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09960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用血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临床用血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临床用血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用血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用血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一、医院领导职责1. 全面负责医院输血管理工作组与配血室的建设2.保证配血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3.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对输血新技术与科研项目进行管理。4.血源的把关,不得使用原料血浆,不得直接使用脐带血。5.保证流程中各环节的衔接与关键点的控制,树立“从血管到血管”的血液保护意识,1600 毫升以上用血量的审核。二、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组职责1. 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组,设置配血室。2. 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3. 开展临

2、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4. 负责医院间血液调剂的管理三、临床医生用血职责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请逐项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核准签字,科主任签字;如果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 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2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2、决定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做输血前检查的必要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主管领导同意。3、临床医

3、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坚决不输血;能少输血者决不多输;如有输血指征要开展成分输血,尽可能不输全血,若患者符合自身输血条件,应积极开展自身输血,不输或少输同种异体血。4、临床医师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征、剂量及用法。5、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反应应有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纤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配血室及医务科报告。6、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四、临床输血护士职责1、在输血前由 2 名

4、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并在输血登记本上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放入病历中保存。2、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床号、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病人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不能认证病人,应向家属进行核对。3、核对检查无误后,遵照医嘱,严格遵守护理输血常规,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病人。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严密观察3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立即向医师报告进行处理。及时在护理病历上记录输血情况。

5、并将原血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4、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的处理。无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均应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在登记本上记录。并将输血反应回报单和空血袋送回检验科保存。五、配血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各科室临床用血的配血和发放工作。2、工作中要做到:标本不污染、操作熟练、试剂标准、器皿清洁、判断准确。3、负责各类标本检验、检查和鉴定的登记工作。内容包括:标本号、姓名、单位、地址、特异性抗体、血型、日期、诊断和签名等,并应长期保存。协助做好 Rh 等血型的建档工作,为建立稀有血型者队伍提供依据。4、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执行“双查双签”制度,严格按“配血操作规程”进行工作。5、遇到疑难问题,请科室人员共同解决,并上报科主任,未搞清原因的血液不得发出。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任何一项不符均不能发血。7、 、严格执行“血液领发制度”,发血者与取血者应逐项查对无误,双方签字后方可发血。8、临床出现输血反应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协助科室治疗抢救。9、负责输血反应信息的记录、登记、汇总和分析工作。10、遵守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完成科主任分配的其他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