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属性数据准确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737458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属性数据准确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qc)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属性数据准确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qc)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属性数据准确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qc)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属性数据准确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qc)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属性数据准确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属性数据准确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属性数据准确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供水管网GIS平台 属性数据准确率,制表人:胡炯,制表时间:2006年3月,小组概况,简介,我公司供水GIS管理平台是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的大型数据网络共享系统。它实际上是由各类属性数据组成的一个数据处理系统。供水GIS管理平台具有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功能。,选题理由,供水管网GIS管理平台未能取得很理想的指导实际生产的效果。,找出原因,解决现阶段能解决的问题,能很好的发挥供水管网GIS管理平台指导实际生产的作用。,现状调查,我们将2005年4月到2005年9月由GIS管理平台提供的模拟管网调度方案与实际闸门操作状况进行了对比调查分析。总共模拟操作79次,与实际操作状况有误差的有61次,误差率

2、为77.2%。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 模拟管网调度方案与实际闸门操作状况对比调查表,调查人:胡炯,制表时间:2005年10月,误差原因分析,我们对误差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下面是误差原因频数表:,调查人:胡炯,2005年10月,活动前GIS管理平台维护流程,新增竣工资料,工程管理股,管网管理股,GIS管理平台,原有管网资料,管网管理部技术人员,备注:GIS管理平台刚刚建立,各属性数据准确率和完善率均不高,维护流程也不完善。,原因排列图,制表时间:2005年10月,制表人:胡炯,累计%,属性数据错误,操作失误,人为原因,4%,0,45,0,15,25%,50%,75%,100%,93.4%,频数,96

3、.7%,30,61,由上述分析得到排列图如下所示:,98.35%,其他原因,我们将此次QC活动的目标定位为,提高属性数据的准确性到95%以上,以确保GIS管理平台提供的管网调度方案的可使用性。 下图是完成QC活动设定的目标前后误差柱状示意图:,设定活动目标,制表时间:2005年9月,制图人:胡炯,可行性分析,通过对要因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此次QC活动的要因主要集中于管理环节上,通过新增的针对性管理环节,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措施,我们有把握能基本解决此类问题,将属性数据准确率提高到95%。 所以我们可以完成此次QC活动!,原因分析,属性数据错误,制图人:胡炯,制图时间:2005年9月,我们从人、机

4、、料、法、环和测等六个方面将影响此次QC活动的因素排列如下图所示:,人,料,法,数据资料不全,未统一输入规则,人员素质不高,输入的数据前后冲突,人员操作失误,机,网络故障,病毒破坏,环,操作方法错误,测,GIS平台运行有故障,设施定位错误,要因确认,1、针对人员操作失误因素:由于操作人员自身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失误,只能通过此次QC活动尽量减少,是要因。 2、针对人员素质不高因素:操作人员素质不高可通过技术培训加以解决,不是要因。 3、针对网络故障因素:可通过网络技术加以解决,不是要因。 4、针对病毒破坏因素:可通过加强计算机安全性能防护加以解决,不是要因。 5、针对数据资料不全因素:只能通过此次

5、QC活动尽量完善,是要因。 6、针对输入的数据前后冲突因素:通过管网维修的实际情况来加以鉴定,不是要因。,要因确认,7、针对未确定统一的输入规则因素:通过此次QC活动解决 ,是要因。 8、针对操作方法错误因素:采取技术培训解决,不是要因。 9、针对GIS平台运行本身有故障因素:与管网部有关技术人员联系解决,不是要因。 10、针对设施定位错误因素:通过实际设施操作情况鉴定,不是要因。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到三个要因: 一、未统一输入规则。二、资料不全。三人员操作失误。,制定对策,制表时间:2005年9月,制表人:胡炯,下面是我们针对末端因素所采取的的对策实施表,对策实施,对策实施,对策实施,效果检

6、查,通过以上各项措施,汉阳管线所从2005年9月到2006年3月底,基本完成第一轮PDCA循环,我们对GIS属性数据进行了抽样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抽样检查表,制表人:胡炯,制表时间:2006年3月,效果检查,从上图可看出QC活动目标实现!,通过以上各项措施,汉阳地区到2006年3月底,基本完成PDCA循环,前期普查和GIS构建时产生的各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资料准确性达到95.7%,完整率达到99.9%,人为错误降到0%。 下图是示意图:,制表时间:2006年3月,制表人:胡炯,巩固措施,采取以下两个措施加以巩固此次QC活动成果: 1.对于QC活动中,涉及到与各级部门协调的环节,我们责成专人定

7、期与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保障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调整,使工作的阻力减小,便利增加。 2.QC活动后我们将最后的工作流程制定成内部考核制度,形成固定的工作程序。流程中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设有专人负责,并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活动后GIS管理平台维护流程,新增竣工资料,工程管理股,管网管理股,检查核对,核对现有管网资料,生产调度操作核对,核对情况,维修反映的真实状况,工程管理股,原有926份历史竣工资料清对核查,管网管理股,经自检后,GI S管理平台,经济效益:1、盘活国有资产。GIS平台是我集团公司花费数百万经费建立起来的一套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制定新的管理流程,我们提高了

8、GIS属性数据的准确率,使GIS平台发挥出应有的指导实际生产的作用,不再是摆一边充当花瓶。2、减少生产成本。过去我公司为了清晰掌握管网情况,曾多次大规模进行管网普查。这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普查后出现前清后乱的尴尬局面,不得不重复进行管网普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不少生产成本。通过此次QC活动,我们可以避免了此种情况的再次出现,所节约下的人力物力就是直接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1、提高企业形象。先进的管理方法是现代企业的具体表现。通过GIS平台,我们可以大为提高企业社会形象。2、提高生产效益。运用好GIS平台可以大为提高管网生产调度中的生产效益。而运用好GIS平台的基础就是其属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此次QC活动正是针对这个目的进行的。完成好此次QC活动,就能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最终目的。,具体效益,下一步打算,在提高供水管网GIS管理平台各属性数据的准确率后,我们下一步的打算就是进一步提高GIS管理平台各属性数据的及时率,使供水管网GIS管理平台能真正及时有效地反映供水管网的管理状况,提高管线所管理技术层次,发挥好供水管网GIS管理平台的参谋作用!,二零零六年五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