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DOC 5页)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57098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DOC 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DOC 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DOC 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DOC 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DOC 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DOC 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DOC 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如何使一个新员工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角色、融入企业,从“局外人”转变成为“企业人”,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环境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员工与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着经济契约,更重要的还存在着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指雇佣双方基于各种承诺在雇佣关系中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雇佣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互相责任。 994)认为,心理契约不但具有期望的性质,也具有对义务的承诺与互惠,它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契约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心理状态,而用于衡量员工在企业中心理状态的三个基本概念是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而以工作

2、满意度最为基本和重要。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越低,融入企业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影响新员工向“企业人”转变的决定因素就是对其工作满意的评估(见图)。由图可知,企业对员工预期的认知决定企业将要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而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实际感受。如果实际感受水平接近或超过期望值,员工则表现为满意,反之就不满意。员工满意度模型显示出三个差距的存在。差距(1)称之为“认知差距”;差距(2)称之为“制度差距”;差距(3)称之为“实施差距”。显然,认知差距、制度差距和实施差距共同导致了员工实际感受与预期偏离,直接影响员工的满意水平。其中差距(1)最为重要,如果企业没有全面了解包括员工心理契约在内

3、的预期因素,差距(1)就会存在,而且一定会造成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意状态,进而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与稳定。实践表明,员工的流失大多数发生于刚进入企业 15 年的新员工群体,而新员工的流失危机主要原因之一是组织管理者对心理契约的忽视和破坏。 1994 年提出了个人对组织心理契约之建构流程,从中可以看出,影响个心理契约的关键是心理契约发展的每个阶段是否存在有效沟通。 研究也表明,员工心理契约的产生和维持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雇佣前的谈判沟通;工作过程中对心理契约的再沟通;契约的公平性。而沟通的有效性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有很大的联系。为此,要使企业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成为“企业人”,笔者认为可以建

4、立与实施基于有效沟通、员工不同发展阶段和考核公平性的“1+5+1”模式心理契约管理策略。一种思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要求企业尊重员工,强调员工的主体性,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增强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与信念,激发企业与员工共同信守“契约”所默示的各自对应的“承诺”。企业忽略责任,把员工当作企业获得利润的工具,不仅违背员工的心理契约,更是对“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践踏,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一个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实践中的柔性管理机制值得借鉴和推广。五个阶段:动态管理招聘阶段:以诚实、信任、专业、协调构建心理契约。在招聘阶段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要为新员工提供真实的工

5、作预览,把对员工的期望、职位的要求、组织的责任和义务等信息进行明确公示,使员工形成正确的心理契约。二是招聘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要具有专业性。招聘时要明确告知具体情况以及提供本职位晋升路线的代表样本,能够让应聘者感觉到招聘者的专业以及可靠性,消除承诺本身的模糊性、复杂性,有利于应聘者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作出正确评估。三是招聘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通力合作,有利于形成恰当的心理契约,增强招聘效果。用人部门直接参与招聘全过程,会使应聘人员的素质和所应征职位更加匹配,并且会增加承诺实现的分量以及企业留给应聘者的整体统一的感觉。四是在招聘过程中认真把关,在人员选择上要兼顾能力和价值观念,将应聘者的

6、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是否相融作为录用决策的依据之一。五是企业对应聘者经过面试、一系列测评后,在作出录取决定之前,可以让应聘者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如:对企业整个工作流程进行参观,或者让应聘者到实际的工作条件和活动中接受短期测验等,并可以对自己关心的问题(如薪酬福利、培训、职业发展等)向工作人员询问,从而对企业和职位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降低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从而更有利于员工形成恰当的心理契约。接待阶段:强化心理契约新员工受聘报到的当天以及随后的几天内在企业的所见所闻,会巩固或动摇新员工选择企业的信心。要做到这一点,企业有关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部和员工今后工作的部门在新员工报到前后应做好迎接新员

