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健康与保健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23584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7.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殖道健康与保健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生殖道健康与保健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生殖道健康与保健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生殖道健康与保健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生殖道健康与保健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殖道健康与保健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殖道健康与保健ppt课件(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殖道感染的诊治,铜仁市碧江区计划生育指导站,内容: 生殖道感染的诊治 宫颈癌的筛查步骤 妇科普查的内容及对策.,一、生殖器解剖,外生殖器女性生殖器内生殖器,一、生殖器解剖,外生殖器,一、生殖器解剖,内生殖器,概论,在古代,人类的科学知识尤其是关于生育的知识还不充沛。对于母亲怀胎十月,并从阴户中产下新生命的原因无法做出解释,只能认为是神通过女人的阴户将新生命带到人间,这使得女人的生殖器成为沟通人与神的媒介了。,概论,人们普遍认为神通过女人的身体为部落带来新的生命,所以女人的地位在那时是崇高的。人们对女性生殖器进行崇拜,希望它能带来更多的生命,以维系部落的生存。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当中,可以看出

2、人类很早就重视生殖现象。远古洞穴绘画和雕刻 当中,女性的形象十分突出其阴部和乳房,而男子形象则很少见。,概论,生殖崇拜又和女性崇拜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和女性身体上某些与生殖关系甚大的部位密切联系,最突出的就是圆形的双乳和呈倒金字塔形。,概论,阴道是月经和白带的通道,阴道分娩的经路和性交的主要场所。阴道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本意是“剑之鞘”.在原始社会,阴门和阴阜三角区频频被绘制或雕刻在岩洞上,以象征神圣土地,生命之门,,概论,但我们的文化歪曲了阴门和阴道的含义,曲解为女性身体下方的孔穴阴道,只是具有分娩、繁殖、性交、排泄功能的部位。实际女性的阴道是女性人体构造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不应予以诋毁或任意

3、损伤,应予以保持其完整性和正常功能。,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女性阴道呈管状,上接子宫,下连处女膜,前后扁平,通过阴道前庭与大小阴唇与外界相通,前为膀胱、尿道及尿道口;后为直肠及肛门,所以可因外环境、尿道口、肛门口的改变而影响阴道的环境。,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阴道壁黏膜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受卵巢激素变化、细胞内糖原、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因素影响。阴道壁有皱襞也可存留病原体,阴道内的白带也可称为病原体的培养基使阴道发生变化。,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阴道黏膜可变化,女婴出生时,阴道上皮较厚,呈多层,数天后激素水平下降,上皮可脱落;性成熟期,雌激素增多、阴道上皮层次增加及增厚,阴道黏膜上皮可于月经周期第

4、 1天左右高达-层,于月经周期第-天减至2层左右; 接近绝经期,阴道上皮变薄,细胞内糖原减少;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不降,阴道更变薄,抵抗力下降。,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阴道内存在G和G球菌及杆菌及其他微生物(如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酵母菌等)共计29种之多,一般至少可检出7-8种。 正常阴道菌群中数量最多的是乳杆菌,占95%,可达8107/mL,与其他菌群共生和拮抗。 健康阴道内寄生的菌群检出率:乳杆菌68,表皮葡萄球菌53,类杆菌52,非溶血性链球菌37,棒状杆菌31,肠球,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菌及消化链球菌26,肠道加德纳菌25,梭杆菌21,大肠杆菌20,梭状芽孢杆菌12,金黄色葡萄球菌8

5、,其他如乳链球菌、肠球菌、变形杆菌等也在阴道下段常见,少数人有少量念珠菌。 一般健康妇女阴道内有如此多的病菌,但并不致病,处在微生态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互相制约作用消失,氢离子浓度下降,乳杆菌失去优势,致病菌得以繁殖,则产生相应的炎症或临床症候群。,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包括: 1.盆底肌肉作用,使阴道口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减少外界微生物侵入; 2.阴道分泌物中的粘蛋白可形成网状非特异性物理屏障,防止微生物损害阴道上皮细胞; 3.生理情况下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变厚,细胞内含有糖原,增加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4.阴道乳杆菌可使糖原分解为乳酸,维持阴道PH值在3.8-4.5

