的领域 瘦素(l

14、eptin) 、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白细胞介素(IL-6)、内脏脂肪素(visfatin)等 棕色脂肪组织:细胞色素C和线粒体而呈棕色;体重的1%;其分布有限;其形态呈多边形,直径约60um,内含多个小脂滴,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热量。 白色脂肪组织:血管供应少,因而呈白色;体重的20%;其广泛分布于全身皮下组织及腹腔内;其形态呈圆形,直径约6798um,每个细胞含0.6ug脂质(单个大脂滴);其功能较多,除了储存能量外,还具有广泛而复杂的内分泌功能。,多点取样计数计量资料表明,每一正常成人有(26.61.8)109个白色脂肪细胞,肥胖者为正常人的35倍,细

15、胞直径及脂质含量较正常人增加23倍。 目前已知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有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脂肪素、性激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E2及I2等。 脂肪细胞因子有肿瘤坏死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白介素6和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酰化刺激蛋白(ASP)、补体D、固醇脂转化蛋白、磷酰化转化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分泌性脂肪细胞,Portal and Peripheral Inflammatory Adipokines in Extreme Human Obesity,14.7 11,14.3 10,Total adi

16、ponectin (g/ml),81 42*,101 51,Leptin (ng/ml),18.1 11,18.5 11,Resistin (pg/ml),190 99,205 88,MCP-1 (pg/ml),1.93 0.8,1.87 0.8,TNF- (pg/ml),42.1 41.8*,28.5 27.6,IL-6 (pg/ml),Portal vein,Radial artery,瘦素(leptin),瘦素是1994年发现;7号染色体长臂31带的7亚带。 瘦素是由14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亲水性蛋白质激素。 瘦素mRNA主要在白色脂肪组织表达,与脂肪细胞的数目及大小呈正相关。 促进因素糖皮质激素、雌激素、胰岛素、泌乳素、IL-1、TNE及进食等。 抑制因素瘦素、环磷酸腺苷、曲格列同、睾酮及寒冷、长期饥饿 60%以上的瘦素与蛋白结合,但只有游离瘦素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瘦素主要生物学作用:降低食欲、减少脂肪的堆积、调节内分泌功能及其它许多目前正在进行更深入研究的众多方面。 瘦素有5种不同的受体(Ra、Rb、Rc、Rd、Re),广泛分布在许多不同的组织中,因此,瘦素在人体中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绝大多数肥胖并非是血清瘦素水平下降而是升高,即瘦素抵抗和高瘦素血症。临床上试用重组人瘦素治疗肥胖的疗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