7、工的准备工作。这样可使新员工很快适应并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强化对企业的认同,提高满意度。培训阶段:发展心理契约对员工而言,如果没有在培训中获得预想的结果,如:技能得到提高或者提升机会得以增加等,员工也可能会以一种消极甚至反感的态度来对待培训。因此,培训需求分析必不可少。通过“培训需求分析”,采取组织与员工讨论来共同决定培训的方法,将有助于双方明确彼此的相互关系,明确相互的期望,了解各自应该在培训中担当的角色等问题。出一个分三步走的方法:观察角色模式;尝试不同的行为方式;评估尝试的结果。尽快帮助新员工完成角色转换。通过以上步骤,良好的心理契约将会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得到发展。工作适应阶段:巩固心理契

8、约新员工的心理契约要得到巩固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招聘人员的承诺或暗示必须得到切实履行。当新员工发现他们被一些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招聘人员曾做过的承诺、而且实际工作中又出现与新员工预期不一致的情况时,新员工可能会感到他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基础已经被破坏,因此他们会做出对等的消极反应:或怠工或离职。为了衔接好招聘人员与新员工直接上级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组织必须建立一个专门负责与新员工保持经常接触并指导新员工的所谓中间层员工。这些中间层员工应该是招聘组成员并全程参加了招聘过程的人员,因为只有他们才了解新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1)解释薪酬政策。让新员工清楚企业的薪酬制度,

9、使其明白自己的薪酬期望应该与自己的绩效水平和市场价值相吻合。(2)建立归属感。987)研究认为,情感因素与报酬在留住新员工的过程中同样重要。在实践中有的企业采取给新员工指派一个工作同伴,这个人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格特点和足够的时间使新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以及向新员工讲解如何工作。工作阶段:管理心理契约当新员工进入工作状态后,如果他们失去了起初的工作热情,就要允许他们自由表达不满和牢骚,恳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改进对他们的管理。一般有以下管理方法:开发职业发展计划。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新员工成长,是稳定优秀员工的重要手段。管理者可通过与员工有效的沟通发现员工的志趣,然后针对员工深层志趣为其定

10、制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机制。例如:企业可根据每年的岗位调整、轮岗、人员调动,然后结合企业业务变动、职位变动,将符合员工深层志趣的工作任务安排给合适的人员,当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时,工作就会带给其快乐与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心理契约是最牢固的。导师制。当首期职业导入阶段结束后,还应该为新员工安排导师,以取代工作同伴。这个导师应该富有经验且不是新员工的直接主管。新员工聆听其教诲,可以得到工作、做人等多方面的教益。鼓励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对本部门或公司的发展提建议,对于有价值的建议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回报;对于欠佳的建议给予一定的鼓励。可以肯定,一个有才能的员工,如果其

11、建议被采纳而且自己也获得了提升能力的机会,那么他对组织的归属感必然会增加。提升工作的灵活性。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员工满意度决定顾客满意度,而员工满意度的高低不仅与其工作任务有关,而且与其生活方式有关。为此,以一应万的作法是提升工作的灵活性,包括工作分享、家庭工作等。关注新员工的价值观。价值观是行为的基础,员工的离职行为无不与其价值观有关。英国有关调查显示,82的人主张,如果公司价值观与自己的价值观冲突,他们将会放弃对自己有利的工作。所以,在今天的人力资源市场上,企业如果真的视员工为组织最宝贵的财富,那么必须关注员工的价值观。情感管理。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是形成组织凝聚力和团队氛围的一

12、种无形的手段。为此,基于心理契约理论,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员工的情感管理,可采取一些措施:实施员工援助方案(强化伦理教育;将保健制度纳入企业组织制度之中;采取措施,改变职工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健康咨询活动,提供各种健康服务等。正确处理离职。所有的企业都有员工提出离职要求的情况,要正确认识员工的离职,离职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离职的员工素质及工作能力不高,其个人期许与企业之间的反差太大,其离职自然有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这里的考核主要指绩效考核。绩效考评是针对企业中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企业绩效考核,首先要保证公平,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案,将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兼顾起来。其次,推行“弹性”考核方式。由于员工年龄、性别、能力、家庭背景不同,面临的问题就有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具有弹性的考核方式,必然比硬性的更具激励性,也更能够满足员工的需要,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其承担的责任,减少心理契约违背的负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