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静脉给药中药物安全及相关问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07403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ppt静脉给药中药物安全及相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医学ppt静脉给药中药物安全及相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医学ppt静脉给药中药物安全及相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医学ppt静脉给药中药物安全及相关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医学ppt静脉给药中药物安全及相关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ppt静脉给药中药物安全及相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ppt静脉给药中药物安全及相关问题(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输液治疗的特点,速度快,不受吸收等因素影响,成为临床尤其是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静脉注射直接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因此在合理的医嘱、合理的调配、护士的正确执行任一环节稍有疏忽,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主要内容,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用药防范措施,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治疗团队中护士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医嘱(医师),合理的调配(药师),护士的正确执行(护士),患者的安全用药,治疗团队中护士的重要作用,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 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 是病人用药前后的监督者,实施医疗行为的最前线,杜绝用

2、药错误的最后关口 在合理、安全用药的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护理,医嘱处理 方面因素,药品保管 方面因素,药物配制 方面因素,用药过程 中的因素,药物因素,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医护缺少沟通,医嘱开立后医生未通知护士,护士也未查对,造成执行遗漏 医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 医嘱开出错误 电脑录入错误,医嘱处理方面不安全因素,护士查对 不到位,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药物保存方法不当或过期,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每班清点流于形式,药物保管方面 不安全因素,药品在保管过程中,所受各类药品制剂本身的理化特性以及外界因素的作用:药品外观的变化药品变质有毒物质是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3、,所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必须重视病区药品的管理,引起,加速,产生,更严重的,合理储存保管药品是安全用药的前提,,合理储存保管药品是安全用药的前提,多数药品在空气中、日光下会氧化变质,如维生素B2、维生素C、硝酸甘油及多数的抗生素,这些药物要盛在棕色或深色的瓶子里。某些药品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极易吸收水分而分解变质,故应密封存放。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等吸水后片形变软、变质;某些中成药受潮后出现霉变等。易受热而变质的药品,如生物、生化制剂应低温保存,但不能冰冻;易蚀、易挥发的药品也应低温存放。,3、低温储存,2、防潮保存,1、避光保存,,合理储存保管药品是安全用药的前提,抗生素、生物制品和酶制剂

4、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厂家在包装盒或瓶上均注明“有效期”或“失效期”,过了期的药品决不能再使用。药品过期一定要销毁淘汰,对于药品外观上出现变化(如白色片剂变色,表面出现花斑、粘连、发霉等)都应作为变质药处理掉,绝不能再使用。不要将药物换到其他容器中保存。若一定要换,则应将药物名称、药品效期、使用方法在容器上标明(最好使用药品原标签),并定期进行检查。,4、出厂日期及有效日期,5、经常清理变质过期药品,6、避免误服,无菌观念淡薄,配制时间过早,配制药物的剂量不准确,粉针剂溶解不当,未把好药物的配伍禁忌关,药物配制过程中 不安全因素,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配伍禁忌,为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将多

5、种药物联用,但并非所有在治疗上有协同作用的便无配伍禁忌。 药物配制时要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媒,全面了解配伍药物的特性,避免盲目; 不得用一种药物溶解另一种药物或用一个针管同时抽吸两种药液; 两种药物在同一输液中配伍时,应先加浓度较高者,后加浓度较低者,以降低发生反应的速度。 有色的注射用药物应最后加入,以防有细小沉淀时不易被发现。 静脉输液时,既要注意同一瓶液体中药物有无配伍禁忌,也要注意相邻两组液体之间的配伍禁忌,若已知两种药物连续输入时会发生药物反应,应注意避免连续输入,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后输入等方法加以防范.,例如在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时,通过莫

6、菲管加入氨溴索,输液管中的药物全部变为乳白色。氨溴索针不仅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存在配伍禁忌还与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头孢唑林钠存在配伍禁忌,建议沐舒坦注射液应单独使用,若由莫菲管加入,则加入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防范配伍禁忌,临床上为了取得更佳的疗效,弥补单味药物的疗效不足,常采用联合输液用药的方式,但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会造成药物间的不良反应,使药物降低或失去疗效,毒副作用增加,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故配伍前要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对新上市药物和缺乏配伍经验的药物,能分开用的尽可能分开。,例如在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时,通过莫菲管加入氨溴索,输液管中的药物全部变为乳白色。氨溴索针不仅与头孢哌酮

7、舒巴坦存在配伍禁忌还与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头孢唑林钠存在配伍禁忌,建议沐舒坦注射液应单独使用,若由莫菲管加入,则加入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与中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问题,中药注射剂,特别是复方制剂,由于成分复杂,往往会导致配伍变化,产生浑浊和沉淀。使用时,尽量单独输注。,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参酮的酚羟基可与一些制剂(如细胞色素 C)中的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有色络合物,产生浑浊沉淀。,一药多名、药名相似,制剂多种,外包装相似,药物方面 不安全因素,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用药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1.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给药时间是影响

8、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表现为频次过多或过少。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抗生素使用中,对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所以应多次给药 。而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该提高药物浓度,关键是给足剂量,给药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代表药有PNC类、-内酰胺类。PNC类的T1/2很短正确的用法应是q6h或q8h;而临床常常是在上午23小时内就用完了,使一天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药物浓度低于MIC,不但感染控制不好,而且还易筛选出耐药菌株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本类药的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其T1/2

