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10858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试题(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 1 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基础过关基础过关1网络交往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这是因为(C) A网络交往超越了时间 B网络交往改变了角色 C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 D网络交往改变了对象 2为了让自己拥有一段精彩而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这样利用网络优势(B) 有事无事上网聊天 利用网络购买物品 上网查阅资料,学习新知 下载喜欢的歌曲,跟着学唱 A B C D 3随着共享单车热度的不断升温,摩拜(小桔车)、ofo(小黄车)等不同品牌的单车几乎 遍布城市的街头巷尾。而这种只要手机扫一扫即可骑车走人的便捷单车服务,得益于互联网与传统租车的结合。这印证了(B) A

2、网络可以无所不能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网络促进文化传播 4从漫画网络诈骗中可以看出,网络交往带给人们不利的影响是(C)A更自由地选择对象,畅所欲言 B不会因其貌不扬和口头表达能力差而紧张 C部分人借助网络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 D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修养 5近一年时间里,国内 6.88 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915 亿元。这警示我们(B) 不要随意接陌生人的电话 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要远离网络,防止自己的信息泄露不在网上透漏个人重要信息 A B C D 6简答题2今天,互联网使“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梦想

3、成为现实。那么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作用? 答案: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能力提升能力提升观察漫画。回答 78 小题。7小青蛙说:“我早就说过,这世界并不大。 ”这是因为(C) A小青蛙依然孤陋寡闻,目光短浅 B小青蛙现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C小青蛙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事 D但凡坐井观天的人必然狂妄自大 8让小青蛙发出这样感叹的主要原因是(D) A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 B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 C宇宙变化的沧海桑田 D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 9当今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选项属于信息

4、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有(C) 网络购物 远程教育 网络谣言 远程医疗 A B C D 10下列属于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民主政治的是(D) 齐天大圣:我外出打工,但在镇上网站里参与了镇长的选举兔子警察:我通过网络举报渎职的警察 朗读者:我通过网络学习查询法律知识 正能量:我在网络上观看法治在线栏目 A B C D 11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方式更加多样,在网络交往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A)3A微信:学霸的笔记心得哦,大家分享 B淘宝:这间网店的图片太差,黑了它 C微博:这条消息一定要转,否则会遭殃的 DQQ 留言:一回生、二回熟,咱俩见个面吧 12近年来,搜索引擎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问题

5、饱受诟病。如一些搜索结果 所对应的服务商资质不全,甚至弄虚作假;有的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主动提供含有虚假信息的搜索结果。这表明(C) A网络信息不必真实 B搜索引擎都是无用的 C网络信息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D必须依法追究搜索引擎的责任 13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调查项目每天上网超 4 小时在微信朋友圈晒自己的照片相信信息来源属实所占比例72.9%60.4%61%材料二:2016 年 8 月 19 日,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徐玉玉因接到骗子的诈骗电话,被骗走 9900 元学费,在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徐玉玉突然昏厥,终因心脏骤停离世。同样的骗局也发生在学生李强身上,李强马上给班主任打了电话,识破了骗局,当骗子再打来电话时,李强拒接了电话。(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大部分青少年上网时间较长;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2)请找出材料二中体现自我保护的语句,并抄在下面。(找出两句即可) 答案: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李强马上给班主任打了电话,识破了骗局;当骗子再打 来电话时,李强拒接了电话。(3)请思考:材料一、二给我们青少年哪些启示?(至少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利用网络学习新知,查阅资料,但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网络交往保持警惕,不随便晒照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相信陌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