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19278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ww.e-)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www.e-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第 1 页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 1 第一章第三节中的第三个课时物质的量浓度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了溶液的组成,以及前面两课时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通过本节的学习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也了解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2、配制方法,初步用定量的方法做实验,特别是又扩充了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以后的化学计算几乎每次都要遇到物质的量浓度,所以也为以后的化学计算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的成败,决定了以后化学计算的成败。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重点 与难点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特别是在化学计算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www.e-)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www.e-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

3、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第 2 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目标分析(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溶液的组成和物质的量的概念,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且此时的高一学生刚入学不久,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和自信心、上课时积极性高。因此上课时要充分利用这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了解化学中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2、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

4、液的步骤:3、 熟练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完成配制任务(0.1LNaCl 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并思考其成分的表示方法,使学生逐渐建立起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通过反思实验过程和计算练习深化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溶液的配置方法,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www.e-)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www.e-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第 3 页作用。2、利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5、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求实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将采取活动探究 、 指导阅读、讨论交流、问题推进法、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 自主探究 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建构起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然后再通过阅读,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最后通过交流研讨进行整体回顾让学生再一次体会一物质的量为核心的一组概念建立的意义。三、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的依据:在新课堂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案教学、目标教学与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6、因此将通过新课引入、活动探究、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练习巩固、当堂反馈、布置作业等环节,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新课引入 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并且也知道了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配制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 溶液 100g?(www.e-)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www.e-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第 4 页此问题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目的是去除学生的畏难的心

7、理,因为通过对前两节的学习大家感到物质的量较难理解,因此开始先让学生的思维走进课堂,先尝到成功的喜悦。这里需要 m(H2O)=90 g,让学生自己寻找取 90 克水的方法,并选出最好的方法学生自然想到用托盘天平去称量,用量筒去量取。而且用量筒去量取是最好的,通过这说明取用一定量液体一般不称质量而是量体积;而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比质量关系简单,因此知道一定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生产和生活很重要。从而引出新课,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究 先让学生阅读方法导引然后提出 P24 的探究内容现欲配制 0.1LNaCl 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0.04mol。请你用实验

8、室中的固体 NaCl 试剂,完成配制任务。让学生自己探究溶液的配制过程但又不能让学生跑的太远,因此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以其达到探究的目的例如:1、你如何获得 0.04mol 的氯化钠固体?2、如何保证溶液的体积恰好为 100mL?3 如何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设计出配制方案。师生交流共同设计配制过程,并总结出配制的步骤并板书1、溶液配制的 9 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目的强调操作步骤,使学生对操作过程一目了然。(www.e-)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www.e-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

9、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第 5 页然后用多媒体显示配制的图片,因为有的学生即使有了步骤也感觉无从下手,这样学生就能有据可依能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也可以就图片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将溶液装至试剂瓶后,标签上应该如何表示该溶液的组成?哪种表示方法更能方便人们快速了解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由多媒体显示给学生几种日常生活中表示溶液组成的一些标签,让学生讨论此标签应如何表示溶液的组成,由此得出表示溶液浓度的另一种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这样由实例,学生交流讨论建构起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从而突破难点

10、。也引出了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师生交流】并板书2、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2)公式:C(溶质)=n(溶质)/V(溶液)(3)单位: 常用 mol/L(mol.L-1)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理解深刻。【练习巩固】(www.e-)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www.e-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第 6 页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1

11、molNaOH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 1L 的溶液。2.1 克 NaOH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 1L 的溶液。3.1molNaOH 固体溶于 1L 水配制的溶液。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 必须知道 NaOH 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这样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

12、 自主进行合作探究。这样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加深并升华,从而通过上面的师生交流和巩固练习突出重点。 【当堂反馈】 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当堂反馈,目的巩固知识、实现技能目标。一个题目是对容量瓶的认识因为容量瓶是本节探究中最重要的仪器,二是对一定量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步骤的测试及误差分析,因为这是一个高中阶段重要的探究(www.e-)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www.e-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第 7 页实验,学生必须掌握。因此通过这个题巩固实验的

13、过程,也通过误差分析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这是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准备的练习。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准备了以下练习3. 一种 溶液的浓度为 a mol/L, 密度为 g/cm3,体积为 Vml,含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的溶质为 m 克,质量分数为 w ,给出它们的关系,判断哪个正确。4 将百分之 15 的 NaOH 溶液蒸发掉 100 克水,后得到 125ml,百分之 30 的溶液,求此时的物质的量浓度。这样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提高。在学生掌握知识后,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为了学以致用对教材内容的升华,于是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了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

14、面的应从中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本节知识相关网站的提供,供学生课后进行延伸性学习,促使其萌发新的学习动机。【布置作业】P25 的交流与研讨,因为此交流与研讨是对第三节内容的一个总结,需要学生对前面的两课时进行复习,因此将它作为(www.e-) 集各地最新资料精华 按“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www.e-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第 8 页作业。希望通过它 让学生知道 一物质的量为核心的一组概念建立的意义四、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通过探究溶液的配置方法,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也在实验中培养求实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我没有过分强调,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