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19368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岗上小学岗上小学 王玉梅王玉梅 教案背景:教案背景: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新课文,我是第一次讲这篇课 文。所以。上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参,这是一篇 较为短小的文章,内容也较浅显易懂,只要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 文章的主旨,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 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 25 课,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向学生展示了 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2、本课向我们叙述了作者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 受到德国人爱花,亲眼所见家家户户都开满鲜花的情景,突出了他们“人人为 我,我为人人”的无私境界。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学生进入五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已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找重点词 句来理解课文,积累了一些语言,初步有了朗读、想象能力,但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还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紧扣“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作为整节课的 一条主线,抓住“奇丽、奇特、美丽”这三个关键词,以“寻找奇丽感悟 奇特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领悟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

3、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3、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情与风俗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都养过哪些花?你养花的目的是什么?你都把自己养的花 放在什么地方?(或是见别人把花放在什么地方?) 2、你们知道吗,在德国只需漫步于街头,你就可以随意欣赏到家家户户 种植的鲜花。因为在那里,自己种花的目的是让别人看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 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德国,感受那里与众不同的异国风

4、情。 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可以自己读,同桌读, 小组读。)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2、认读生词 (1)第一组:宇宙 天性 真切 奇丽 奇特 脊梁 (2)第二组:莞尔一笑 应接不暇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耐人寻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来词语大家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接下来我要检验一下同学们课文 读得怎么样。请同学们从课文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熟练。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从课文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了解季羡林 本文的作者是季羡林,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他。 (出示多媒体) 季老曾在德国留学

5、十年,那么德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请同学们默读 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作出标记。 4、归纳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5、在季老眼里德国的景色是多么的奇丽,这个民族又是如此的奇特,接 下来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找出文中描写德国景色奇丽的句子用“”画出来。 (2)找出文中描写德国民族奇特的句子用“”画出来。 四、四、品读感悟品读感悟 1、感受奇丽(出示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 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应 接不暇。 (1) 、再读这些句子,看看你能读出什么?(花多)

6、从哪可以读出来? (任何、家家户户、花的海洋、应接不暇、花团锦簇) (2)除了花多之外,还读出了什么?(花美) 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3) 、听老师朗读,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这里的花太美了,人们每天徜徉在花的海洋里,这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呀, 就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吧! 2、寻找奇特(出示句子)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 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 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7、 这和我们刚才大家介绍的养花的方式一样吗?所以在季老的眼里这是一个 奇特的民族。如果你第一次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会有什么感受? (奇怪) 现在就请同学们读出这种吃惊和不理解。 3、的确,在德国“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 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文中作者用了一句更加精辟的 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是那句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多媒体出示)列举事例。 六、六、内化、升华感悟内化、升华感悟 1、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呢? 2、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例子。 3、小结:在社会上也是如此,无论你干哪一行,你总

8、是在某一方面为别 人服务,而在许多方面你也在接受别人为你服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我为人人” ,那必然换来“人人为我”的境界。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新课文,我是第一次讲这篇课 文。所以。上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参,这是一篇 较为短小的文章,内容也较浅显易懂,只要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 文章的主旨,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在我反复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总觉得 还少点什么。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走 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其实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 想只要我们的孩子认真读书,都

9、能理解这句话。生活中孩子们有没有感受过类 似的境界?这一点,我觉得孩子们也能举出实例。但仅仅能举出实例,理解了 这句话的含义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德国这个民族的这一种美好的 境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永远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与别人一起 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要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更应该时时处处做到“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由此,我确定了我的基本教学思路是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层层 展开。 那么如何展开?首先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 句赞叹,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想象奇丽的景色,通过朗读去体会 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东西,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10、 当我讲完这一课反思自己的得与失时,我觉得我的这一思路是正确的。在 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总的教学脉络清晰,一步步引 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思考中理解句意,从而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且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一定 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方面我自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语言还不够精炼。在 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还是缺乏经验,在引导学生想象“景色奇丽”一部分内 容时,我有点浪费时间了,处理得太繁琐,学生已经理解这段话的内容,我还 是让学生反复去读去想,读得太多了,所以,在感悟“民族奇特” ,理解“人 人为我,我为人人”时,时间就显得仓促了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