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06244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4  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4.14  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4.14  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14 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4 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章 操作规程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第 1.0 版 第 1 次修改第 0 页 共 3 页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实施日期:2014 年 01 月 01 日扬州市金诚气体有限公司十四、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1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焊接绝热气瓶的操作。2 2 充装前检查内容充装前检查内容2.1 气瓶应具有以下标记:a) 气瓶须由具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并有制造商名称和监督检验标记;b) 气瓶的工作压力;c) 气瓶的瓶号和气瓶净重;d) 气瓶制造日期;e) 气瓶自有产权编号。2.2 气瓶应逐只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内容包括:a) 气瓶介质名称和安全警示标签清晰、完整、气瓶表面无

2、油污;b) 气瓶无表面结霜现象;c) 气瓶表面无严重凹陷,无过烧现象或其他严重损伤;d) 气瓶阀门无损伤、松动和零件丢失现象,可正常操作;气相口、液相口和放空口的接头尺寸符合充装介质要求;e) 气瓶安全阀在检验有效期内,压力等级正确,完好无损,排放口无异物堵塞;f) 气瓶顶部的连接导管、液位计、压力表、调压器等无损坏、松动和零件丢失。2.3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a) 原始标记和外观检查不符合 2.1 和 2.2 规定要求的气瓶;b) 瓶内原始介质不明的气瓶;第 4 章 操作规程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第 1.0 版 第 1 次修改第 1 页 共 3 页低温绝热气瓶充

3、装操作规程实施日期:2014 年 01 月 01 日扬州市金诚气体有限公司3 3 充装操作充装操作3.1 应使用称重法进行充装,计量衡器应按规定定期检验,每天使用前应校正一次,保证其示值准确、可靠,衡器的最大称量应为常用称量的 1.5-3.0 倍。3.2 用衡器对待充低温瓶进行称重,记录重量,与铭牌上的低温瓶净重之差即为液体的剩余量。实际充装量为“性能参数表”中查取的最大充装量与液体剩余量的差值。3.3 将充装管路从低温液体贮罐连接至低温瓶上进出液阀门的接头处。3.4 再次称重,确定由于连接管路而增加的重量。3.5 确定充装后低温瓶的总重量,应为连接管路后低温瓶的重量与实际充装量之和。3.6

4、打开低温瓶上的放空阀和进出液阀,打开低温液体贮罐上的出液阀和管路上的截止阀,开始充装。3.7 充装时,充装人员注意观察低温瓶的内胆压力(压力表),并调节放空阀,保持内胆压力 0.060.10MPa。(不包括液体二氧化碳)3.8 当充液达到充装的总重量后,立即关闭低温瓶上的进出液阀和放空阀。3.9 关闭低温液体贮罐上的出液阀,打开连接管路的放空阀,以排空连接管路的残余液体和气体。3.10 拆除连接管路。3.11 首次充装和返回时无剩余压力的气瓶,应以洁净的气体吹扫,以保证产品质量。3.12 对二氧化碳气瓶,应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吹扫,充装前应用二氧化碳加压至0.8MPa 以上,在充装过程中持续保持气

5、瓶内压力不低于 0.8MPa。4 4 充装后检查充装后检查4.1 对充装后的低温瓶进行复秤检查,总重量应等于或小于低温瓶净重与最大充装量之和。如果过量充装,应从进出液阀放出超量液体。4.2 检查液位计,黄色环标应在有效范围内。第 4 章 操作规程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第 1.0 版 第 1 次修改第 2 页 共 3 页低温绝热气瓶充装操作规程实施日期:2014 年 01 月 01 日扬州市金诚气体有限公司4.3 气瓶阀门应关闭,管路及附件无漏气现象。4.4 气瓶外观无结霜、结露现象。5 5 充装记录充装记录5.1 应有专人负责填写气瓶充装记录,记录内容应至少包括:a) 充装日期;b) 气瓶瓶号;c) 气瓶皮重;d) 气瓶有效容积;气瓶实际充装量;e) 充装者姓名;f) 充装介质名称。5.2 充装记录至少保管不少于 2 年。6 6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6.1 充装人员应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对低温瓶的性能和技术参数非常熟悉。6.2 充装人员应穿戴相应电劳动保护用品。防止低温液体冻伤。6.3 保持低温瓶处于垂直状态,防止意外跌落、摔倒。6.4 轻提轻放,严禁横放、横向滚动,禁止利用底座滚动低温瓶。6.5 保持充装场所有良好的通风。6.6 低温瓶复秤应使用另一台衡器,防止衡器失灵带来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