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17723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海南省海南省 20182018 年中考化学试题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1 O-16O-16 Cl-35.5Cl-35.5 K-39K-39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西瓜榨果汁 B. 苹果酿果醋 C. 糯米酿甜酒 D. 鲜奶制酸奶 【答案】A 【解析】A、西瓜榨果汁过程中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苹果酿果醋过程中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糯米酿甜酒过程中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鲜奶制酸奶 过程中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 A。 2

2、. 下列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A、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 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不能供给 呼吸;选项错误。故选 B。 点睛: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 和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稀有气体化学性 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

3、工原料等。 3. 下列厨房用品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芝麻油 B. 面粉 C. 蔗糖 D. 黄豆酱 【答案】C 【解析】A、芝麻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 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 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D、黄豆酱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 C。 点睛: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 A. 氧气验满

4、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取用固体药品 【答案】B 【解析】A、氧气验满时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而不是瓶中,故 A 错误;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 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 故 B 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 C 错误;D、向试管中装入固体 颗粒时,应按照“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步骤进行,故 D 错误。故选 B。 5. 某地温泉中富含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这里的“硫、铜、锌”指的是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单质 【答案】C 【解析】由题意温泉

5、中含有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其中硫、铜、锌等存在于物质的组成化合物 中,是指元素。故选 C。 6.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MnO4 B. KOH C. O3 D. CO 【答案】D 【解析】A、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KOH 是由钾、 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O3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 质,故选项错误;D、CO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 选 D。 7. 2017 年 5 月 9 日,我国正式发布 118 号元素中文名称为。其在元素周期表

6、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3 A. 元素符号为 Og B. 相对原子质量为 118 C.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97 【答案】A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Og,故选 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 297,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 称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 为 118,表示原子序数为 118;根据

7、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18,故选 项说法错误。故选 A。 点睛: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8. 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蚕丝 C.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开水 D. 用观察的方法区别导线中的金属是铝还是铜 【答案】B 【解析】A、肥皂水在硬水中发泡的效果不明显,在软水中发泡效果明显,故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故 A 方法正确;B、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8、,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不可用灼烧闻味的 方法可区别羊毛和蚕丝,故 B 方法不正确;C、因为白酒有特殊的香味,而白开水没有气味,故用闻气味 的方法可以区别白酒和白开水,故 C 方法正确;D、因为铝是银白色,铜是红色,故可用观察的方法区别 导线中的金属是铝还是铜,故 D 方法正确。 故选 B。 4 9.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是 Ag2S B. H2S 中 S 元素为-2 价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H2S 是无毒的 【答案】D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

9、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g+2H2S+O2 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 数分别为 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X 分子中含有 4 个银原子和 2 个原子,则 每个 X 分子由 2 个银原子和 1 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Ag2S,故 A 说法正确;B、H2S 中 H 显+1 价,故 S 元素为-2 价,故 B 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 C 说法 正确;D、在反应 4Ag+2H2S+O22Ag2S+2H2O 中,

10、能用银检验的有毒物质就是 H2S,故 D 说法错误。故选 D。 10.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汞 B. 氮气 C. 氧化铜 D. 金刚石 【答案】B 【解析】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氮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 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氧化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氧化铜是由铜离 子和氧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睛: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 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

11、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 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1. 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大 5 B. 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升温能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A、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必须有温度的限制,否则不能比较,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氯化钾的溶 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 B 错误;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升温不能将不 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 C 错误;D、饱和溶液的质量

12、分数的计算公式:100%,t时,硝酸 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相等,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 D 对。故选 D。 12. 维生素 C(C6H8O6)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 C 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 B. 维生素 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维生素 C 可以预防坏血病的发生 D. 维生素 C 属于有机物 【答案】A 【解析】A、维生素 C 是由维生素 C 分子构成的,1 个维生素 C 分子是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 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化学式可知维生素 C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3、的,故选项说 法正确;C、维生素 C 又叫,抗坏血酸,可以预防坏血病的发生,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维生素 C 的组 成特点,应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A。 13.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 酸,有气泡 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可能含 Cu B. 滤渣中只含 Fe C. 滤液中不含 CuSO4 D. 滤液中不一定含 FeSO4 【答案】C 【解析】因为反应时应该是氧化铜先和酸反应,转化为铜离子,当铜离子与氢离子同时存在时,铁应该先 和铜离子反应;当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入的铁粉过量,说明原稀硫酸完全

14、反应, 且铜离子没有剩余;那么也就是之后铜离子不剩,才会有后来的氢气的生成,也就说明,铜离子完全转化 为铜单质而成为不溶物;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 中的铜,所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故 A 错误;B、向滤渣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入的铁粉 过量,故 B 错误;C、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因此,所生成的硫酸铜会被铁 6 粉完全反应,所得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 C 正确;D、铁与硫酸铜或硫酸反应都能生成可溶于水的 硫酸亚铁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故 D 错误。故选 C。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

15、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 A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 溶液(HCl)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Cu(CuO)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KCl 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 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HCl 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能把 杂质除去,但引入了氢氧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16、一氧 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O 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 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 ,是指除去杂质,同时 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二、二、填空题:填空题: 15. 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酒精 硝酸钾 聚乙烯 合成橡胶 (1)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 (2)可用作燃料的是_; (3)可用于制轮胎的是_; (4)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的是_。 【答案】 【解析】(1)硝酸钾中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因此属于复合肥;(2)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用作燃料;(3)合 成橡胶用于制作轮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