9、均较长。氨基糖苷类的耳、肾毒性与耳蜗及肾皮质中药物的浓度有关,1次/天给药,浓度低的时间长,有利于耳蜗及肾皮质中药物回流入血液中,从而可以减少毒性。,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青霉素为时间依赖性药物,一般成人每日剂量静脉滴注为2402000万u,均应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时应加至少量溶液中,作间隔性快速滴注。但临床上有将一日量一次注射完成的用法。因其半衰期为半小时,一次注射后迅速达高峰,但几小时内就消除殆尽。不仅不能有效杀死病原菌,更易导致耐药及热源反应的发生。,输注速度过快 可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特别是小儿、老年人、胸部外伤、心力衰竭的患者更易发生,可成为致死

10、的严重反应。 还可导致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过快超过安全范围产生毒性作用,特别是一些治疗指数窄,毒性作用大的药物。比如:氨茶碱、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等。,例如缩宫素用于催产时静滴过速、剂量过大,可使胎儿窒息,甚至子宫破裂。,2.正确掌握静脉给药速度,静脉输注速度不当可导致输液反应,而且严重影响输液药物的治疗效果。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条件及药物不同特性选择适宜的输液速度,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输液速度过慢,血药浓度低于应有的治疗浓度,达不到抢救和治疗效果。,脱水药必须适当快速地输入静脉,才能使血液达到必需的高渗压而发挥

11、脱水作用,若输入速度过于缓慢,脱水药则可被体液稀释并迅速向间隙扩散和从尿中排泄,使血液达不到有效的高渗压而影响脱水效果。,一些需要严格控制滴速的药物,1.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药物时应注意滴速。 2.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应注意滴速。这些药物治疗安全范围窄,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很大,引起的毒性反应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甚至引起死亡,是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对象。(如化疗药物、茶碱类药物等) 3.氨基苷类抗生素,持续高浓度引起的耳毒反应可致永久性耳聋。又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速度过快,可致患者听力障碍,排尿困难。,4.对某些新药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滴速,药物不良反应。 5.调节水、电解质及

12、酸碱平衡药物应注意滴速:如氯化钾静脉滴注易引起刺激性疼痛,静脉过量或速度过快可引起高血钾血症。,必须根据药物性质选择最适的配置浓度和输注药物的时间,确保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与输注速度相关的不良反应,氨基酸,脂肪乳,抗生素,中药制剂,氨基酸滴速过快,可造成细胞内脱水,增加细胞外液量,增加血容量,造成头晕、呕吐、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等。,脂肪乳剂:10%脂肪乳500ml,应在3-5小时内输完,太快引起电解质紊乱,急性反应症状有发热、呼吸困难、心悸、恶心。,林可霉素静滴时应严格掌握滴速,尤其是心内膜炎的患者,滴注过快可致心跳停止;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200ml)50-60滴/分,发生不良反应多

13、;如以15-30滴/分输注需120-180分钟左右,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双黄连注射液在输注过程中出现头晕、寒战、穿刺局部附近出现红色斑丘疹,当滴速控制在30滴/分左右时,上述症状未出现。其它像前列地尔(凯时),输注速度达到80滴/分时,造成静脉炎,将滴速调整为40滴/分时,未再出现静脉炎。,3.给药浓度问题,输液中添加药物的浓度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过度稀释难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而过浓则可能由于血药浓度升高过快产生不良后果。例如:氯化钾注射液不能静推,需严格稀释后静滴,稀释浓度为0.1%-0.3%。250ml溶液中加入氯化钾不可超过7.5ml;500ml溶液中不可超过15ml,稀释后还

14、要严格掌握滴速。,4.给药途径错误,注射剂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看清医嘱,确定给药途径,防止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医生处方 :去甲肾上腺素 16 +5 %葡萄糖针 2 5 0,口服止血。由于环节上的差错 ,口服误为静脉滴注 ,病人即脸色潮红 ,血压升高 ,病情恶化,静脉用药中药物的不良反应,三、静脉用药中药物的不良反应,静脉用药在药物不良反应中比较重大,在不同给药途径中占70%以上。由于静脉用药没有“首过效应”,药物对患者疾病症状影响快速明显。如果药物成分复杂、输液操作不当、个体差异等都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用药局部反应,运动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

15、中枢系统反应,外周系统反应,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相关因素,60岁以上患者例数占不良反应总例数近一半,提示老年患者不仅是临床监护,也是不良反应检测的重点。,与重点年龄段相关,抗感染药物在用药类别中比重最大,约占60%,其次是中药制品,如双黄连、葛根素、生脉注射液等。,与用药种类相关,主要制剂的成分复杂,诱发的不良反应严重,常累及多器官、 多组织、多系统。其中,以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为多见。,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一),对所有应用注射剂的患者均应加强观察和监护,用药初始30分钟以内是注射液ADR(药物不良反应)高发期,更应加强监护。 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ADR的早期症状,例如胸闷、心悸、头晕、瘙痒、

16、药疹,以便及时停药,避免或大幅度减少休克、呼吸心跳停止等危险发生。 勿超大剂量用药,中西药注射液联用时,二组输液之间应缓慢静滴0.9%NS20-40ml,可显著减少ADR。 对既往有药物、食物过敏史儿、老年人等特殊患者,危重患者,体制较差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加强观察和监护。,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二),加强宣教,告知病人如有轻微不适要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降低大输液中注射剂药物浓度及给药滴速。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分钟30-45滴为宜,小儿每分钟10-20滴为宜,中药注射剂滴速还应适当减慢。 熟练掌握抢救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方法。 鼓励用药不良事件的报告,促进静脉用药的安全。 建立预警机制。,安全用药防范措施,四、安全用药防范措施,增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交流 执行医嘱中若发现医嘱差错或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师或药师沟通确认或更正,绝不能盲目执行、被动地去执行。 对于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及时与医师或药师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