6、之间,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此也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阴道分泌物 女性通常从初潮开始出现白色黏液样白带,可能持续好几年。 随着月经周期的建立,青春期女性可能会注意到阴道分泌物的周期性变化:在月经中期呈多量的黏液样或水样分泌物,之后变稠,在月经周期后半期,随着孕酮水平的升高,分泌物逐渐减少呈白色。,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此时若作白带检查,只能见上皮细胞,而无炎症的证据。不能将生理性阴道分泌物代表生殖道的感染,即用药物治疗而造成过度治疗,反而破坏了正常阴道的生态环境平衡,反而易引起真正的炎症。,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阴道的微生态和免疫功能平衡,阴道pH值在正常范围之内不易发生炎

7、症。影响阴道微生态的因素有: 1.阴道pH值; 2.激素活性; 3.女性一生中不同时期菌群的变迁; 4.月经周期; 5.妊娠; 6.阴道壁生物电势,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7.避孕工具(避孕套、子宫帽、阴道隔膜、阴道橡皮圈、宫内节育器的尾丝等); 8.月经用品; 9.性交(精液润滑黏液的强碱性、性交后8 h阴道pH值不能恢复正常,性交频度等); 10.阴道或宫颈手术; 11.阴道消毒剂和阴道冲洗;,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12.药物(全身或阴道局部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13.维持阴道平衡的乳杆菌减少,乳杆菌维持阴道酸性环境和可产生H:0:及其他微生物因子; 14.贫血; 15.甲状腺机能减

8、退; 16.感染因素等,均可影响阴道微生态和免疫功能。,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阴道也有免疫学研究,阴道是全身共同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有全身免疫和局部免疫的功能和相互影响。 生殖道黏膜下层有淋巴组织及散在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阴道结构和微生态变化,此外中性粒细胞、补体以及一些细胞因子均在局部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可发挥抗感染作用。形成免疫应答网络,一处阴道黏膜受病原体攻击,除受攻击部位产生免疫反应外,血液和其他黏膜部位很快产生免疫应答。 月经周期变化、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其他疾病或AIDS等对阴道免疫功能均有影响。,阴道炎的种类,阴道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不同疾病引起的多种阴道黏膜炎性

9、疾病的总称,一般教材和参考书均只提及常见的数种,而实际阴道炎根据其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有十余种之多: 滴虫性阴道炎; 假丝酵母菌(原称念珠菌)阴道炎; 老年性(或萎缩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婴幼儿性阴道炎;,阴道炎的种类,病毒性阴道炎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HSV); 淋菌性阴道炎;阿米巴性阴道炎; 脱屑性阴道炎; 药物性阴道炎;气体性阴道炎; 结核性阴道炎; 非特异性阴道炎;阴道溃疡(急性、慢性);放射性阴道炎;过敏性阴道炎;蛲虫性阴道炎等,临床上50%以上的阴道炎为混合感染。,阴道用药的剂型及使用问题,各种阴道炎的治疗中阴道用药是主要治疗手段。妇科范畴阴道用药也是给药途径

10、之一,包括药液冲洗、灌注、涂擦、粉剂、喷雾、喷洒、泡腾片、膜剂、凝胶、片剂、栓剂等十余种。 阴道是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阴道用药除作用表层的病原体外,还能作用于其表层下受累的病原体;能帮助恢复正常阴道的生态环境(pH值、清洁度等);站立或活动时药物不会被排放或脱落;对阴道、宫颈无刺激及损伤。,阴道用药的剂型及使用问题,阴道剂型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适应妇女特殊生理结构;使用方便;在阴道内能滞留时间长;药物涂布面广,能扩散至整个阴道及黏膜皱褶;除对阴道表面上皮细胞有作用外,能深入阴道黏膜壁。 阴道途径用药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阴道用药的剂型及使用问题,阴道冲洗破坏阴道生态环境,引起上行性感染,增加盆

11、腔感染性疾病,间接影响输卵管功能,破坏输卵管纤毛上皮等,故不提倡。,阴道用药的剂型及使用问题,阴道泡腾片药物分布面积广,起效时间快,但不适合干燥性阴道炎者;栓剂及片剂使用方便,纠正阴道炎治疗的不规范现象,目前临床上治疗阴道炎还有许多不规范现象, 具体表现: 1.出现阴道炎各种症状后未及时治疗; 2.许多患者因多种原因自行随便购药治疗,以对症为主; 3.医生对阴道炎的病原学、发病相关因素、药物学等认识不一; 4医生取标本的方法不一; 5.实验室检测方法不一、检测内容和检测水平各异,纠正阴道炎治疗的不规范现象,6治疗未针对病原体治疗,仅为对症处理,使用多种混合性药物,虽有针对病原体的药物,但药量不

12、足; 7.忽视调整阴道生态环境(pH值、清洁度等); 8.个人卫生、性卫生等不重视; 9.用药后的定期复查、随访问题; 10未重视妊娠期阴道炎的诊治及其对母婴的影响; 11.未重视各种阴道炎的相关因素; 12.忽视阴道炎过度治疗对阴道生态平衡破坏,纠正阴道炎治疗的不规范现象,妊娠合并阴道炎在治疗上也会有独特之处,除要考虑母婴影响外,有关药物使用、给药途径、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妊娠期用药A、B、C、D和X级分类问题,又是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牢记和思考的问题。,乳杆菌在恢复阴道微生态、替代治疗中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乳杆菌占阴道内寄居细菌的95%以上,通过酵解阴道黏膜上皮内糖原产生乳酸,以维

13、持阴道内较低的pH值,而致病菌在此酸性条件下难以存活,乳杆菌与病原体竞争对阴道上皮的黏附,可产生H:0:,本身也是广谱抗菌因子,同时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刺激阴道黏膜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抑制其他细菌的生存繁殖,从而达到阴道的自洁作用。,乳杆菌在恢复阴道微生态、替代治疗中的作用,阴道乳杆菌活菌制剂,适用于菌群失调引起的阴道阴道炎,其成分为乳杆菌DM8909活菌及乳糖,对阴道黏附力强,能抑制其他细菌对阴道上皮的黏附,抑制致病菌的定植和繁殖,有利恢复阴道生态平衡,无毒无不良反应。各地临床应用均取得满意效果,其他乳酶生胶囊为致病性的肠链球菌制剂,不适合阴道使用,外阴阴道炎的诊治,外阴炎和阴道炎是

14、妇产科临床面临最多的疾病之一。外阴部暴露于外,又与尿道、阴道、肛门毗邻,局部经常湿润,细菌容易繁殖,并与外界接触较多易受各种物理及化学性刺激,因此外阴易发生炎症,且可与阴道炎同时存在。外阴炎由多种病因致病,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假丝酵母菌性外阴炎等是其代表性疾病。病毒性外阴炎(疱疹、湿疣) 则属于性传播疾病,外阴阴道炎的诊治,1 非特异性外阴炎病因 本病发生率高,多为物理的、化学的刺激或变态反应等引起局部抵抗力减弱造成的继发感染。如内裤摩、抓挠等机械刺激,糖尿病患者的尿液、粪瘘患者的粪便及尿瘘患者的尿液的长期浸渍等,均可引起非特异性外阴炎(non2specific vulvitis) 。

15、病原菌可有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以及变形杆菌等的混合感染。,外阴阴道炎的诊治,临床表现 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灼热感。局部发红、肿胀、糜烂,小丘疹、小水庖、脓庖等,严重者形成溃疡,也可触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慢性炎症可表现皮肤黏膜增厚、粗糙、皲裂等。治疗 应除去病因。局部治疗可采用15000 高锰酸钾液坐浴,抗生素软膏涂抹。病因除去不充分时容易复发或慢性化而转成难治性。,外阴阴道炎的诊治,前庭大腺炎和前庭大腺囊肿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而引起炎症称为前庭大腺炎(bartholinitis) 。当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囊肿,称为前庭大腺囊肿(bartholin cyst)

16、 。本病多发于育龄妇女。,外阴阴道炎的诊治,病因 前庭大腺位于女性外阴两侧大阴唇下1/ 3 深部,腺管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因其解剖部位特殊,在性交、分娩、经期均可因卫生不良或损伤而被病原体污染,病原体入侵后引起炎症。,外阴阴道炎的诊治,病理炎症急性发作时首先侵犯腺管,导致前庭大腺导管炎,腺管开口往往肿胀、阻塞,使脓液不能外流而积存,造成前庭大腺脓肿。脓肿消退后,脓液逐渐转为清液形成囊肿。各种原因的外阴局部损伤,造成腺管阻塞,分泌物排出不畅,也可形成囊肿。本病常为混合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肠球菌等,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已成为常见病原体。,外阴阴道炎的诊治,临床表现 炎症多为一侧,急性期表现为小阴唇下部的发红、肿胀、伴有局部疼痛。当炎症波及深部,脓肿形成后疼痛加剧,检查时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可及波动感,直径可达3-6cm。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结可呈不同程度增大。当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表面皮肤变薄,脓肿自行破溃,若破孔大,可自行引流,炎症较快消退而痊愈;若破孔小,引流不畅,则炎症不退可反复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